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實力,誰甘心做平替?
(相關資料圖)
摩托車企業真正的出路,是全面擁抱電動化帶來的千億級市場空間。
作為世界第二大交通工具,摩托車在中國市場從未得到該有的尊重。它的大規模普及,本質上只是作為平替;面對小轎車的反擊,它沒有還手之力;當它轟鳴著發出怒吼,還要面對噪聲污染的質疑。
兩輪出行的市場上,自行車和摩托車正在成為兩個極端,一個實用,一個小眾。盡管摩托車在借助社交平臺煥發了第二春,但這反而開始剝離它作為交通工具的使命。
經過造車新勢力的洗禮,出行行業迎來前所未有的關注,熱錢涌入,產業升級,新能源開始對產業鏈上下游進行全面而徹底的改造。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摩托車行業步履蹣跚地進入了新時代,繼續“看人臉色”,但也義無反顧地繼續前行。
01 重慶摩幫
1886年,戈特利布·戴姆勒送了一輛馬車作為妻子的43歲生日禮物。他在馬車上安裝了自己研發的立式汽油內燃機,這是第一輛戴姆勒汽車,但由于卡爾·本茨搶先2個月注冊了專利,戴姆勒與“汽車之父”的身份擦肩而過。
在研發階段,戴姆勒嘗試將小型發動機安裝在車輛上,他選中的第一個試驗品是兒子的木制自行車。1885年11月,這輛搭載了發動機的雙輪車以12公里的時速行駛了3公里,成為世界上第一輛摩托車,戴姆勒錯失“汽車之父”,成了“摩托車之父”。
摩托車與汽車的相繼誕生,都是在第二次工業革命初期。依托技術和生產力持續飛躍的大潮,從粗糙的木質架構到現代化雛形,摩托車和汽車的早期演變都只用了十余年的時間,并迅速成長為支撐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汽車工業甚至被稱為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核心。
然而,由于特殊的時代因素,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誕生的多項改變世界的發明創造,最初大放異彩的場景是軍事領域。抗戰劇中的挎斗,就是很多中國人對于摩托車的初印象。
與其他輕重工業類似,國產摩托車也是起步于建國初期,發展于改革開放后。
1951年8月,中國正式開始自行試制、生產摩托車。中國人民解放軍北京汽車制配六廠完成了5輛重型軍用摩托車的試制任務,中央軍委為其命名為井岡山牌摩托車,標志著中國摩托車工業新紀元的開啟。
從1951年7月,到1954年底停產,“井岡山”牌二輪摩托車累計生產1761輛,邊三輪摩托車1487輛,總計3248輛。但是,當時軍工廠的產品并不會對外開放,它們有更重要的任務。
與其他輕重工業不同的是,摩托車產業是在國家沒有大規模投入的情況下,以市場需求為主導而發展起來的產業。自行車產業的搖籃在天津,摩托車的發動機則轟鳴在輕重工業基礎雄厚的山城重慶。
重慶,依山而建,逐水而居。發源于陜西的嘉陵江穿城而過,在朝天門匯入長江,位于江畔的嘉陵集團因此得名。
嘉陵集團前身是嘉陵機器廠,創始于1875年上海江南制造總局龍華分局,是中國近代最早的兵工企業之一。
1932年起,嘉陵機器廠輾轉搬遷至河南、湖南,1938年遷至重慶西北郊歌樂山下、嘉陵江畔的沙坪壩雙碑,成為國民政府第25兵工廠,為抗日戰爭生產軍工產品。1949年重慶解放后,嘉陵機器廠被軍事管制委員會接管,成為新中國的軍工廠。
1978年,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過,作為軍工企業的嘉陵廠響應“軍民結合”的方針,積極推進“軍轉民”。嘉陵廠黨委書記兼廠長孫壽彭經過反復調查,認為民用摩托車將是嘉陵廠最好的出路。當時,由于經濟發展水平有限,私家車還是多數人遙不可及的夢想,作為小轎車的“平替”,摩托車的市場前景無比廣闊。
潛力大,難度更大。
由于不具備生產摩托車的硬件基礎,1978年11月至1979年2月,孫壽彭先后到南斯拉夫、日本等地考察摩托車生產技術,但他很快就意識到問題的關鍵不是技術,嘉陵廠根本支付不起高達5000萬美金的技術轉讓費和技術提成費。沒錢,只剩下自研這一條路。
1979年4月20日,嘉陵廠組建摩托車研究所,通過孫壽彭出國考察帶回來的樣品進行開發;9月15日,嘉陵廠成功研制出50型二沖程輕便摩托車,取名嘉陵CJ50,這是我國摩托車史上第一輛民用輕便型摩托車;1979年10月1日,嘉陵廠試制出5輛樣車,實現了“向國慶30周年獻禮”的目標。
(嘉陵CJ50,外號“紅雞公”)
1979年國慶節,5輛嘉陵CJ50在天安門繞場騎行,引發全國轟動。嘉陵廠原副總工程師陳興明激動地說:“這是我們嘉陵人用榔頭敲、用手磨出來的爭氣車!”
