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套利”,就有生意。
去年底以來,在系列因素推動下,市場上“物美價廉”的貸款產品悄然增多。
比如,記者看到,一位貸款中介發布的推介信息顯示,“2022年迎來首次降息,房貸利率低至首套5.5%,經營貸利率3.2%起”。一家規模較小的股份行的貸款經理也在四處宣傳其貸款產品,“抵押經營貸最高3000萬,先息后本,授信3年,無還本續貸最長30年”。
多位貸款中介稱,最近幾個月接到客戶的咨詢越來越多,包括購房者、小企業主以及普通人群等。咨詢的問題集中在抵押貸款要求、金額、利率、期限等,已經還清再抵押的具體操作等。
上海地區的一位貸款中介提供的信息顯示,根據不同的需求,抵押貸款產品有多種形式,比如側重長期限的,有可貸20年期的產品,利率最低達到3.85%;有可按照20年計算月供同時還款方式靈活的,利率多在4.15%、4.75%,優質客戶最低也可做到3.85%;有在征信和流水等貸款要求方面較為寬松產品,如期限3年,利率4.05%、4.25%;貸款金額則根據所抵押房產的性質和一抵、二抵情況有所不同,整體而言,貸款金額大概在所抵房產評估價值的七成左右。
如同此前每一輪信貸潮,隨之而來的是關于貸款流向樓市的操作和討論。如果說過去的焦點集中于將經營貸等資金挪用進樓市,那么這一輪則有所“進化”,將已經按揭中的貸款轉換成經營貸,或通過還清再抵押的方式獲得更多現金,甚至再還清再抵押的多輪循環操作。
那么,這樣的操作對于購房者來說有哪些風險?究竟是否合規?
案例:先付全款,再以房產抵押申請企業經營貸
今年初,家住北京市朝陽區的張女士賣了朝陽區的一套房子,計劃在東西城購買一套房子為孩子上學做準備。在換房過程中,有貸款中介建議她:“借錢或者通過過橋資金先全款買房后,再用房產抵押申請銀行經營貸,不僅利息更低,貸款額度也更高。”
這一說法頗令人心動。按照北京市的政策,購房者此前有過貸款記錄的,無論是否還清,再貸款都算二套。二套房貸款,普通住宅貸款的比例最高為40% ,非普通住宅的貸款比例為20%。所謂的“普通”和“非普”,并不是商品房的性質,而是政策意義上的劃分。據房地產中介介紹,2014年調整的普通住房認定標準為,五環內總價超過468萬元或者面積超過140平方米即屬于非普通住宅。即便是一套9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總價800萬元,也屬于非普通住宅,首付高達八成,貸款只能貸160萬元,這對很多購房者來說都面臨很大壓力。
由于二套房能貸款的比例太低,也就催生了將“房貸”轉化為“經營貸”的需求。此前首付不夠的情況下,很多購房者會挪用信用貸、消費貸等資金來湊。后來由于監管要求,一年內有一大筆消費貸的購房者,個人住房按揭貸款將不能獲批。至此,消費貸這一方式被堵住,很多購房者轉而選擇經營貸。
貸款中介告訴張女士:“一套價值800萬元的房產,如果借款人或者近親屬名下有企業,以房產抵押,向銀行申請企業‘經營貸’,保守能貸款500萬元,采用先息后本的方式,最長期限可到10年。而且貸款的利率最低可以做到3.85%,相比二套房貸的利率5.65%,利息要便宜很多。”
類似的貸款操作方案在其他地區也悄然流行,從當前情況看,銀行、中介、客戶對此都十分積極。有的銀行或貸款中介甚至動員此前已經申請了房貸的老用戶,可以先把房貸還了,再置換為經營貸,降低利息以減輕還款的壓力。
小趙去年剛剛在上海地區購買了一套住房,由于此前在其他城市購買過住房有貸款記錄,此套必須作為二套房付70%的首付比例,購房的資金壓力較大,因此他打算通過多方籌措舉債完成購房。
對于小趙而言,由于放款總額中貸款比例僅30%,按揭期限30年,因此月供壓力并不大,但由于前期舉債較多,短期內面臨較大的集中還債壓力,對于現金需求較大。對于這種情況,銀行客戶經理建議:“可以將所有按揭貸款全部還清,還清之后再將房子作為抵押物申請一筆抵押經營貸,這樣可以一次性貸出較大額度的現金,解決眼前的負債壓力。”
操作:需借過橋資金,并“買”來一家小微公司
張女士和小趙均是普通的個人購房者,自己和家人名下都沒有公司,而當前市場上大力推廣的抵押貸、經營貸,貸款對象一般是小微企業主,如何完成將房貸按揭替換成經營貸的操作呢?
