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黑貓投訴平臺發布2021年度紅黑榜榜單,網約車領域2021年度有效投訴量為71110單,較去年增長119.44%。其中,值得關注的是位于網約車領域黑榜的易到用車。
截至目前,黑貓投訴平臺已經累計收到針對易到用車投訴1600余單,但其官方的回復率僅為17%。有消費者表示打車強制收預付款,且無任何退款通道,未打到車也退款無門;還有消費者表示自己遇到了充值的金額無法退款,甚至被清零的情況。
3月11日下午,即有乘客在黑貓投訴上發帖,稱其仍有2516元未退款。
“我使用易到用車很多年了,一開始綁定了信用卡消費,后來易到用車搞活動,充值贈送一定金額,我就充值了多次。一開始還可以全部使用帳戶余額支付,2020年一次我約車時,才知道易到用車出問題了,只能用一小部分余額支付,其余部分要用支付寶或現金支付,而且用車后,易到用車也不開具發票。后來在易到用車APP上很難約到車。于是,我就想將儲值全部退款,卻一直無法聯系上易到用車的客服。”
也是3月11日,有司機的投訴顯示,他仍有58401元無法提現,他控訴道,“三年多了一分錢都提不出來,這件事什么時候才能得到解決?”
燃財經獲悉,易到用車APP目前申請退款的排隊人數已經超過3萬人,賬戶中余額過萬的大有人在。
3月8日,交通運輸部發布2月網約車行業運行基本情況,公布的訂單合規率排序及累計180天未傳輸數據平臺情況中,易到用車位列“180天以上未傳輸數據的網約車平臺公司”名單。回溯交通部信息,易到用車早在2020年10月,就已超過180天以上未傳輸相關數據。
“易到用車的危機,早在2016年被爆拖欠供應商費用的時候就開始了,之后一路向下滑落。2019年爆出‘延遲提現’,2021年爆出‘預存金難以退回’,現在又爆出充值后資金清零、軟件無法登陸的情況。”易觀分析汽車出行行業高級分析師江山美對燃財經指出,乘客和司機的債務已經成為易到用車老大難問題。
公開信息顯示,易到用車( 下稱“易到” )隸屬于北京東方車云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于2010年5月創立,是一個汽車共享互聯網預約車服務平臺。
易到可謂“網約車鼻祖”。在其成立的3個月后,卡蘭尼克才在美國成立Uber;兩年后,滴滴出行才在中國出現。
2014年,易到一度占有80%的市場份額,并實現收支平衡。也是那一年,熱錢流向網約車出行領域,滴滴、快的、Uber大舉燒錢,搞“補貼大戰”,而易到對融資謹慎,不加入市場競爭,而是選擇“隔岸觀火”。
新興的網約車市場急速換代,易到行差踏錯,終至落寞。相繼委身樂視、韜蘊資本,卻陷于資本的紛爭。如今,辜負幾萬人的期待,易到的沉重債務,讓一個個普通人買單。
3萬人“排隊”提現
“易到用車APP目前申請退款的排隊人數已經攀升至30384人,我們申請退款提現的錢什么時候能收到?”
