本文為《時代財經》與騰訊房產聯合出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來源:時代財經 作者:劉新歌
編者按:壓抑了一年的樓市,開始吹進了“春風”,1月五年期LPR降低,發改委表示要“促進房地產合理消費”,2月地方政策調整頻頻,3月“全國兩會”定調,“房住不炒”大前提下,要“滿足合理住房需求”。最近各地樓市也一擺去年的頹勢,但局部市場的回暖,并不能掩蓋傳統旺季“金三銀四”的失色。
南京樓市正在失去傳統的“金三銀四”行情。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今年沒有‘金三銀四’,我們門店上個月就我一個人開了一單。”在南京郊區做了5年二手房中介的侯嘉(化名)向時代財經表示,今年行情不好,純粹是買家市場。
南京網上房地產數據顯示,截至3月31日,南京一季度新房認購5731套、成交21129套,與去年一季度(認購10098套、成交30052套)相比,認購量下跌了43.2%、近乎腰斬,成交量也下跌了30%。
南京克而瑞分析師丁嵐對時代財經稱,3月成交量下滑主要受疫情的影響。目前南京樓市處于比較低迷的狀態,除了主城熱門區域個別項目去化相對好一些之外,其他地方都比較慘淡。
樓市下行,全國各個城市相繼推出調整樓市的政策,其中不乏熱點城市,南京即是其一。4月12日,南京市溧水區、六合區調整限購政策,向外地戶籍購房者開放了可購一套房的資格。4月14日,南京放松商品房預售款監管,最高可撥付60%監管資金。
另據媒體報道,當前,南京主要銀行首套房貸利率基本在5.2%-5.4%之間。與年2月、4月初的5.5%-5.9%、在5.2%-5.6%相比又進一步下調。放款時間也在不斷提速,最快一周就可放款。
不過丁嵐指出,目前客戶觀望情緒濃厚,啟動分銷、全民營銷的項目也在增多。六合、溧水兩區本身市場流速就比較慢,從克而瑞最近監測情況看,市場反應并不是很大,對市場的激勵作用也尚未顯現。
過去“日光盤”頻現,如今半個月去化不足五成
作為“蘇大強”江蘇省的省會,南京在房地產市場留下過濃墨重彩的一筆。
2014年9月,南京暫停2011年起開始執行的限購等調控政策,樓市逐步回升。在省會的財富聚集效應、對周邊省市的輻射力、改善型需求井噴等因素的加持下,南京樓市整體爆發。到了2016年,南京和蘇州、合肥、廈門領漲全國二線城市,被稱為樓市“四小龍”。
主城區一向是南京樓市炙手可熱的區域,如建鄴區的河西板塊,在過去幾年里,區域內推出的新樓盤時常出現“萬人搖”“日光盤”的盛況。不過,最近上新的樓盤已熱度不再。
4月初,位于河西東南部的江宸府推出184套新房,截至4月15日,其去化率尚不到50%。南京網上房地產數據顯示,目前該樓盤總認購套數88套、總認購面積13599.33平方米,未售總套數96套、未售總面積17008.81平方米,已認購套數、面積占總量的比例分別僅為47.83%、44.43%,且尚未有一例成交。
熱門板塊尚且如此,其他區域的新盤更為“慘淡”。據南京網上房地產數據,雨花臺區的柏悅府于4月3日開盤,推出154套房源。截至4月15日,累計獲認購5套,累計成交1套。浦口區天宸云筑于3月7日加推,18套新房經過一個多月的銷售后,沒有一套成功賣出。
南京樓市評論員尹霄飛對時代財經稱,南京三、四月數據都不會太好,三月初剛過完農歷年、還未恢復正常,到了三月中旬又出現了疫情,因此市場一直不太好。雖然六合、溧水放松了限購,但這兩個區域屬于遠郊板塊,只是釋放了少部分需求,其放松更多地屬于風向標的示范效應,對樓市的實質影響比較小。
雖然成交不再火爆,但從房價數據來看,南京新房價格仍在上漲。國家統計局4月15日發布的3月70城房價數據顯示,3月份南京一手房環比增長0.2%,這是自去年12月以來連續第4個月正增長。