張女士的貸款中介表示:“買房的錢可以借過橋資金,一個月成本大約2% 。也可以幫忙‘買’一個公司過戶到張女士名下進行貸款,成本不超過1萬元。”再三權衡之下,張女士因為擔憂新受讓的公司存在其他經營和債權債務風險而作罷。
不過,這樣的操作不難實現,特別是此前從事企業經營或者注冊為個體工商戶的購房者,輕易就能實現。
上海的小趙情況類似,不同的是,需要先借一筆過橋資金將剩余的抵押貸款還清,同時“搞定”一家小微公司,然后再向銀行申請經營貸。
相比正常的個人住房按揭貸款,采用經營貸的流程更復雜,相關的風險也不容忽視。
正常按揭流程:買賣雙方簽訂購房合同、買家支付首付款并向銀行申請貸款、銀行貸款審批、辦理過戶、銀行辦理房產抵押登記、放款給賣家 。
經營貸的流程:買家暫借過橋資金、全款購買房產、買家抵押房屋向銀行申請企業經營貸 、銀行審核后放款、買家挪用經營貸償還過橋資金 。
成本:總體費用相加,利息優勢并不明顯
按照貸款中介等推銷者的說法,經營貸的利率比按揭貸的利率要低很多,因此建議購房者考慮如此操作。
但事實并不一定如宣傳那么美好,這與不同貸款產品的還款方式有關,房地產按揭貸款最長期限30年,一般采用等額本息(每月等額還款)或者等額本金(逐月遞減還款)兩種方式。面向企業主的經營貸/抵押貸往往采取先息后本的方式,期限較為靈活,有3年、5年的,也有10年、20年的,個人購房者用來替代按揭貸的自然需要選擇長期10年、20年的貸款產品。
到底能便宜多少,可以算一筆賬,假設貸款金額100萬:
在按揭貸款下,作為二套房(典型的適用案例)利率一般為5.65%,期限30年,等額本金方式下支付的利息總計85萬,每月還款5772元;等額本息方式下利息總計108萬,首月還款7486元(每月遞減13.08元)。在經營貸下,先息后本的還款方案,若利率4.25%、20年的情形下,則利息總計85萬;若利率3.85%、期限20年的情形,則利息總計77萬。如果期限10年,則利息總額會更少一些。
從利息總額上看,經營貸的貸款成本有一定的優勢,但是也并不明顯,并且這是建立在貸款期限更短的基礎上,這就意味著,對購房者的現金流要求更嚴。如果再考慮上“買公司”的費用,以及前期過橋拆借資金的各種成本費用,對比來看幾乎沒有比較優勢。
不過,記者在采訪中得知,雖然貸款中介以“利率更低、成本更少”為噱頭進行貸款營銷,但事實上,很少有客戶出于這種考慮進行類似操作。“賬算下來很清楚,根本節約不了多少利息成本,也很少人是為了節約利息把按揭貸換成經營貸的。”小趙對記者表示。
那么,市場上那些蠢蠢欲動的人,動機是什么?