同年底,嘉陵CJ50試生產55輛,被北京市民一搶而空,開啟了摩托車民用化的浪潮。1980年,嘉陵生產摩托車2500輛,陸續投放北京、成都、上海、重慶等市場,同樣是供不應求的局面。
不過,研制成功的喜悅很快被市場經濟的壓力沖淡。CJ50承載了嘉陵廠打破技術封鎖的政治任務,所有零件全部自研自產,整車成本高于3000元,但售價只有600元,只能依靠補貼維持訂單數量。
在沒有融資的時代,燒錢換市場的壓力難以承受。嘉陵廠開始采用分包模式,將零部件生產任務分包給小廠,從而實現市場化成本管理。
近水樓臺先得月,無數重慶人涌入摩托車行業,一批以摩托車零部件起家的廠商快速崛起,并逐漸從零部件廠商發展為整車企業,比如力帆、宗申、隆鑫、銀翔等,他們組成了著名的“重慶摩幫”。
1995年,嘉陵集團被國家統計局技術進步評價中心授予“中國摩托車之王”稱號;同年10月13日,“中國嘉陵”登陸上交所,成為A股“摩托第一股”。
1996年,嘉陵表示,因為市場競爭激烈,將會通過下調價格10%的形式,與對手開展競爭。這是摩托車行業第一次價格戰,嘉陵希望借助規模與資金方面的優勢,用最短的時間和最小的代價擊敗對手,不管對手是外國品牌,還是重慶老鄉。
然而,盡管力帆、宗申、隆鑫都成立于1992年左右,但已在短短幾年內積累起了反擊的能力,民企的身份賦予他們更高的靈活性。價格戰最怕的是拖字訣,宗申攻入了農村市場,力帆遠走東南亞,分別穩住一塊陣地后,嘉陵的計劃無奈落空。
發起價格戰,本質上意味著企業難以通過技術壁壘構建競爭優勢,無法通過產品吸引消費者,這是重慶摩幫共同的問題。
2008年起,中國摩托車行業產銷量連年下滑,從2008年的2750萬輛歷史高峰,下降至2018年的1557萬輛,其中出口量達到731萬輛,內銷僅826萬輛。疲于內卷的企業眼睜睜看著蛋糕變小,卻回天乏術。
2019年,嘉陵在半年報中宣布:“將盈利能力較弱的摩托車相關資產全部剝離。”“一代摩王”正式謝幕。
成立于1992年的力帆,曾是年產銷量200多萬臺的中國版“五羊本田”,創始人尹明善一度成為重慶首富,但在2003年轉型汽車后接連碰壁,力帆汽車在2020年8月宣布破產。
隆鑫成立于1993年,集團巔峰時期旗下有4家上市公司,曾為寶馬代工,創始人涂建華也曾是重慶首富,但由于過度舉債擴張而爆雷。2022年1月,隆鑫系13家公司被重慶五院裁定破產重整,申請破產的理由是“不能清償到期債務”。
重慶摩幫的輝煌年代,止步于黎明前的黑暗,中國摩托車產業的復蘇近在眼前,他們只能無奈旁觀。
02 騎士精神
20世紀八九十年代,摩托車轉為民用后,憑借價格低、機動性高的特點成為出行載具和生產工具,但它只是一批先富起來的人無奈之下的妥協,老百姓收入的增長與小轎車價格的下降雙向擠壓著摩托車的生存空間,作為家庭出行方式的臨時替代品,摩托車在大眾消費市場上幾乎沒有還手的余力。
不過,摩托車市場迅速蕭條的深層原因并非“替代品”的尷尬定位,而是各地陸續出臺的“禁摩令”。
“肉包鐵”的安全性一直為人詬病,雖然真正的騎士很享受身體刺破空氣的快感,但出行的首要需求是物理層面的移動,而非心靈層面的升華。
作為代步工具,摩托車更易受到雨雪天氣的限制,同時,由于摩托車體積小,速度稍快就會出現平衡性差的問題,這種不安定因素被很多人排斥,也難以得到政策的支持。
1985年,北京率先發布“禁摩令”,對摩托車上路進行限制。隨后,多個城市陸續跟進,以交通隱患、環境污染、噪聲大為由,相繼頒布了不同形式的“禁摩令”或“限摩令”。
到2015年,全國已有70多個城市采取措施禁止和限制摩托車行駛。
在這種限制下,摩托車消費市場遭遇了極大的沖擊,從2008年開始進入了十年存量發展期。與此同時,汽車已經在大眾消費市場完成普及,電動兩輪車迅速崛起并填補了短途出行的空白區,摩托車越發邊緣化,逐漸成為小眾群體的大玩具,或者專業體育賽事的載具。
時至今日,北京四環內仍然限制京B牌摩托車通行,京A牌不受限制,但從1995年就已停發,目前僅存2.5萬張。
近幾年來,摩托車企業始終在進行針對性的技術研發,污染、噪聲等問題得到控制,一線城市汽車上牌難、易堵車、停車難等問題也為摩托車市場撕開了缺口,但政策層面的限制只能等待政策的松動。
2017年11月,西安成為中國第一個解禁摩托車的城市。此后,全國多地相繼放松或解除了摩托車上路的限制。比如,北京石景山設置摩托車專用道、呼和浩特放寬了摩托車禁限區域、福州允許外賣摩托車在城區通行、廈門規劃摩托車待行區,政策對于摩托車的管控不再“一刀切”,因地制宜的現代化管理思路成為主流。
2019年是另一大轉折點,電動自行車新國標實施,超過時速限制的電動兩輪車被劃入電動摩托車領域進行統一管理,為摩托車市場帶來新的增量。欲知詳情可閱讀《科技潮行|兩輪車,“滾”出平平無奇的萬億新市場》。
新國標出臺后,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副秘書長郭永新曾表示:“目前電動自行車全社會保有量2億多輛,年產量3000多萬輛,有相關測算顯示,按照新標準來看,超標車達60%。”