易到官方微信公眾號顯示,為了解決余額及待償賬務問題,易到于2021年9月設立了專門的“待償賬戶”,隨后又推出“易到權益保障計劃”,用戶可從“待償賬戶”中進入,通過商城消費、自營抵扣、債股轉換和輪候提現的方式兌換權益。
至今,超過3萬人將易到用車APP里的余額轉入“待償賬戶”,“排隊”提現。然而,半年過去,排隊人數在增加,錢款卻沒有到賬跡象。
妍妍加入排隊的時候,前面有兩萬六千人,“這得猴年馬月,太坑了。”她的賬戶里還有378元,而當初她充值金額也就400元。
易到用車APP截圖 來源/妍妍
“當時我聽說這個平臺,‘充多少送多少’,就下載了。”但與一般充值卡不同的是,妍妍發現,每次用易到打車,并不能用充值金額付全款,還得自己再付錢,“我有朋友就充值了20元,用過一次,如今剩下16元也拿不出來。”
公開信息顯示,2015年10月,樂視以7億美元入股易到,獲易到70%股權,成為易到的控股股東。2015年11月,易到開始大規模充值返現,用戶充值100元,補貼100元。
“充多少送多少”還不夠,2016年易到“充返”活動升級:充值1499元,獲得樂視1S手機一部;充值2200元,獲得樂視電視一臺。
妍妍就有朋友充值了幾千元,彼時即贈送了樂視電視。但后來,她和朋友發現,用易到打不到車了,但充值的錢卻無法退款,“聯系不上客服,電話打不通,投訴也沒用,躺在賬戶里的錢是打水漂了。”
用易到打不到車的情況,是因為司機的余額,也就是“工資”,也無法提現。
大樹是2018年下半年開始用易到接單的,“周末閑來無事就滿街跑,賺個外快。那會兒易到用車APP的錢多,比滴滴的多,充錢的人也多,單子也多。”他還認識兩個朋友,都在易到充值了上萬元。
燃財經獲悉,2017年,樂視深陷危機,易到被易手韜蘊資本。2018年中,韜蘊資本引入原百度外賣CEO鞏振兵。鞏振兵入職后,易到短暫回歸經營。但好景不長,2019年2月,鞏振兵離職。
令大樹沒想到的是,跑了幾個月,賺了一千來塊,才提現了四五百元,到了2019年,剩下六百多元就提不出來了。“后來計入了‘待償計劃’,目前排隊2萬+。”
易到用車APP截圖 來源/大樹
看上去600元并不多,但對于跑單司機來說,那是幾十單的付出,“一單多的40-50元,少的10-20元,因為我就是周末跑。后來錢提不出來,也就不做了,而且再也沒跑過網約車兼職了。”大樹對燃財經表示。
可以加入“排隊”退款的人,至少看到一絲絲希望,而有的人則連賬號都無法登錄,余額已被清零。
妮子就遭遇了這種悲慘狀況。“我每天上下班交通不便,都需要打車,易到不時有充值送費的優惠,我想著反正每天都要打車,就充值比較多。”當初,她的充值余額還有2000元,她丈夫的還有6000元,如今卻連APP都登陸不進去,更不要說退款了。
她回憶道,當初正常使用這個打車軟件也就不到一年,一開始異常就是打不到車,后來賬號都登錄不了。“作為工薪族掙錢不容易,這樣被騙,現在想起來還是很生氣。但是投訴無門、錢也沒法拿回來,又能怎么辦呢?”
易到用車APP賬號登入異常的受害者,在黑貓投訴上也非常多。
“網約車鼻祖”落敗
從IOS應用商店下載易到用車APP,燃財經發現,APP仍然能用手機號注冊登錄,但打開用車頁面,定位附近并無車輛,點擊打車功能,立刻出現提示,“抱歉,司機們都在服務中,暫無人接單。”
易到用車APP截圖 來源/燃財經截圖
曾經,易到創始人周航對網約車出行的想象和規劃是浪漫主義的。易到率先推出“專車”服務,“易到司機溫和有禮、談吐不凡,易到用戶是中國高收入階層。”在模式上,易到有“雙選機制”與“議價機制”,為司乘兩端賦予了更多選擇權。
易到大股東韜蘊資本董事長溫曉東2019年在接受《中國企業家》采訪時提到,“( 易到 )派單邏輯就不一樣。用戶發起需求,給司機派單,確實效率更高,但在大城市是反人性的。你需要讓司機知道目的地,選擇愿意去還是不愿意去,易到的司機可以選擇( 接哪個乘客的訂單 )。這是易到的特點。未來我們可能會沿著這個方向做一些深化,變成司乘雙方充分溝通的一個平臺,現在已經有司機議價功能。”