但尹霄飛稱,不少郊區盤出現了打折促銷的情況,市區的樓盤雖未降價,卻通過下調首付比例的方式降低購房門檻。“如江北核心區的樓盤,原來首付要八成,現在只需要三成就可以了;南部新城大較場板塊以前也要求八成首付,目前五成、六成都有,門檻降低了不少。”
這讓南京樓市面臨較大的庫存壓力。南京網上房地產數據顯示,截至4月15日,南京全市住宅新房可售套數達75547套,創下歷史新高。回顧歷史數據,南京一手房庫存曾在2014年9月突破5萬套,但龐大庫存在隨后到來的牛市中被迅速消化,到2016年5月中旬只剩下28000套,到2017年3月又跌破2萬套、創下歷史新低。直到2018年,新房庫存量重回近4萬套,隨后一路攀升。
丁嵐稱,除了疫情影響外,更重要的原因是整體市場下行,導致購房者信心不足。克而瑞研究中心統計,今年一季度,新房銷售遇冷,中國百強房企銷售業績規模同比縮水47%。
二手房遭遇“寒冬” 業主急出手頻降價
金三銀四沒有如期到來,二手房業主更為苦惱。
住在南京江寧區麒麟鎮某小區的楊洋(化名),自去年年初就計劃賣房,以置換一套面積更大的房子,但掛牌近一年還未賣出去。“45平方米,計劃賣117萬。但江寧區很大,不同位置的樓盤行情差別很大。另外,我們小區體量太大,同戶型房源太多,價格沒有優勢的就很難賣。”
楊洋介紹,自己在2016年買下這套房子,買入價75萬。那一年,南京樓市一片火熱,被稱為“樓市四小龍”。從成交量看,2016年,南京市區的新房成交量(不含高淳、溧水)突破12.6萬套,創下自2009年起8年來的新高。而此后至今的5年里,南京新房成交量也再未出現這樣的“高光”時刻。
土地市場同樣火熱。2016全年,南京(除高淳、溧水外)累計出讓84幅土地,賣地收入達1629.74億元,不僅為2015年土地收入的兩倍多,在全國也排在第二位,僅次于蘇州。
楊洋還清晰記得那時樓市的狂熱。“處處漲價。我買房的時候,我們這個小區已經在漲了,到2018-2019年漲到頂峰,隔壁鄰居以超125萬的價格賣出。”如果不是三年限售的影響,在高峰期將房子賣出,楊洋可在購房后2-3年內賺50萬。然而,近兩年來小區房價呈下降趨勢,尤其今年,急著置換的業主選擇降價,不少房子掛牌價降至105萬左右。
楊洋的小區并非孤例。與一手房價格的堅挺不同,南京二手房已進入下降通道。國家統計局發布的3月份70城房價數據顯示,3月,南京二手房出現連續第6個月下跌,跌幅為0.1%。去年10月至今年2月,南京二手房降幅分別為0.3%、0.5%、0.3%、0.6%、0.8%。
市場持續下行,二手房業主們開始妥協。貝殼找房的房源信息顯示,二手房紛紛開始降價,降幅動輒二、三十萬,其中多數降價在2022年春節后。“二手房都不太好賣,量太大、都在賣,誰買?” 楊洋無奈地說。
看著如今二手房市場的低迷,汪達卻有些慶幸。2018年與2021年上半年,他賣了兩次房,兩套房子分別位于雨花區、建鄴區交界處,以及建鄴區河西板塊,兩次賣房都非常順利,均于掛牌次日成交。“兩套房位置很好。”汪達說。
不過,他也感受到二手房價格的滯漲。自己的第一套房于2012年以單價1.5萬元/平方米買入,2018年以4萬元/平方米賣出,同年又以近4萬元/平方米的價格買入河西板塊一套二手房。而這套房價格漲幅不大,在2021年售出時單價僅5萬元/平方米。
二手房遇冷與調控政策不無關系。為了打擊投資投機性需求,南京多次出臺調控政策限購、限售。2017年3月,南京將六合、溧水、高淳等三區納入限購范圍,已擁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南京戶籍居民家庭,暫停新購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在主城區范圍內已擁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南京戶籍居民家庭,暫停新購二手住房。同年5月,南京再出新政,新購住房3年內禁止交易。2018年1月,南京堵上人才房漏洞,要求高層次人才限購一套且5年內不得轉讓。