也就是說,新國標釋放了數以億計的換代需求,其中,無法滿足于25km/h時速限制的用戶,就是摩托車市場新的目標用戶。
同樣在2019年,摩托車國四排放標準開始實施。作為史上最嚴格的摩托車排放標準,國四標準從化油器提檔升級到全面電噴化,摩托車行業的新一輪優勝劣汰勢在必行。
此外,新標準規定150cc排量以下的摩托車免征購置稅,摩托車年檢從4年以內每兩年檢驗一次、4年后一年一驗,變為對注冊登記6年以內的摩托車免予到檢驗機構檢驗。
從消費層面看,新的排放標準必然淘汰老舊的款式,由此帶來了更新換代的需求,一系列相關政策的出臺,也為摩托車市場的復興掃除了部分障礙。
2019年起,我國摩托車銷量呈現明顯的回暖態勢。2019年,我國摩托車銷量達到1713.3萬輛,同比增長10%,其中內銷量達到1001萬輛,再次突破千萬級門檻;2021年,我國摩托車銷量達到2019.5萬輛,同比增長12.7%,整體銷量達到2014年以來最好水平,內銷繼續增長,至1022萬輛。
摩托車市場進入專業化、規范化騎行階段,圍繞著摩托車而形成的周邊市場,比如摩旅、服配、文化、展覽等,也是千億規模的市場。
中國摩托車商會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摩托車銷量達2142萬輛,同比下降15.55%。其中,燃油摩托車銷量1378.73萬輛,同比下降16.14%;電動摩托車銷量763.27萬輛,同比下降14.46%。
中國摩托車商會提到,我國摩托車行業面對的形勢復雜嚴峻,國內外需求收縮,產銷量同比出現下降。尤其是7月以后,外貿市場出現超預期下滑,對行業整體造成較大影響。從全年來看,行業發展也不乏亮點,休閑娛樂摩托車市場發展迅速,250cc以上大排量摩托車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國產品牌大排量摩托車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市場占有率持續增長,成為行業新的增長引擎。
盡管銷量同比下降,但得益于銷售結構的優化,摩托車行業在銷量低迷的情況下仍實現了營收和利潤雙增長。2022年1-11月,摩托車生產企業營業收入1414.32億元,同比提高3.92%;實現利潤總額88.86億元,同比提高68.14%。2022年成為摩托車行業的分水嶺,主要特征有兩點:在整體市場規模增長停滯的情況下,電動摩托車銷量跌幅相對較低,體現出產業電動化轉型的趨勢;大排量摩托車逆市增長,休閑娛樂化的附加值被更多消費者接納。
(只有250cc以上實現了同比增長)
兩個特征的背后,是摩托車市場復蘇的兩個深層原因:一是電動化對于大出行行業的無差別改造;二是新一代消費群體主導的消費升級。
在摩托車市場中,150cc排量以下被稱為“通路車”,主打通勤代步,而150cc排量以上的摩托車兼具圈層文化屬性。盡管從銷量上看,“通路車”仍是市場主流,而且這種情況在未來都不會改變,但大排量摩托車的增速遠遠高于市場平均增長,而且兩類車型的受眾交集很小,體現出摩托車消費市場明顯的高端化趨勢。
比如,《狂飆》劇中有一場高啟強和高曉晨的飆車戲,高曉晨騎的是杜卡迪1199,排量1200cc,售價大概30萬元,而高啟強騎的是標致姜戈,排量只有排量150cc,售價2萬元左右。他們代表了兩個消費群體,需求不同,選擇也完全不同。
《中國電動摩托車行業發展深度研究與投資前景分析報告(2022—2029年)》指出,逐漸成長起來的Z世代將成為促進未來整體市場增長、細分市場爆發的核心力量。Z世代的消費表現促使摩托車企業制定更為差異化的品牌、產品、服務和營銷體系。
由于特殊的時代因素,摩托車作為交通工具和生產資料的功能逐漸邊緣化,消費升級的表現之一是為精神需求付費。顏值、社交、娛樂屬性兼備的摩托車成為個性化的象征,承載著新一代消費群體的速度與激情,打上了休閑文化的標簽。
近年來,在短視頻、圖文等社交平臺上,“摩托車”相關內容的閱讀與播放量都達到百億級。數據顯示,2022年天貓摩托車市場規模突破100億元,整車交易量翻數倍;一年內超12萬名女性消費者在天貓購買了摩托車輪胎。2023年年初,近20家摩托車企在天貓集中上線電動摩托車。
摩托車所代表的圈層文化正在向學生、白領等群體蔓延,熱度不斷攀升,機車文化廣受追捧。年輕人對野性與自由的渴望,讓摩托車重新成為潮流象征。
不過,成為騎士的門檻,意味著大排量摩托車很難走向大眾化市場。大排量摩托車的售價普遍超過萬元,很多品牌的入門款都高達幾萬元,騎行服、頭盔等裝備的價格少則幾百、多則上萬,日常加油、保養、維修的開銷也很大。而且這些都不是最燒錢的,對于資深騎士來說,改裝的投入往往高于車輛本身的價格。
旁觀者只看到摩托車騎士們呼嘯而過的瀟灑,但是頭盔鏡片沒有雨刷器的痛苦,排氣管燙傷小腿的溫度,剛踩油門就面對的擾民投訴,冷暖自知。
據華西證券研究所數據,目前歐洲中大排量摩托車人均消費量為8.1輛/萬人,美國7.9輛/萬人、日本7.4輛/萬人,而中國的僅為1輛/萬人。
對于摩托車企業而言,這個數字代表的是未來可期,還是畫餅充饑?