理想很豐滿,但市場殘酷的競爭并不等人。2014年,穩居網約車市場霸主的易到,本有多家投資者、3億美元的融資可拿,周航拒絕一番,只完成1億美元C輪融資。但就在同一年,滴滴拿到共計8億美元的融資,快的拿到7億多美元,而兩者隨即合并,易到再難與之競爭。
彼時,周航公開表示,補貼行為不符合經濟學規律,這是一個不正常的商業環境。
2015年,瘋狂的網約車大戰中,滴滴的日訂單量一路突破300萬,Uber的日訂單量達100萬。而選擇圍觀的易到,日訂單量僅剩下不到10萬。水深火熱之中,當時如日中天的樂視伸出援手,易到就此踩入泥沼。
2016年夏天,加入補貼戰的易到“起死回生”三個月,曾經達到過日單百萬。9月,樂視手機被曝出拖欠供應商款項,10天后,易到被曝拖欠供應商共計5000萬元。隨即,到2017年,易到接連遭遇融資受阻、司機提現困難、拖欠供應商款項、乘客打不到車等連鎖反應。
2017年4月,周航創始人團隊辭職。7月,韜蘊資本以債轉股加投資的方式,收購樂視67%的股份,接手易到。
短暫運營一年后,2018年8月起,易到車主再一次無法提現,個別涉及金額高達幾十萬元。2019年3月,易到員工爆料公司欠薪多月,隨即裁員三四百人,比例近80%。
2019年之后,每況愈下的易到,讓那個“理想主義”的網約車平臺成為最惡毒的龍。
2020年6月,有網友發微博表示,“易到即使還有余額,也千萬不要再使用,堅決刪除,不要有任何猶豫!”原來,她無意間打開易到打車,發現有司機接單。結果路途中司機說余額只能用一部分,其他要付現,余額只能付不到五分之一。
“更為可怖的是,路途里程多算1.5倍多,顯示上下點也不對。”而這樣的情況,有很多乘客遭遇,甚至還出現,司機并未接乘客,卻線上計費、直接扣錢的情況。
2021年8月,易到突然發布《司機端資費調整特別公告》,要取消傳統的抽成模式,變為信息服務服務費模式,按照階梯模式收取費用,最低1元,5元封頂。但顯然,沒有司機還想接這個平臺的單。
天眼查信息顯示,北京東方車云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執行標的總金額達2.35億元,未履行總金額為2.26億元。而韜蘊資本被執行總金額達18.88億元。
出行市場浪淘沙
困在難解的債務危機中,易到至今無法將錢款退還給乘客和司機,昔日“鼻祖”如今陷入泥潭。而隨著時間推移,易到也被逐漸遺忘,也與網約車行業漸行漸遠。
前瞻產業研究院《2022年中國網約車行業全景圖譜》指出,興起自2010年起的網約車,經過10年的發展,格局已經歷多次調整。
2010年5月,易到用車率先推出‘專車’服務,易到用車也成為中國第一家出行領域互聯網信息公司。2010-2014年行業處在探索起步階段,快的打車和滴滴打車先后上線,各類打車軟件相繼涌現。
2014-2017年期間,行業完成初步洗牌,隨著滴滴出行宣布收購Uber中國,網約車市場逐步形成滴滴一家獨大的局面。2017-2021年期間高德、美團、滴滴相繼宣布推出網約車聚合模式,行業更加融合開放,網約車市場進入巨頭競爭階段。
2021年,網約車行業面臨最強監管。2021年7月,滴滴旗下相關25款APP涉隱私安全下架整改。根據天眼查,2021年以來滴滴出行共面臨1733起行政處罰。美團打車自2021年來共面臨246起行政處罰。
針對合規運營、信息安全以及司機保障等問題的監管趨嚴,行業出現巨變,而訂單量下降可能是最為直接的展現。根據交通運輸部披露數據,截至2022年1月31日,全國網約車監管信息交互平臺1月份共收到訂單信息70420.3萬單,但這個訂單數量還未達到發布數據以來的平均數。
2021年,滴滴APP下架,帶來行業的窗口期。2021年7月,不少打車平臺開始新一輪補貼戰,迎來活躍用戶數快速增長。移動互聯網數據平臺極光大數據三季度報告顯示,曹操出行月活用戶上升為1101.5萬,T3出行為986.7萬,與2021年一季度相比,增長均接近一倍。曹操出行也成為繼滴滴之后,首個突破千萬月活用戶大關的網約車出行平臺。