隨后,南京還不斷提高購房門檻。2021年1月,南京提高人才購房證明資格,本科、碩士人才社保期限分別為12個月、6個月。2021年5月,南京又提高了無房家庭購房資格的認定條件,不僅需要2年內無自有住房登記信息和交易記錄,還需前1年內在南京連續繳納12個月社保或個人所得稅,或須南京戶籍滿5年。
不斷上新的一手房也使二手房市場進一步下滑。“南京很多區域的新房還是限價銷售,一旦新房要上市,買新房的也多起來,因為這樣更有有套利空間。畢竟,降價十幾萬甚至幾十萬出售二手房,與買新房賺個一兩百萬比,還是后者劃算。”也因此。汪達在今年年初買了一套帶學位的一手房。
南京網上房地產數據顯示,截至4月18日,南京全市二手房成交19093套。其中,今年3月成交5947套,雖然較與2月(4037套)環比上漲了47.3%,但與2021年3月的11574套相比,成交量下跌了48.6%。
作為中介,侯嘉則直接“勸退”客戶:“要買二手房的話可以再等等,非剛需不必買,老破小也別碰。存量太高了,新房也很多,再疊加疫情的影響,二手房的‘寒冬’來了。”
凡注有"三板富 | 專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務平臺"或電頭為"三板富 | 專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務平臺"的稿件,均為三板富 | 專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務平臺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三板富 | 專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務平臺",并保留"三板富 | 專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務平臺"的電頭。
- 南京再降房貸利率!曾經首付八成高攀不起,如今打折促銷賣不動
- 中小微企業穩崗返補大幅提升 確保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 中國經濟迎難而上 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4.8%
- 適時增加支農支小再貸款額度 用好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
- 四川省屬監管企業實現“開門紅” 營收和利潤增幅超兩成
- 99份一季報透露社保基金最新動向,增倉的5大標的都在這兒!
- 1926份年報亮點搶先看 超六成營收和利潤“雙增長” 機構看好可持續與低估值
- 上藥、復星、君實、恒瑞等滬上藥企備戰全面復工復產
- 早間公告:大中礦業重新集鐵礦發生一起鏟運車火災事故
- 浙商證券維持博匯紙業買入評級:盈利短期承壓 格局優勢突出
- 交易異動!空港股份:近3個交易日下跌超20% 不存在其他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項
- 上海醫藥:醫藥商業和工業持續增長 重點布局創新藥+中藥+疫苗三大領域
- 龍佰集團:與廈門國貿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 開源證券維持博匯紙業買入評級
- 散戶傻眼!大牛股秒成“變臉王” 機構漲停板跑路!母嬰概念小龍頭股東清倉式減持
- 馬斯克收購推特大戲白熱化 私募巨頭Apollo據稱有意入局
- 國際大宗商品早報:大宗商品再掀漲價潮 美國天然氣創13年新高