本質上看,小排量摩托車的復蘇,是市場需求的釋放,而大排量摩托車的發展,是小眾市場的外拓。中國摩托車市場永遠不會完成“工具車”向“玩具車”的全面轉型,而是會逐漸兩極分化,摩托車企業真正的出路,是全面擁抱電動化帶來的千億級市場空間。
03 電動浪潮
在摩托車行業,尤其是休閑娛樂型摩托車用戶群體眼中,電動摩托車地位更低,處于鄙視鏈最下游。
不過,電動出行是人力不可扭轉的趨勢,而相比于大排量摩托車市場,“通路車”的市場規模更大。
據《2021-2027全球與中國電動摩托車市場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報告,預計2026年全球電動摩托車市場規模將達到693億元,年復合增長率(CAGR)為6.5%。
2020年,我國電動摩托車市場銷量約為230萬輛,同比增長20.91%;2021年,我國摩托車市場總銷量2019.48萬輛,電動摩托車總銷量已經達到394.28萬輛,占比約五分之一;2022年,電動摩托車在摩托車總銷量中的占比已經超過三成。
中國摩托車行業,正面臨著與汽車行業類似的“換道超車”機遇,甚至可能更大,因為中國兩輪車市場占據著全球七成以上的份額。
電氣化時代的來臨,抹平了中外企業在發動機等核心零部件上的技術代差,而科技過程的崛起,為本土品牌爭取了領跑的機會。
2022年9月,本田宣布將在2040年代中期停產兩輪汽油車,新車轉換為純電動摩托車,并計劃在2025年前推出10款以上純電動摩托車。
同月,哈雷旗下電動摩托車部門LiveWire以SPAC方式在紐約證交所掛牌上市,成為美國電動摩托車第一股。
老牌摩托車國際巨頭以先進的技術和品牌文化占據機車圈層的C位,他們的動作指向性非常明確,也幫助行業完成了電動化轉型的探索和市場教育。
國內企業中,一批傳統摩托車品牌也在積極尋求轉型。
2020年12月,“中國式哈雷”春風動力發布了新能源子品牌極核ZEEHO;2022年1月,極核發布首款車型AE8,兩種配置,售價分別為17999元和21699元。
2021中國摩博會上,力帆推出了四款電動摩托車,并且對外發布了智能化電動化的摩托產業新戰略。
2022年,隆鑫旗下高端電摩品牌茵未也發布了首款電動摩托車Real 5T,三個版本,售價分別為25880元、28880元和31880元。
而真正的“國產哈雷”,其實是老牌摩托車企錢江的產品。2021年底,錢江摩托發布公告稱,將與哈雷戴成立合資公司,在中國市場推出合作產品。合作的宣言往往動人,雙方合作的本質是“好哈雷錢江造”。
錢江摩托是傳統摩托車企轉型電動化的最典型案例。
早在2011年,錢江摩托就將鋰電池項目作為轉型方向之一,經過三年的籌備,錢江摩托于2014年12月創立錢江鋰電。然而,錢江摩托在2014年開始陷入經營困境,汽車圈咖位最大的摩友李書福接連出手,最終成為錢江摩托實控人。
在入駐錢江摩托之后,李書福第一時間考察了其旗下的子公司錢江鋰電,吉利還曾為錢江鋰電提供訂單。吉利轉型新能源的決心早就不是秘密,錢江摩托既是摩托車企轉型新能源的典型,也是吉利跨界進入電動摩托車市場的尖兵。
2022年,我國摩托車銷量前十的企業中,只有隆鑫和宗申同時進入了燃油和電動兩個榜單的前十,從銷量上看,宗申是傳統摩托車企轉型過渡最平穩的一家,在電摩和傳統摩托車之間實現了均衡發展。
與汽車行業不同的是,摩托車企業電動化轉型的競爭壓力更大。2022年,我國電動摩托車總銷量為763.27萬輛,雅迪獨占467.18萬輛,占比超過六成。由于新國標明確了電動自行車與電動摩托車的界限,一部分傳統認知中的電動兩輪車被劃入摩托車的統計范圍,成為摩托車行業電動化的主要推動力。
目前,電動兩輪車的電池主要有鉛酸電池和鋰電池兩類,電池的成本占據整車的30%—50%。其中,鉛酸電池的價格低,穩定性高,但在制造過程中容易對環境造成污染;鋰電池能量密度高、壽命長、可快充、污染小,但價格相對更高。2020年,1kw/h鋰電的成本約為600元,2022年底已超過1000元,導致性能相仿的電動摩托車價格明顯高于燃油摩托車。
小牛電動CEO李彥曾說,電池成本漲跌的控制權不在摩托車行業,而是在汽車行業。春風動力CEO賴民杰也曾向媒體表示,從產業的角度來看,電動摩托車的制造成本大概需要3—5年時間,才能與燃油摩托車持平。
此外,在大出行領域,智能化是比電動化更值得押注的未來。以造車為例,新勢力的溢價空間在于智能系統和服務體系,而不是單純的電動,電動化只能讓消費者默默計算加油和充電的價格差。