動機:個人獲取大額現金、機構拓展客戶
從小趙和張女士的案例來看,二者的共同點在于,都是有購房需求但已經失去首套購房資格,只能按照二套的首付比例和貸款利率購房。這并不意味著他們是有實力在一線城市購置兩套房的實力人群,事實上剛需者在北京、上海購房就完全有可能陷入這種困境。
這種情況下,購房者對現金需求較大,他們在首付階段需要一次性支付大額現金,并且保持在辦理按揭貸款之前不能在銀行有其他未還清貸款。因此,購房者會想方設法通過各種非銀行渠道籌措資金。這些拆借來的資金不像按揭貸款,可以在未來長達數十年的時間里慢慢償還,所以完成購房后還有一個集中還債的壓力,而消費貸、經營貸、抵押貸等產品正是滿足這類人群一次性獲得大額現金的方式。
除了這種解決負債壓力的考慮,也有另一情形。在過去十幾年中,房產無疑是升值最快、產生最大財富效應的資產,這種致富方式簡單、快速,讓經歷過的人念念不忘,未能經歷的人也伺機而動。
過去多年,每一輪上漲都為持有房產者沉淀了更多的財富,而當初向銀行借的貸款,即負債,則慢慢稀釋了。在持續的寬松趨勢下,更多人的選擇是繼續負債,套取現金,買入有升值潛力的資產。對于普通個人而言,對此最常規的踐行方法,就是抵押房產,貸出大額現金。
由于所購住房大多仍在按揭中,無法辦理抵押貸款,因此不少購房者就聽從中介的建議,還掉按揭,轉換成抵押貸。這一做法的另一個動機是,房子經歷了升值,按照新的市場價值可以貸出更多現金。
另一方面,銀行也有其動機。近年來,監管大力引導銀行機構開展普惠金融,要求金融支持實體經濟,扶持小微企業,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紛紛推出各類小微經營貸款產品,一再壓低貸款利率。
而小型商業銀行,也有其考量。“我們最近就在大力向其他銀行的按揭客戶營銷我們的經營貸款產品。”某城商行在上海地區的支行一位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對于中小銀行而言,這類操作能為其拓展業務空間,獲取更多客戶,搶占市場份額。
風險:風控很嚴未必操作成功
也有房地產中介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我們是不贊成這樣操作的,即使客戶自己找貸款中介這樣做,我們也覺得有風險。因為有些貸款中介之前告訴客戶一定能貸下來,結果從銀行申請不到貸款,客戶最終不得已借的是一些非正規貸款公司的資金,成本會更高。”
經營貸真的能隨便拿去買房嗎?是否合規?如果操作不通會遭遇什么后果?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以客戶身份詢問了多家銀行的客戶經理,他們均表示,貸款需要滿足公司一定時間的持續經營和個人持有房產超過一年等條件。且有的“循環貸”需要一年還本一次,中間涉及借新還舊及過橋等問題。
工行一支行客戶經理表示,按照監管規定,經營貸款不能違規流入樓市、股市。如果是“新房本、新公司”申請經營貸的,幾乎批不下來。按照該行的貸款要求:企業經營一年以上,個人成為公司股東或者法定代表人一年以上,持有房產原則上也需要一年以上,不滿一年則需要提供購房款為自有資金的證明。
據該客戶經理介紹,工行會核查企業的經營情況和資金的用途,原則上要求企業一年的經營流水達到貸款總額的2倍。至于貸款的期限,他表示有兩種產品,貸款三年期,每月還息,到期后一次性歸還本金;另外一種,是六年期的“循環貸”,每年需要歸還一次本金,利息最低3.4%-3.5%。
建行一支行客戶經理也表示,申請經營貸需要有真實的經營。有房產抵押的經營貸款,如果是10年期限的,也需要一年還一次本再申請新貸款,利率3.85%。準入條件是持有房產時間超過1年,個人成為公司股東也需要半年以上。
郵儲銀行一名客戶經理也表示,申請經營貸需要貸款者本人或者直系親屬是公司的股東,且經營時間超過1年,銀行貸款審核中還會關注企業的采購合同、銷售額、納稅等情況。貸款額度最高為1000萬,授信期限最長為5年,需要三年還一次本或者一年還一次本金,貸款利率為4.5%。
貸款中介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坦言,風控比較嚴的大銀行確實很難申請,不過部分股份制銀行和一些中小銀行的條件沒有那么苛刻。他表示:“小銀行風控松,利息也會高一點。”
挪用經營貸買房被發現后,會有何后果?前述多家銀行的客戶經理均表示,經營貸的貸款用途是企業經營,如果監管查到或者銀行發現資金流向了房地產,就會要求客戶提前結清。而住房按揭貸款是比較確定的長期貸款,相比之下短期經營貸投資長期房產,若要一下子還清所有貸款對購房者來說壓力很大,還不上存在房產被拍賣的風險。
凡注有"三板富 | 專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務平臺"或電頭為"三板富 | 專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務平臺"的稿件,均為三板富 | 專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務平臺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三板富 | 專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務平臺",并保留"三板富 | 專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務平臺"的電頭。
- “套利”生意經:房貸轉為經營貸利率更便宜?發現違規需一次性還清全部貸款
- 3月房價出爐!21座城市二手房價“回暖”,北京一個月漲1.2%
- 多個自貿試驗區條例將正式施行 差異化探索開啟發展之路
- 外貿發展的環境更趨嚴峻復雜 全球供應鏈瓶頸仍未緩解
- 堅定文化自信建設自主品牌 推動老字號走出國門
- 商務部:1-3月中企承接離岸服務外包合同額同比增長
- 外企看好中國經濟前景 高技術產業引資增長較快
- 廣交會線上平臺連續第五次亮相 為企業接單保駕護航
- 高質量在網上舉辦第131屆廣交會 有哪些特色亮點?