- 首藥控股跌0.76%創新低 IPO募15億無產品上市連虧4年
- 海倫哲:公司股票交易可能會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 萊特光電:今日登陸科創板 OLED有機材料領域的佼佼者
- 西南證券維持冠昊生物買入評級:業績增長迅速 產品結構逐步優化
- 安信證券給予博匯紙業買入-A評級:21年整體業績靚麗 格局優化利好長期成長
- 興業證券140億元配股申請獲批 資金半數投向融資融券業務
- 山東省內第三家!魯西化工擬“反向收購”魯西集團實現整體上市
- 海力風電擬斥資10億元投資海上風電塔筒及海工裝備生產基地項目
- 圣泉集團:一季度凈利跌近22% 2021盈利同比降21.62% 擬10派2元
- 年報解讀|圣湘生物:非新冠業務占比提高 新生產基地明年投入使用
- 上海凱鑫:公司目前暫無股票回購計劃
- 上藥、復星、君實、恒瑞等滬上藥企備戰全面復工復產
- 中創物流: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12.32%
- 圖南股份:2021年度凈利潤約1.81億元 同比增加66.24%
- 恒瑞醫藥一腸外營養制劑獲得藥品注冊證書
- 突發!土耳其大軍出動 跨境打擊產油大國目標!禽流感肆虐 全球蛋價格飆升
- 日經225指數開盤漲1.11%
- 交卷!智動力:2022年第一季度凈利潤約1065萬元 同比下降76.2%
- 穩預期降成本多“造血” 贏得時間軸上的賽跑
- 創業板指探底回升 復工復產概念股受資金追捧
- 美疾控中心撤銷針對89個國家的旅游限制令
- 機構關注低估值優質公司布局機會
- 網傳京醫通將停運 北京市衛健委回應
- 新三板又現大手筆分紅 北交所年報業績說明會受投資者關注
- 雅化集團擬控股加拿大鋰礦 新能源公司海外買礦熱潮持續
- 軍工核電類業務放量 金盾股份2022年首季凈利潤預增超12倍
- 上市兩年營收和凈利倍增 博瑞醫藥產品處于滿產超銷狀態
- 振東制藥:除復方苦參注射液正在開展新冠研究外 公司暫無研究其它新冠藥
- 業績預告變臉!兩連板華聯股份全年至少虧1.5億
- 拒絕出資致“京醫通”停運?北京銀行回應:繼續積極溝通 確保患者正常就醫
- 銘利達:在分布式逆變器細分領域 目前沒有明顯的競爭對手
- 交卷!測繪股份:2022年第一季度凈利潤約1078萬元 同比下降23.69%
- 榮盛發展修正去年業績預告 預計歸屬股東凈利出現虧損
- 首華燃氣:公司的盈利狀況受天然氣價格、天然氣產量、分成比例、期間費用等多方面的綜合影響
- 是否有能力合成新冠小分子口服藥物方面原料藥的能力?同和藥業:有
- 絲路視覺:81萬股限售股4月21日解禁 占比0.68%
- 2021年去化重資產實現盈利 華天酒店扣非凈利仍為負 酒店數量2年減少21家
- 和邦生物擬125億擴建雙甘膦產能
- 中糧糖業:2021年度凈利潤約5.2億元 同比下降1.82%
- 艾可藍:ZHU QING(朱慶)減持公司股份計劃到期 未減持公司股份
- 二連板閩東電力:第二大股東完成減持計劃
- 遠興能源:公司純堿全國銷售 沒有地域銷售限制
- 博天環境:累計逾期債務本金及租金合計18.15億元
- 逾期債務本金及租金累計逾18億元 債權人向法院申請對博天環境重整
- 【行情】CBOT玉米自2012年以來首次漲至8美元/蒲式耳
- 同和藥業:公司主營化學合成原料藥 新冠原料藥屬于化學合成原料藥
- 濰柴動力擬以15.84億元購入濰柴雷沃22.69%股權
- 隔夜外盤:美股三大指數小幅收跌 熱門中概股普遍下挫 滴滴大跌逾18%
- 淮北礦業去年實現凈利潤47.8億元
- 金博股份:公司是隆基股份2021年度戰略合作伙伴 且簽訂了長期合作框架協議 目前合約正常履行
- 億晶光電:子公司中標文昌龍樓100MW漁(農)光互補項目