而在兩輪出行市場,智能化的必要性一直是困擾行業的大問題。大屏顯示是否會分散駕駛注意力,語音交互如何與頭盔配合使用,導航系統與大數據怎樣配合,這都是廠商需要思考的問題,騎士們更關心能否完美復刻燃油車的駕駛體驗。
有需求,就有市場;有需求,才有市場。
結語
隔壁小張家的兒子自稱“暗夜騎士”,每個月都要去山里壓彎兒,偶爾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在他看來,摩托車比電動車還安全,因為騎摩托車之前要考駕照,是“系統學習”過的。
我說,那確實不一樣,但是你得記住,摩托是車不能飛,騎行務必戴頭盔,管住油門騎到老,行車千里平安歸。他跟我說,單押早就過時了。
還補上一句,中年人別的沒有,就是感慨賊多。
標簽:
凡注有"三板富 | 專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務平臺"或電頭為"三板富 | 專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務平臺"的稿件,均為三板富 | 專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務平臺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三板富 | 專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務平臺",并保留"三板富 | 專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務平臺"的電頭。
- 蜜雪冰城20天內兩度被曝用過期食材,張紅甫反思不徹底 | 315最前線_天天快播報
- 【播資訊】中新賽克3月16日盤中漲幅達5%
- 皇庭國際:公司目前仍歸屬為商業服務業 但半導體業務是公司戰略轉型的重點 環球快訊
- 三維通信:5G垂直行業應用加速落地 海外市場持續高增長|全球報道
- 社保怎么買 有哪些方式 全球時訊
- 歐普康視:河北已發布的帶量集采方案的征求意見稿 每家產品供應商提報標準化鏡片和環曲面鏡片的價格 即時焦點
- 天天新資訊:【期市收評】貴金屬漲幅明顯 滬金主力資金流入超10億
- 摩托車復興:只有速度,沒有激情?
- 【獨家焦點】3700億大利好!瑞士信貸獲央媽“供血” 轉機來了?
- 龍資源(01712)于2022年底總礦石儲量估算為37萬盎司黃金
- 中信國際電訊(01883):蔡大為將辭任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
- 安徽省靈活就業社保補貼申領條件是什么?靈活就業社保補貼可以領幾年?
- 港股午評 | 恒指跌超1%,大金融股、石油股、黃金股跌幅居前,友邦保險跌超5%,中海油跌超4%
- 微資訊!港股異動 | 華檢醫療(01931)再漲超60% 近兩日累漲78% 將于明日發布業績
- 一彬科技:目前公司擁有智能安裝、全自動焊接、全自動檢測等多條用于注塑、頂燈和沖壓產品機器人生產線
- 天天消息!得邦照明03月15日獲滬股通增持9.94萬股
- 全球熱議:2023年濟南生育津貼新規 濟南生育津貼一般多久能報下來
- 男職工生育津貼怎么領,需要符合什么條件?男的生育保險待遇怎么享受?_全球熱推薦
- 聚焦:方大炭素(600516.SH)已發行GDR并在瑞士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
- 生育保險交不滿一年怎么辦?生育保險沒有交滿一年能報銷嗎?
- 廣州這個智慧工地舉辦2023年勞動競賽-今日訊
- 【新要聞】細數基金投資的三個“坑” 讓投資更順利
- 歡聚集團2022年營收24.12億美元 BIGO板塊增長提速 焦點
- 行業迎來快速發展期?多家公司積極布局綠氫
- 深夜大風暴 銀行巨頭狂跌24%!1900億“巨雷”來襲 誰將受波及?|世界時快訊
- 全球消息!女職工生育津貼領取標準新規2023年(附原文)
- 當前簡訊:中國平安2022年實現歸母營運利潤1483.65億元 每股股息同比提升1.7%
- VC組團辦簽證:去硅谷蹲項目|焦點播報
- 18元10萬贊,直播間人氣全靠刷
- 【環球快播報】2023年生育津貼領取金額怎么計算?2023生育津貼怎么發放?