市場活躍也迎來資本。2021年9月7日,曹操出行獲得了38億元的B輪融資。2021年10月26日,T3出行獲得了77億元的A輪融資。
易觀分析資深分析師姜昕蔚認為,在競爭格局上,2022年網約車市場的競爭還是會呈現點狀的拓展,不同的企業在不同區域與滴滴展開市場競爭。
“在主要二線城市,T3和曹操基本都已經進入,下一步的開城對企業的技術實力以及落地能力要求都更高,因此行業競爭不會呈現很長戰線的競爭和拓展,而會呈現點狀,當地頭部企業的競爭會加劇。”
“未來行業整體會更規范,無論是對于出租車公司還是網約車公司,都會回歸到固定區域內的訂單服務密度上,如何進行車輛調度和用戶復購會成為行業中的核心競爭因素。”
運力的提升,規模的擴大,仍是網約車平臺的追求。然而,安全問題是網約車發展的高壓線,合規運營、維護存量市場,也是重中之重。創新業務模式,是網約車行業需要挑戰的,但不侵犯司乘各方的權益,不成為又一“易到”,也是底線。
參考資料
《黑貓投訴發布2021年度企業紅黑榜》,來源:黑貓投訴;
《專訪韜蘊資本溫曉東:我認為易到合理估值約為150億》,來源:中國企業家;
《三次易主、裁員80%,網約車鼻祖如何淪為資本棄子?》,來源:商界識堂;
《2022年中國網約車行業全景圖譜》,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最強監管之后,2022年網約車將開啟“點”狀競爭》,來源:第一財經。
*文中妍妍、大樹、妮子為化名
凡注有"三板富 | 專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務平臺"或電頭為"三板富 | 專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務平臺"的稿件,均為三板富 | 專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務平臺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三板富 | 專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務平臺",并保留"三板富 | 專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務平臺"的電頭。
- 3萬人“排隊”提現,“網約車鼻祖”陷退款泥潭
- 青島港自動化碼頭第8次刷新世界紀錄 達52.7自然箱/小時
- 碳中和周報|中國發改委繼續支持新能源汽車消費拜登恢復加州制定排放標準的權力
- 眼科賽道被點燃:1年融超80億,紅杉、高瓴都在投
- 科創板首份一季報預告來襲!金博股份增長超一倍 光伏熱場材料景氣獲驗證
- 科創板首份一季報預告來襲!金博股份增長超一倍光伏熱場材料景氣獲驗證
- 軍信環保審計報告數據陷羅生門過往招股書上演“手抖”式信披忙改正
- 國家藥監局批準五款新冠抗原自測產品上市
- COSTA咖啡分店因無證經營被罰沒超4萬
- 仁度生物自主研發核心儀器產品或“吹泡泡”啟動上市合作方閃退
- 德方納米2021年扭虧為盈實現凈利8.01億元
- 首批“自測版”新冠抗原檢測試劑盒來了?
- 早訊:萬達商管推遲香港上市消息不實微博抽獎平臺發布新規
- 行業觀察|旺季臨近國內外需求逐步釋放制冷劑龍頭加速獲利
- 晚訊:嘉能可再度否認逼空青山潘石屹7折出售SOHO中國9個項目
- 11家券商科創板跟投浮虧已近10億,賺錢邏輯生變?頭部券商保薦多虧的也多
- 行業觀察|旺季臨近國內外需求逐步釋放制冷劑龍頭加速獲利
- 市場監管總局:實施新能源汽車召回59次 涉及車輛83萬輛占全年召回總數量9.5%
- 以史為鑒|港股二季度或迎來強勁估值修復
- 第44個植樹節 中國太保三江源公益林喊你來認樹!