- 東阿阿膠業績大洗澡
- 1906份年報審計報告出爐 15家公司被出具“非標”意見
- 東宏股份:董事、副總裁畢興濤違規增持500股
- 全年營收超千億、凈利虧近百億!上海電氣:子公司計提減值損失92億
- 比亞迪預計一季度凈利潤為6.5億-9.5億元
- 招商銀行高管變動 免去田惠宇行長、董事職務,由王良主持工作
- 東方證券今日跌停 一機構買入3231萬元
- 授予價格為每股10.34元 老白干酒擬推出新一輪股權激勵
- 東亞機械:約489.43萬股限售股1月20日解禁 占比1.2917%
- 光明乳業:將按要求復工
- 友阿股份:公司的自有物流主要是用于公司內部家電、百貨、友阿微店進小區等配送需求
- 東寶生物:公司藥典二部明膠可作為原料應用于膠體性血漿代用品領域 主要應用產品有琥珀酰明膠注射液等
- 信達證券給予明新旭騰買入評級 持續強化研發優勢 新客戶拓展不斷落地
- 東旭光電:公司由于債務違約后資金持續緊張 以及疫情影響 很多石墨烯技術應用研發暫時處于停滯狀態
- 股東頻繁減持“壓力山大” 金風科技 5個月市值蒸發逾380億
- 日上集團:為旗下子公司提供擔保額度不超23億元
- 公告配股進展后跌停 東方證券回應:將做好配股資金投入使用
- 榮盛發展下修業績預告 2021年度預虧45億至60億元
- 南興股份:股東詹任寧減持計劃實施完畢 期間減持公司股份約295萬
- 南興股份:廈門唯聯減持計劃實施完畢 減持公司股份約285萬股
- 金嶺礦業:一季度凈利潤預降52.59%-62.89%
- 停牌核查完成 *ST實達4月19日起復牌
- 和佳醫療:4月20日起實施其他風險警示
- 銷量創歷史新高!7000億新能源車龍頭一季報預告出爐 目標直指全球銷冠特斯拉?
- 美國天然氣期貨站上8美元/百萬英熱 續刷2008年以來新高
- 注意!中國黃金:宿遷涵邦計劃減持不超過約5830萬股
- 富士萊:2021 年 1-6 月研發費用1,434.92元 未來會考慮增加國內的市場份額
- 建發股份:2021凈利潤60.98億元 同比增35.4% 擬10派6元
- 剛斬獲兩漲停 華聯股份上演業績“大變臉”
- 兩連板華聯股份去年業績“變臉”:預盈變為至少預虧1.5億
- 飛力達:2021扭虧為盈 凈利1.87億元 擬10派0.6元
- 佳音在線2021年凈利32.12萬同比增長169.79% 公司在信息技術服務中有較大突破
資訊
焦點
- 新達股份(代碼:838584.NQ)發布業績報告 新達股份業務介紹
- 西屋電氣(代碼:872728.NQ)發布業績報告 西屋電氣業務介紹
- 明大科技(代碼:870316.NQ)發布業績報告 明大科技業務介紹
- 東立科技(代碼:835193.NQ)發布業績報告 東立科技業務介紹
- 龍盛世紀(代碼:834037.NQ)發布業績報告 龍盛世紀業務介紹
- 億林網絡(代碼:871241.NQ)發布業績報告 億林網絡業務介紹
- 市場多只基金開門迎客 恢復大額申購或放寬申購限額
- 滬深兩市高開高走 合計成交量小幅萎縮
- 智飛生物市值蒸發300億 HPV疫苗在2022年將持續高增長
- 川發龍蟒業績延續增長態勢 磷酸鐵鋰有望成為第二增長曲線
精彩推送
- 世紀天源2021年虧損160.63萬同比虧損減少 投資收益增長
- 天樂橡塑2021年凈利1228.62萬同比增長22.31% 營業規模穩定增長
- 迪爾化工2021年凈利3637.85萬同比增長28.58% 產品價格上漲
- 錦棉種業2021年凈利1599.69萬同比增長470.19% 銷售費用減少
- 瑞誠科技2021年凈利3005.96萬同比下滑23.41% 核苷類產品銷售價格下降
- 豪特裝備2021年凈利276.74萬同比增長247% 財務費用減少
- 力邦營養2021年虧損698.29萬同比由盈轉虧 營業成本增加
- 火焰山2021年凈利84.72萬同比扭虧為盈 客流量增長、門票收入增加