- 環球快資訊:2023年威海社保一個月需要繳納多少錢費用?來了解一下
- 環球實時:A股上市險企首份年報出爐 中國平安去年實現歸母營運利潤1483.65億元
- 中鹽化工:公司《2022年度報告》定于2023年4月28日披露
- 每日關注!圣農發展股東戶數下降2.50%,戶均持股101.03萬元
- 環球視點!谷歌又一產品走向“墓地”!企業版智能眼鏡宣布停產
- 天天最新:一文了解央視315曝光的亂象
- 世界滾動:港股異動 | 酷派集團(02369)跌6% 22年收入降約69%、虧損擴大至多11.9%
- 大麥網退票難,30天超700次投訴,李捷忽視用戶體驗? | 315最前線
- 午間公告:天順股份控股股東擬大宗交易減持不超2%股份 世界觀焦點
- 成都恒大等樓盤3月16日繼續火爆報名 全市住建交易相關系統異常
- 當前信息:游戲概念板塊震蕩走高,多只相關主題ETF上漲
- 亞奧理事會決定取消《爐石傳說》項目設置
- 午評:創業板指跌0.93% 供銷社等概念活躍_全球百事通
- 異地生育保險能報銷嗎?異地生孩子生育保險怎么報銷?_環球熱資訊
- 四戰四敗,PD-1之王攻不下前列腺癌 每日觀點
- 為什么銀行默認等額本息還款 等額本息的房貸提前還劃算嗎?
- 生育津貼怎么領?需要符合什么條件?2023生育津貼報銷一般能領多少錢?
- 環球快資訊:中汽協:1-2月汽車制造業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3.8%
- 港股異動 | 都市麗人(02298)大漲逾17% 預計3月份新開線下店數將超過100家-熱點評
- 郭主龍與李永前,誰主中交房地產?_焦點簡訊
- “領頭雁”交出漂亮答卷?開跑!寧夏科特派瞄準“三產融合”新賽道_最新資訊
- 壹石通03月15日獲滬股通增持2.35萬股-當前觀察
- 國內銀行股是否值得擔憂?業內:不能拿歐美銀行股類比_世界頭條
- 當前短訊!東方電氣3月16日盤中跌幅達5%
- 京城佳業:2022年度凈利潤增37%至1.15億元
- 星湖科技03月15日獲滬股通增持8.2萬股
- 常用電動工具有哪些?電動工具有哪些比較實用?|環球快看點
- 每日消息!金誠信03月15日獲滬股通增持27.33萬股
- 提振金融消費信心,北銀消費金融倡議:理性消費,合理借貸-世界熱議
- 天天熱訊:紡織觀察:棉紗弱勢企穩 紡企擔憂訂單消退
- 在GPT-4這面鏡子前,真正的失落都是無聲的
- 集中資源精準發力,四川助力紡織產業提質倍增
- 天天時訊:直播間的“兒子們”,坑走我爸15萬
- 世界微動態丨達勢股份在港交所開啟招股:較早前下調發售數量,未有基石投資者
- 港股異動 | 贛鋒鋰業(01772)再跌超4% 近七周累跌近40% 碳酸鋰價格跌至34萬元/噸 消息
- 首套房商貸沒還完二套房可以商貸嗎 買第二套房貸款條件有什么?
- 微資訊!2023年菏澤社保個人最低交多少錢一個月 菏澤社保繳費詳情
- 世界報道:移遠通信:公司股東錢鵬鶴、張棟減持計劃實施完畢 共減持公司股份2.15萬股
- 環球滾動:伯克希爾哈撒韋再度加倉西方石油790萬股 持股比例增至23.1%
- 商貸首付買房最低首付多少 商貸買房后如何提取公積金首付?
- 2023濱州最低社保交多少錢一個月 濱州個人社保繳費標準
- 天天最新:港股異動 | 艾美疫苗(06660)反彈逾12% 新冠二價mRNA疫苗巴基斯坦III期臨床獲批
- 橫店東磁:未來2-3個月TOPCon電池價格可能比較堅挺
- 2023年生育津貼可以領幾個月?生育津貼怎么領,需要符合什么條件?
- 環球關注:財務憑證裝訂_財務憑證
- 全球看點:“狠人”郭廣昌,一把賺了120億
- 大宗交易:錦州港成交1004.13萬元,折價9.02%(03-15)-環球信息
- 人才房和安居房區別有哪些 購買深圳人才房的利弊是什么?
- 10億美金,傳融創服務或被股權抵債 看熱訊
- 聊城社保繳費2023標準 聊城社保要交多少錢一個月
- 【熱聞】暢想高科北交所擬發行方案:發行底價19.43元/股
- 關注甲流咳!多省市發布流感防治方案,連花清咳片獲推薦
- 港股異動 | 兗礦能源(01171)跌超5%領跌煤炭股 消息稱港口和海關已被告知放行澳大利亞煤炭 焦點觀察
- 熱消息:2023年武漢生育津貼新規是什么 2023年武漢生育津貼計算方式
- 港股異動 | 萬國數據-SW(09698)漲超6% 年度凈收入同比增加19.3%至93.26億元_全球時訊
- 全球即時看!中藥板塊漲幅居前,江中藥業上漲8.49%,多只相關主題ETF漲超1%
- 美國CPI漲幅“八連降”!金融風險背景下,美聯儲如何決策?