- 采納股份首份年報業績變臉研發投入同行業末流拓展動物健康前景幾何?
- 外媒曝LME鎳史詩級逼空猛料:摩根大通替青山持有5萬噸鎳空單中外多家銀行卷入其中
- 專訪MSCI王曉書:中國上市企業對ESG議題見解日益深入細致
- 中線做波段,短線抓漲停板,哪個更好?
- 思維財經攜手中制智庫打造大型欄目《隱形冠軍》、《品質》
- 思維周刊第四期 (03.07~03.11)
- 開年兩個月收入215億 伊利股份收獲最強“開門紅”
- 取消一般性公務接待的條件是否成熟?
- 通策醫療:控股股東寶群實業質押80萬股
- 西藏藥業去年凈利潤2.09億元 同比下降50.03%
- 采納股份首份年報業績變臉研發投入同行業末流拓展動物健康前景幾何?
- 環球市場:美歐推出對俄新一輪經濟制裁伊核協議維也納會談暫停
- 環球市場:美歐推出對俄新一輪經濟制裁伊核協議維也納會談暫停
- 組合:更貼近同學們的資金賬戶
- 重磅利好刷屏,下周繼續瘋狂?
- 摩根大通據悉替客戶持有鎳最大空單
- 豐田汽車4-6月當季將生產大約250萬臺汽車 同比將增長大約10%
- 美國及盟國將取消對俄羅斯最惠國待遇,進一步削弱后者經濟
- 輝瑞(PFE.US)計劃很快將向FDA提交第四針新冠疫苗數據,正在開發針對所有變體疫苗
- 曙光近在眼前?世衛組織已開始討論何時及如何結束全球新冠疫情公共衛生緊急狀態
- 思維周刊|第四期
- 美股收盤:三大指數集體收跌中國金龍指數續刷次貸危機后最大跌幅
- 信托公司的入局能否真的能給房地產行業帶來轉機?
- 新冠抗原檢測行業會議紀要
- 有二手房漲10萬仍熱賣,有人買新房半年虧幾十萬!廣州樓市為何冷熱不均?
- SOHO打七折積極售房!揭秘潘石屹拋售中國資產的“心路歷程”!
- 英國石油和埃尼就在安哥拉成立新的合資企業達成最終協議
- 大眾汽車全年調整后營業利潤200億歐元 預估185億歐元
- 大眾汽車:已采取措施大舉對沖原材料風險敞口
- 印度央行命令“印度支付寶”停止接納新客戶 稱將進行安全審查
- 滴滴ADR收跌逾44% 創該公司美國IPO以來最大單日跌幅
- 凈利潤高達50億!靠新冠檢測業務,這些企業賺狠了!
- 2021年中國消費者購買茶葉用途分析:超57.6%需求與送禮相關,禮盒包裝是切入市場的新角度?
- 印度央行命令“印度支付寶”停止接納新客戶稱將進行安全審查
- 低度酒行業數據分析:果酒和葡萄酒最受消費者青睞
- 環球市場前瞻:美聯儲領銜“超級央行周”與地緣局勢爭搶市場關注
- 亞信科技(01675)合共授出1476.35萬份購股權及100萬股獎勵股份
- 賽迪顧問(02176):中國軟件評測中心將以0代價向賽迪集團公司轉讓約3.93億股內資股
- 中國電信(00728):預計2021年度股東應占利潤同比增長23%-25%
- 正美豐業(08135):暫停執行董事盧勇敏于集團擔任的所有行政職位
- 齊魯高速(01576):山東路橋各子公司中標濟菏高速公路改擴建項目主體工程部分
- 工程機械龍頭三一重工今日建倉十大理由
- 價值投資的常識清單八:了解并避免決策盲區
- 萬泰生物、諾唯贊、東方生物……誰是營運能力最強的體外診斷企業?