- 寶勝電氣2021年虧損2557.16萬同比虧損增加 原材料漲價
- 中成發展2021年虧損388.35萬同比由盈轉虧 銷售價格下降
- 華瑞農業2021年凈利1498.79萬同比增長13.69% 玉米制種銷量增加
- 銳嘉工業2021年凈利1271.32萬同比增長23.83% 產品銷售量增加
- 泓利股份2021年凈利13.94萬同比下滑62.99% 其他收益降低
- 佳龍科技2021年凈利1390.67萬同比下滑30.65% 建筑材料價格上漲
- 諾君安2021年凈利3463.01萬同比增長24.58% 成本減少、毛利率提升
- 瑞恩電氣2021年凈利3878.67萬同比增長30.43% 業務增長
- 圓通速遞3月快遞產品收入同比增長16%
- 珍寶島股東擬協議轉讓所持5%公司股份
- 華亞智能擬發行可轉債募資不超3.4億元
- 招商銀行:免去田惠宇行長、董事職務
- 恒瑞醫藥獲藥品注冊證書
- 財富趨勢2021年凈利同比增長18% 擬10派14元
- 諾德股份2021年凈利同比增長7422%
- 燕麥科技2021年凈利同比增近兩成 擬10派6元
- 廈門象嶼2021年凈利同比增長66% 擬10派5.1元
- 均豪物業 | 疫情之下的均豪人在這樣工作!
- 銀座股份:籌劃收購日照銀座、濟南銀座七里山店零售業務及銀座電器
- *ST眾泰:黃董曾來永康指導過復工復產工作
- 通化東寶:2021凈利潤13.08億元 同比增40.69% 擬10派3元
- 中銀絨業:子公司鑫銳恒擬新建項目的環評尚未結束
- *ST實達核查完畢 19日復牌
- 中國化學:目前公司旗下天辰齊翔在山東淄博的己二腈項目 整體進入投料與試生產交錯期
- 翰宇藥業:目前公司新冠鼻噴項目已完成臨床前工藝研究
- 富滿微:2021年度凈利潤約4.56億元 同比增加354.32%
- 濰柴動力:擬以15.84億元收購濰柴雷沃22.69%股權
- 帥豐電器2021年凈利同比增長27% 擬10轉3派13.9元
- 交易異動!銀座股份:近3個交易日上漲22.91% 無未披露的重大事項
- 滴滴公告美股擬退市 證監會:特定個案不影響中美監管合作進程
- 復工復產助力 這個板塊滿屏漲停!北向資金增持這些業績暴增股
- 交易異動!常熟汽飾:近3個交易日上漲24.91% 無未披露的重大信息
- 中國鐵建:公司資產負債率雖有所下降 但仍處于穩杠桿階段
- 廈門國貿:擬發行10億元超短期融資券 債券期限180天
- 品渥食品:2021凈利潤9546.97萬元 同比降29.72% 擬10派1.9元
- 北化股份:公司目前未同醫藥類企業合作
- 生豬期貨底部大漲 仔豬價已回升188%!概念股底部悄悄上漲 機構:布局窗口期來了
- 以嶺藥業暴跌背后:65家基金公司持倉 某大機構透露已精準減持
- 草原接入綠色電力 晶澳科技供貨全球最大源網荷儲示范項目光伏區全部組件
- 平煤股份:擬發債募資不超25億元 用于償還有息債務等
- 步 步 高:公司和奧運冠軍谷愛凌暫無合作
- 蘇交科:2021年度凈利潤約4.72億元 同比增加21.53%
- 京東方A:公司目前在俄羅斯沒有生產線
- 常熟汽飾:2021年度凈利潤約4.2億元 同比增加16.15%
- 正和生態:預計年度報告和一季度經營情況將于本月26日披露
- 隴神戎發受托經營管理普安制藥 加快推進股權并購工作
- 折價約50% 老白干酒推股權激勵計劃
- 提質增效、創新驅動 五礦發展2021年業績創十年新高
- 安信證券維持涪陵榨菜買入評級:成本確定性向下 2022年彈性可期 目標價45.0元
- 中遠海控:中遠海運集團累計增持A股約6624萬股
- 恒星科技:公司有機硅項目今年3月中旬試產出符合客戶需求的產品
- 上能電氣:公司自2017年開始布局印度市場 已在印度建立了生產工廠
- 深交所問愛康科技:營收為何連續3年下降?