- 港股異動 | 保誠(02378)跌6% 去年新業務利潤跌14%、末期息每股13.04美仙
- 被央視315曝光的亂象,背后的企業都是啥來頭? 世界快資訊
- 焦點播報:福然德03月15日獲滬股通增持4.06萬股
- 315權益觀察|吉野家吃出1只蟑螂又檢查出43只的“細思極恐”
- 【世界新視野】國家統計局:2月份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總體上漲
- 床墊品牌Dormeo的英國子公司被迫以80萬英鎊價格出售!
- 開評:三大指數集體低開 黃金、種業等概念小幅上漲
- 最新資訊:南網數研院擬引入戰投 數字電網建設有望提速
- 九安醫療03月14日獲深股通增持30.25萬股-當前消息
- 東方創業03月15日獲滬股通增持30.04萬股
- 訊息:Facebook繼續裁員10000人,發生了什么?
- 中通快遞2022年Q4及全年業績: 全年包裹量44億件,調整后凈利68億 每日關注
- 萬潤股份3月16日快速上漲
公司
- 男職工生育津貼怎么領,需要符合什么條件?男的生育保險待遇怎么享受?_全球熱推薦
- 生育保險交不滿一年怎么辦?生育保險沒有交滿一年能報銷嗎?
- 全球熱議:2023年濟南生育津貼新規 濟南生育津貼一般多久能報下來
- 安徽省靈活就業社保補貼申領條件是什么?靈活就業社保補貼可以領幾年?
- 社保怎么買 有哪些方式 全球時訊
- 【環球快播報】2023年生育津貼領取金額怎么計算?2023生育津貼怎么發放?
- 異地生育保險能報銷嗎?異地生孩子生育保險怎么報銷?_環球熱資訊
- 全球消息!女職工生育津貼領取標準新規2023年(附原文)
- 生育津貼怎么領?需要符合什么條件?2023生育津貼報銷一般能領多少錢?
- 環球快資訊:2023年威海社保一個月需要繳納多少錢費用?來了解一下
焦點
精彩推送
- 環球今亮點!北京市豐臺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2023年“3·15”消費提示
- 全球熱頭條丨景氣指數回調石化行業整體回暖
- 來不及了!趕緊上車-關注
- 央企產業基金布局生物育種步子可更大些
- 天然氣價格聯動新政或于上半年出臺
- GB 9706.1-2020及配套并列標準、專用標準實施有關工作
- 世界速遞!蘭花科創:連續4日融資凈買入累計1809.97萬元(03-15)
- 重卡單月銷量破兩萬 中國重汽增速持續領跑行業
- 世界聚焦:中國一重1月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1.32% 營收增長5.8%
- 卓海科技IPO以失敗告終 現金流窟窿難堵且 “三創四新”模糊其辭
- 實益達:公司旗下子公司目前為ASM PT半導體封裝測試設備部件的主要供應商
- 廣東梅州:住房公積金貸款額最高調至50萬元,可按月提取公積金付房租-觀焦點
- 東方園林不斷拓展業務范疇,引領生態環保行業高品質發展_每日熱文
- 港股異動 | 華夏文化科技(01566)高開28% 引入日資成主要股東 并進行債務重組
- 直擊家居315 | 消費者投訴重災區揭曉|天天報道
- 當前關注:大盤震蕩整理,關注績優滯漲科技和基建品種
- 智通港股通占比異動統計|3月16日-觀察
- 環球熱議:國盾量子:公司股東潤豐投資5萬股解除質押
- 江海股份03月15日獲深股通增持25.96萬股
- 【速看料】正邦科技03月15日被深股通減持110.39萬股
- 315權益觀察|“土坑酸菜”后,康師傅頻頻遭投訴仍考驗立身之本
- 全球快資訊丨3月16日生意社DMF基準價為5475.00元/噸
- 社保費每個月幾號繳納?自由職業者怎么交社保?_全球短訊
- 融資最新持倉曝光!加倉通信、電子、非銀金融
- 今頭條!新華醫療03月15日獲滬股通增持8.44萬股
- 中信證券:繼續看好持續新增貨值、存貨結構改善的房地產公司
- 手性六價硫衍生物合成與藥物篩選研究獲進展
- 今日關注:3·15消費活力·新能源|新能源車價格“卷”起來 自主品牌勢頭旺
- 春興精工03月15日獲深股通增持5.57萬股_世界實時
- 檸萌影視、耐看娛樂,影視劇夾縫中的難兄難弟
- 北向資金單日凈買入32.86億元,加倉醫藥生物、交通運輸、公用事業
- 全面注冊制下第二批4家主板IPO企業提交注冊 天天快訊
- 社保卡到期了是去銀行換新卡嗎?要準備什么材料?_環球快訊
- 能賦詩寫劇看漫畫,但GPT-4“不認識”GPT-4|全球新消息
- 全球熱資訊!京東方A03月15日獲深股通增持2656.81萬股
- 買房就能落戶 多地出臺新政發力留住年輕人_天天快播報
- 【環球報資訊】合肥樓市分化明顯:一邊60秒觸發搖號,一邊無人登記
- 歐普康視03月15日被深股通減持82.88萬股
- 125歲的上海家化,終于怕老了|動態
- 芯原股份:已向客戶交付支持最新一代多格式視頻硬件解碼器
- 【世界獨家】聚焦3·15 | 文旅市場回暖 請查收“避坑攻略”
- 買完房利率又降了怎么辦 房貸下調了會自動調整嗎?