- 新消費日報|電子煙國標二次征求意見稿新增“不得排他性經營”等條款;怪獸充電2021年營收36億元……
- 招聯金融貸款業務遭遇大面積投訴,一月前曾因多項違規被罰290萬
- 廈門放松購房搖號政策背后:供需雙雙下滑,房價創28個月來新低
- 太古可口可樂2021年收入547.69億港元 未來將不斷加碼中國市場
- 微電互動2021年虧損44.12萬同比虧損增加 營銷推廣類業務整體毛利率下滑
- 凱旋真空2021年凈利2270.95萬同比增長109.61% 真空成套設備生產和安裝恢復正常
- 新賽點控股子公司擬投資100萬設立全資子公司北京百動教與練科技有限公司
- 歐瑞欣合擬投資102萬設立控股子公司廣東歐格環保有限公司 持股51%
- 四零七擬投資400萬設立全資子公司天水杏林春賓館有限責任公司
- 亨得利(03389)預期2021年將扭虧為盈
- 大北農:目標2023年飼料全球競爭力第一
- 恒逸石化:國際原油價格上漲有利于產業鏈相關產品價格上漲
- 益華控股(02213)上市地位將于3月21日起取消 最后上市日為3月18日
- 中星集團控股(00055)擬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以拍賣清遠市土地從而清償股東貸款
- 年初“歐股避險”論調破產資金流顯示投資者正加速逃離該市場
- 資本盯上高大上的骨科手術機器人開機費很高盈利太難
- 巍特環境研發總監王鴻鵬辭職 2021年上半年公司凈利2080.21萬
- 奧圖股份任命和瑞林為總經理 2021年上半年公司凈利256.79萬
- 西藏能源任命吳承勝為總經理 2021年上半年公司虧損405.13萬
- 金秋科技任命劉鵬為副總經理 2021年上半年公司凈利356.97萬
- 江悅科技聘任黃曉靜為董事會秘書 2021年上半年公司虧損127.38萬
- 重磅!英美科學家對奧密克戎病毒11個最新判斷!對全球意義重大
- 蘇大維格(300331.SZ)及下屬子公司擬使用不超4億元閑置自有資金進行現金管理
- 東望時代擬收購重慶匯賢不超過100%股權
- 中威電子終止定增事項
- 嘉應制藥2021年歸屬凈利潤降逾九成
- 宇通無障礙公交傾情服務冬殘奧會
- 源深路2.83億關刀斜劈九安醫療小鱷魚9206萬鱷嘴猛張酒鬼酒
- 獨家|監管摸底已批未放款開發貸原因有開發商正填報表格
- 3.11集合競價干龍頭
- 長春高新跌完了嗎?
- 年內已65只新發基金延長募集期,這些基金經理距離“成功”究竟還要多遠?
- 廣新信息股東減持4620萬股 權益變動后不持有公司股份
- 威騰體育股東蔣朝云減持15萬股 權益變動后持股比例為9.76%
- 釩宇新材股東譚忠增持62.41萬股 權益變動后持股比例為55%
- 鑫梓潤2名股東合計減持130萬股 2021年上半年公司凈利1678.46萬
資訊
焦點
精彩推送
- 德佑電氣將花不超230萬元回購公司股份 用于股權激勵
- 粵水電(002060.SZ):聯合體中標12.9億元湛江市徐聞縣華德力新能源300MW農光互補光伏電站EPC總承包項目
- 南凌科技(300921.SZ)股東眾創佳業擬減持不超2.11%股份
- 中國充電聯盟:截至2022年2月公共類充電樁共121.3萬臺 2月同比增長44.9%
- 盈轉虧 K W NELSON GP(08411)預計2021年度將取得虧損不少于480萬港元
- 朗科科技(300042.SZ)證券事務代表王亞麗辭職
- 盤前交易|以星航運今年累漲逾30%,Rivian績后跌超11%
- 2月金融數據季節性回落政策繼續加碼必要性上升短期降準降息概率大增
- 怪獸充電發布2021年Q4及全年財報:年營收同比增長27.6%,POI達84.5萬
- EVA市場價格加速復漲光伏裝機需求拉動下仍有恢復空間
- 周線級別的反彈已經在路上
- 中網華信2021年凈利3142.98萬同比增長28.46% 毛利率提升
- 華仿科技2021年凈利798.04萬同比增長9.31% 部分原材料價格上漲
- 華財會計2021年凈利206.23萬同比增長26.85% 業務穩步增長
- 則成電子、科創新材3月18日北交所上會:后者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 北交所首份年報!蓋世食品2021年凈利潤增長61% 加大電商營銷投入做強品牌
- 東望時代(600052.SH)擬4億元至4.5億元收購重慶匯賢股東合計持有的不超過100%股權
- 聯合能源集團(00467)預期年度溢利同比增長少于100%
- 優質房源七折甩賣 公司卻被曝負債率遠低于同行…網友:潘石屹到底是降負債還是套現?