- 新光藥業:2021年度凈利潤約1.14億元 同比增加15.46%
- 通濤股份2021年凈利138.27萬同比下滑88.89% 受財政影響開工項目較少
- 英迪邁2021年凈利362.23萬同比增長63.71% 大客戶銷售訂單增加
- 大陸康騰2021年凈利49.89萬 同比下滑15.93%
- 長林管道2021年凈利263.85萬同比下滑39.53% 其他收益減少
- 利農生物2021年凈利1204.54萬同比增長368.63% 種子業務毛利率較高
- 修路人2021年凈利2118.05萬同比下滑2.02% 管理費用增加
- 金印傳媒2021年凈利1036.9萬同比下滑28.05% 本期內停止業務經營注銷
- 硅普搪瓷2021年凈利1886.65萬同比增長23.4% 財務費用減少
- 科瑞變流2021年凈利762.58萬同比增長150.57% 海外市場業務逐漸恢復
- 華龍股份2021年虧損96.45萬同比由盈轉虧 投資收益減少
- 避暑山莊2021年虧損449.52萬同比虧損增加 其他收益減少
- 易合網絡2021年凈利579.59萬同比增長3.1% 線下開展業務量增加
- 興發股份2021年虧損1171.93萬同比虧損增加 財務費用增長
- 云建鋼構2021年凈利2284.49萬同比下滑11% 管理費用增加
- 金普醫療2021年虧損2.32萬同比虧損減少 醫療服務收入增加
- 蒲公英2021年虧損39.3萬同比虧損減少 電視廣告收入上漲
- 集和品牌2021年虧損105.48萬同比虧損減少 毛利率增長
- 國能日新中簽號出爐 共1.72萬個
- 奇信股份:4月20日起實施其他風險警示
- 美股三大股指小幅低開 道指跌0.11%
- 榮盛發展下修業績預告 2021年度預虧45億至60億元
- 三個熱搜霸榜,機構奪路而逃?以嶺藥業近5個交易日市值蒸發179億元
- 步步高擬減持已回購的1.456%公司股份
- B站直播大裁員?美股開盤下跌超8%,公司回應:持續投入直播業務
- 天奇股份擬投建年處理15萬噸磷酸鐵鋰電池環保項目(一期)
- 科創板多企業上榜“白名單”
- *ST實達:停牌核查完成 明日復牌
- 通化東寶:2021年凈利潤同比增40.69% 擬10派3元
- 祥生醫療:2021年度凈利潤約1.12億元 同比增加12.88%
- 寧德時代EVOGO換電服務在廈門正式啟動
- 1家機構專用席位凈買入明德生物2098.89萬元
- 上交所擬對新潮能源時任董事長黃萬珍予以公開譴責
- 青島中程:鎳礦公司對鎳礦具有完全的開采權
- 上海能源:股票交易異動 無未披露的重大事項
- 首個國產新冠口服特效藥要來了 產業鏈公司股價暴漲 股東卻想“溜”?
- 銷量和市場占有率均大幅提升 比亞迪預計一季度凈利潤最低6.5億
- 羅 牛 山:公司名下土地未發生重大變化
- *ST實達:停牌核查結束 股票復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