- 熱資訊!養老金怎么計算?個人的養老保險怎么交
- 3月16日生意社醋酐基準價為5287.50元/噸
- 熱文:3月16日生意社甲苯基準價為7320.00元/噸
- 消費市場回暖,貸款需求大增!有銀行客戶經理一周奔波十幾家企業
- 當前信息:警惕!買房“0首付”有鬼!監管部門已出手
- 房子定金交了首付能拖多久 定金交了沒簽合同能退定金嗎?
- 需求逐漸恢復 產能仍需壓縮 水泥行業健康發展須錨定綠色化
- 全球短訊!“只要查,絕對一查一個準”!用這種方式還房貸不可取
- 養老保險交多少年就不用交了?哪個檔次最劃算?
- 社保是不是就是五險一金?能不能轉移到異地-每日簡訊
- 釩鈦股份(000629.SZ):定增申請獲深交所審核通過|全球通訊
- 【新要聞】海通發展(603162.SH):IPO定價37.25元/股 3月17日開啟申購
- 不能點擊的短信!3·15曝光“隔空盜刷”釣魚騙局|全球新要聞
- 世界熱門:黑天鵝突襲!歐美股市又有大風暴
- 車市“價格戰”首份成績單出爐!周上險量同比環比雙降 消費者并不買單?
- 世界快訊:永德縣氣象臺發布雷電預警信號黃色預警【Ⅲ級/較重】
- 上海建科:不只是“建設者” 更是“運營者”
- 中國稀土03月15日被深股通減持233.97萬股-快播報
- 環球新動態:最新社保基金持倉曝光:新進增持10家公司 這些股票被連續五個季度持有
- 全球觀點:埃斯頓03月15日獲深股通增持105.9萬股
- 早間公告:巴安水務部分董、監事辭職;美瑞新材、釩鈦股份定增獲審核通過 天天簡訊
- 遙望科技03月15日被深股通減持11.81萬股-播報
- 環球速看:大宗交易:炬光科技成交501.54萬元,折價2.00%(03-15)
- 歌爾股份03月15日獲深股通增持378.05萬股-天天熱消息
- 央視315晚會曝光iQOO手機,格式化后仍有信息泄露情形 世界即時
- 世界新動態:中銳股份03月15日獲深股通增持105.34萬股
- 七天六板牛股收120萬元罰單 實控人違規占用資金!海外機構調研股名單出爐-天天熱頭條
- 美麗「冒險」@315:醫美、滋補品與信任感_熱點聚焦
- 新股公告 | 達勢股份(01405)今起招股,擬全球發售1279.9萬股
- 為了一粒好種子——我國加強種質資源保護利用一線觀察|每日消息
- 世界消息!廣藥白云山啟動過期藥回收活動 6000多家藥店等你來領滿減券
- ?美股三大指數收盤漲跌不一
- 【世界新要聞】上汽集團:寧德至墨西哥國際自營航線首發啟航
- 美國財政部公布1月國際資本流動報告-世界熱門
- 五糧液擬4.85億元投建技術研究中心|天天簡訊
- 啟明信息股東戶數下降1.63%,戶均持股10.08萬元 滾動
- 每日視點!“室溫超導”概念持續發酵 多家上市公司回應超導領域布局
- 中指·每日要聞:河南南陽二套房首付比例降至20%?住房公積金比例不超總價80%
- 當前動態:162輪、91億元、3個買方瘋狂加價!民生證券股權為何被競逐?
- 江蘇陽光董事長變更為陸宇 系實控人陸克平之子
- 高品位磷礦石價格創新高 上市公司積極打造“礦化一體”產業鏈_環球關注
- 女子提前還房貸,銀行稱買理財才能抵扣違約金,買完一年虧超40%
- 環球快看:恒指牛熊街貨比(48:52)︱3月16日
- 達勢股份(01405.HK)3月16日起招股 發售價每股46-55港元_環球新要聞
- 社保與QFII最新持倉出爐 長線資金投資軌跡浮現_世界速讀
- 洪都航空:2022年度凈利潤約1.41億元 同比下降6.96%
- 比亞迪開展專項限時營銷活動 天天時訊
- 社保與QFII最新持倉出爐 長線資金投資軌跡浮現
- 龍虎榜 | 中潤資源今日漲停 機構合計凈買入1627.33萬元|環球新資訊
- 天天通訊!中國牙膏市場行業數據分析:65.7%中國媽媽偏好限時打折的牙膏促銷活動
- 美股異動 | 金山云(KC.US)漲超5% 小摩稱其毛利有望持續改善
- 全球資訊:中國數碼文化(08175):何文琪辭任公司秘書
- 積極信號!房地產多指標降幅大幅收窄 穩地產效果開始顯現 天天精選
- 昆侖萬維即將回復重要關注函 中國版類ChatGPT產品情況如何?_世界焦點
- 天天速讀:美股異動 | Q4營收超預期 萬國數據(GDS.US)漲超4%
- 中國移動市值直逼貴州茅臺 背后是行業景氣度的變遷-世界快訊
- 每日動態!上汽集團加入“降價潮” 扭轉銷售頹勢或是主因
- 上交所發布2023年為市場辦實事項目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