- 數碼通電訊(00315)3月11日斥資47.87萬港元回購11.6萬股
- 聯合能源集團(00467.HK)預期2021年溢利增加不少于100%
- SOHO中國七折“清倉”,堅持離場,潘石屹走到這一步了?
- 【數據看盤】外資凈買入個股數量創新低新冠檢測龍頭遭機構賣出超5億
- 制冷家電再起波瀾?又一“戰場”成為必爭之地
- 【數據看盤】外資凈買入個股數量創新低新冠檢測龍頭遭機構賣出超5億
- 伊利收獲“開門紅”,前2月利潤33億元,同比增長超20%
- 車訊互聯將于4月28日發布2021年年報 中興華會計師事務所擔任審計機構
- 田野股份深交所主板轉戰北交所:從事熱帶果蔬加工 去年上半年凈利3867萬元
- 物業標訊丨最新物業管理項目招標訊息匯總(3月11日)
- 利華控股集團(01346.HK)盈喜:預計年度純利400萬至440萬美元
- 安源煤業(600397.SH):擬由江西煤業投資1.69億元對江儲中心實施改擴建項目
- 華秦科技(688281.SH):擬使用不超26億元暫時閑置募集資金進行現金管理
- 康大食品(00834.HK)3月29日舉行董事會會議審批年度業績
- 旗天科技(300061.SZ):上海圳遠擬協議轉讓3953.962萬股予一致行動人劉濤
- 本周美股牛股|能源股漲勢不止!鈾礦巨頭Cameco漲超17%,哈里伯頓漲超11%
- 賣現房能降房價、防爛尾嗎?取消商品房預售再掀熱議
- 大盤探底回升,下周初或繼續震蕩反彈
- 完美日記母公司逸仙電商財報出爐:研發投入增長113.5%
- 小米入股至格科技后者為AR衍射光波導及衍射光柵供應商
- 諾思蘭德獲北京經信局高精尖發展資金1000萬:兩大在研創新藥項目符合條件
- 科大智能(300222.SZ):5648萬股限售股將于3月16日起上市流通
- 東瀛游(06882.HK)預期年度虧損約1.28億港元
- TATA健康(01255):接管人仍正在識別潛在買方且尚未達致銷售
- 方大炭素(600516.SH):李晶女士不再擔任副總經理職務
- 東瀛游(06882.HK):接受銀行融資進一步經重續
- 犀牛看市3.11:A股午后強勢反彈創業板指漲1.15%
- 百點劇震綠翻紅,雙底成立誰領漲!
- 盒馬被推出溫室,“阿斗”為何讓阿里寒心?
- 大盤今天為什么會深V?
- 券商帶動股指午后回暖,新冠檢測帶動醫藥股爆發漲停潮
- 天潤科技北交所過會:預計2022年第一季度凈利同比增超74%
- 海融醫藥提交北交所輔導備案材料:輔導機構為中信建投 符合財務標準四
- 百年糊涂借勢婦女節創意營銷成功出圈,為品牌煥新賦能
- ST九有(600462.SH)獨立董事張宇飛辭職
- 斯達半導(603290.SH)業績快報:2021年度凈利潤升120.54%至3.98億元
- 興發集團(600141.SH)主要股東金帆達擬減持不超2%
- 利爾化學(002258.SZ)副總經理程柯減持4150股 減持計劃完成
- 航天動力(600343.SH)子公司擬2166.55萬元投建研發樓項目
- 【20220311收評】又現“深V”“大長腿”,致命誘惑還是抄底時機?