- 分歧太大!鄧曉峰減持周期股,馮柳清倉式減持這只中藥股,朱少醒、謝治宇卻在逆勢加倉,什么信號?
- ?東北地區板材龍頭綜合競爭力國內領先,高端產品市占率出色龍頭地位穩固,受益基建復蘇及工業用鋼需求上行,公司業績望持續釋放——4月15日研報挖礦
- 市場化程度較高的頭部券商,財富管理業務穩步提升,投行業務重啟帶來業績超額增長,公司迎來價值重估——4月15日研報挖礦
- 首季凈利超去年全年兩倍!新冠抗原檢測試劑盒海外創收,亞輝龍一季度凈利同比預增超10倍
- 國家衛健委:昨日新增本土確診病例3472例 新增本土無癥狀感染者20694例
- 競爭首仿!健康元沙美特羅替卡松吸入粉霧劑獲批臨床
- 石藥發力!拿下3大重磅品種,50個新品發力
- 這類藥店要求3年醫保資格 配備1名執業藥師!
- 藥事服務費來了!福建率先落地(附價格表)
- 1110.5萬,江蘇省食品藥品監督檢驗研究院采購一批儀器設備
- 分歧太大!鄧曉峰減持周期股 馮柳清倉式減持這只中藥股 朱少醒、謝治宇卻在加倉
- 小容量生物質粉體鍋爐技術讓燃燒更環保
- 大曝光!馮明遠、朱少醒、劉格菘、謝治宇、陸彬、丘棟榮等頂流最新投資動向來了
- 工信部:深化標識在儀器儀表行業的規模化應用
- 熱門藥品躺槍?王思聰“手撕”以嶺藥業 呼吁監管部門嚴查!公司霸氣回懟 啥情況?
- 湖北潛江1.5萬只老舊水表將更換為NB智能水表
- “大妖股”九安醫療再創歷史新高 知名游資方新俠反復博弈或成最大贏家
- 急性心衰藥 雙鼎制藥鹽酸奧普力農注射液獲批上市
- 何小鵬:若供應鏈企業無法動態復產 5月全國整車廠或停工
- 黃連種植成本增加,行情還能繼續走高嗎?
- 大連化物所提出基于功能化紙基比色傳感器的病毒檢測新策略
- 4月上旬我國流通領域電解銅價格微漲、鋁錠價格下跌
- 2021年環境監測專用儀器儀表制造經濟運行概況
- 又一年度規劃出爐 工業互聯網與傳感器“比翼齊飛”
- WHO明確HPV疫苗接種一劑即可 智飛生物大跌
- 廣西力推中醫藥壯瑤醫藥 力爭實現基層社區中醫藥服務全覆蓋
- 5個港澳傳統外用中成藥品種獲批在內地上市
- 山西嚴禁煤礦超能力生產 煤炭行業基本面持續強勢
- 疫情下的景德鎮陶瓷行業好難:實體店門可羅雀,線上訂單又發不了貨
- 市場多只基金開門迎客 恢復大額申購或放寬申購限額
- 滬深兩市高開高走 合計成交量小幅萎縮
- 海能實業(300787.SZ):一季度凈利預增92%-102%
- 寧德時代(300750.SZ):子公司擬在印尼投建動力電池產業鏈項目 進一步完善鋰電新能源產業戰略布局
- 勁嘉股份(002191.SZ):實控人、董事長喬魯予被立案調查并實施留置
- 山西證券:A股仍處于磨底震蕩階段 繼續關注大盤價值與穩增長
- 徹底轉戰醫藥 凈利潤大降四成 萬邦德要走的路還很長
- 券商晨會精華:降準大概率落地,降準又降息可能嗎?