- 新冠藥板塊強者恒強!指數再度V型反轉,手中資金如何操控——騎牛看熊3月11日淘金收評
- 國內唯一抗蛇毒血清供應商賽倫生物登陸科創板凈利年復合增長超20%
- 收評:A股大奇跡日,創業板反彈漲1.1%,新冠概念股爆發
- 百瑞贏收評:再度V轉,注意觀察周末消息面
- 路斯股份北交所上市首日收漲1.25% 投資者中一手約賺9元
- 太古可口可樂中國內地2021表現強勁總裁蘇薇:未來5年將繼續加大在華投資
- 騰訊(00700)將于本月23日披露年報 大行更新評價及目標價(表)
- 日股收跌2.05% 科技股領跌 能源股大漲
- 銀河證券:新冠疫情反復疊加俄烏沖突背景下,動態把握航空物流出行的變革機遇
- 寶馬(BMW.US)全球召回103萬輛車 有潛在起火危險
- 中國2月動力電池產量同比增長236.2% 動力電池裝車量同比上升145.1%
- 【財聯社蜂網電話會議第37期】鋰電回收市場或成千億“大蛋糕”“分羹”卻充滿挑戰
- 拿貨價顯著上漲經銷商直言“沒信心”家電銷售旺季或蒙陰影
- 徐小明:鈍化大概率消失
- 京東大跌16.3%,快手大跌10.9%,美團大跌10.6%,恒生科技ETF基金(513580)交投活躍
- 陳琦|地推行業內卷,成敗皆因互聯網,終究成為一個時代的陪葬品
- 潘石屹:公司遇到了困難,需要血本甩賣房子來償還近期的債務
- 26歲建筑設計師猝死背后:頻頻爆雷的房地產,被勸退的建筑學
- 太古可口可樂中國內地2021表現強勁和向好 總裁蘇薇:未來5年將繼續加大在華投資
- 《街頭霸王》隆和春麗推出貴金屬紀念幣 售價226元左右
- 2023年將在美國好萊塢環球影城開設超級任天堂世界
- 《最終幻想14》6.0版本正式上線 誰來為世界帶來希望之光?
- 寶可夢集換式卡牌游戲擴展包 增強現實手游《寶可夢GO》
- 古代賢者獸技能曝光 光環激活屬性提升
- 樂華遞交招股書 超過90%的收入來自藝人管理
- 智慧科技賦能未來教育 為職業人才培養提供有力支撐
- 港股異動 | 華潤啤酒(00291)大跌11%,本周下挫21% 公司強調農產品漲價對業績幾乎沒影響
- 瑞信:維持越秀地產(00123)“跑贏大市”評級 目標價升至9.52港元
- 花旗:重申港鐵公司(00066)“買入”評級 目標價降至51港元
- 板塊異動 | 數字人民幣推進明顯加速 數字貨幣板塊拉升
- 板塊異動 | 居民普篩需求逐漸迎來爆發 新冠檢測概念股午后持續強勢
- 佳發教育領漲15.95%教育ETF(513360)回調迎上車機會!
- 說出來你都不信,A股提前過植樹節!
- 2022.3.11盤中看盤
- 嚴為民:減倉操作!
- 指數均跌超2%!農業接棒逆市拉升,弱勢格局如何策略選擇,聽聽機構怎么說
- 連續三年營收凈利雙增長 平安銀行管理層揭秘業績增長原因
- “唯一藝術”數字藏品交易平臺陷風波 目前已完成全部退款
- SOHO中國走上了零售“賤賣”資產的路子 銷售所得用于降負債
- 大宗商品紛紛漲價 成本壓力下老干媽加入漲價大軍
- 互聯網頭部公司陸續改變內部制度 如何豎起法律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