- 指數無礙,震蕩磨底
- 彩蝶實業擬募資近6億擴大產能 對賭壓身能否上市“存疑”
- 市場狼多肉少,煤炭、地產、白酒飄了
- 金字火腿遭證監會立案 業績多年疲軟食品質量問題引關注
- 智飛生物市值蒸發300億 HPV疫苗在2022年將持續高增長
- 川發龍蟒業績延續增長態勢 磷酸鐵鋰有望成為第二增長曲線
- 后疫情時代中國旅行購物將發生五大變化 短途旅行成為新偏好
- 多家銀行下調個人賬戶線上交易限額 正常交易不會受到影響
- 瑞幸咖啡走年輕路線 聯手椰樹集團玩椰子
- 早間公告:寧德時代擬印尼投建動力電池產業鏈項目
- 一季度149個共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重大項目開工
- 碩世生物:公司抗原快速檢測試劑盒海外銷售穩中有升
- 萊茵生物2021年凈利潤同比增長38% 天然甜味劑成業績增長驅動力
- 寧德時代:子公司擬在印度尼西亞投資建設動力電池產業鏈項目
- 風光股份:收購陜西艾科萊特新材料有限公司25%股權
- 東吳證券:疫后復蘇是中國中免未來3年主線投資機會
- 市場對降準高度關注 進一步穩定市場主體的信心
- 金風科技:股東和諧健康擬減持不超過2.54億股
- 天賜材料:今年第一季度凈利15億元 同比增長422%
- 一季度凈利頂半年!千億硅片龍頭股價一度腰斬,雙寡頭競爭格局依舊?
- 利亞德(300296.SZ)發布2021年業績,扭虧為盈至6.11億元,每10股派0.5元
- 望變電氣(603191.SH):IPO定價11.86元/股 4月18日開啟申購
- 20220415盤前必讀
- 我國通過減稅降費等政策為企業紓困 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 多地上調管道氣價格 進口成本高企氣價強勢或延續
- 鐵礦石價格持續高位 鋼企生產利潤收窄
- 近200家公司一季報大幅預增 三大行業景氣高歌猛進
- 美股三大股指全線下跌 納指跌逾2%
- 降準預期提信心 基金經理熱議后市方向
- 三大因素共振 新股破發率創近十年新高
- 新股棄購并非零成本 投資者亟須調整“打新”思路
- 物業早餐丨2022年4月15日 星期五
- *ST中新:4月22日起公司A股股票進入退市整理期
- 哈工智能:2021年度凈利潤約-5.88億元
- 世衛組織認可單劑HPV疫苗接種效果,智飛、沃森、萬泰股價下跌
- 金風科技:和諧健康擬減持不超過6%
- 基金增減倉|錫業股份:唐曉斌、楊冬的廣發多因子混合減倉
- 美國飆漲不停的住房成本:抵押貸款利率觸及5%,為2011年初以來首次
- 9億美元債年內到期,“小碧桂園”中梁地產如何闖關?
- 南寧“購房契稅補貼”新政:教職工和留邕人才首套房全額補貼
- 外圍再次大跌A股?
- 恒大地產55次成為被執行人,被執行金額合計超百億
- 百強房企一季度業績縮水近五成,機構預測二季度有望恢復節奏
- 北交所開市5個月表現符合預期 合格投資者新增超90萬戶
- “一針法”突襲HPV概念股 智飛生物大跌14.19%
- 埃隆·馬斯克:不確定是否真的“有能力”買下推特
- 新綸新材:董事長兼總裁及其控制的企業、部分高級管理人員計劃增持公司股份
- 智飛生物盤中閃崩
- 中自科技:約78.96萬股限售股4月22日解禁 占比0.9177%
- 古井貢酒扛大旗 徽酒能否重回巔峰
- 美股三大集體翻綠,納指跌1.57%
- 減值24.6億!眼科業務占比小 建筑節能能否為江河集團帶來新預期?
- 埃隆·馬斯克:不確定是否真的“有能力”買下推特
- 收購推特的計劃要黃?馬斯克:若被拒絕 將動用備用計劃
資訊
焦點
精彩推送
- 魯商發展:2021年健康地產實現營業收入96.96億元 同比減少18.40%
- 移動通信行業數據:超5成消費者擁有2個電話號碼
- 香水行業數據分析:網民使用香水的主要意義在于提升形象
- 移動通信行業數據:資費價格高、網速慢是消費者的兩大“痛點”
- 央行:全國已經有一百多個城市的銀行自主下調了房貸利率
- 北上廣的學區房降價百萬不算事兒!“天價”將成為歷史
- 中科曙光子公司擬申請發行股票并在北交所上市
- 奧特維2021年凈利同比增長139% 擬10派16元
- 大連熱電停牌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事項
- 恒力石化籌劃控股子公司分拆上市事項
- 國內商品期貨夜盤收盤 鐵礦石漲超2%
- 風險!大連友誼:2021年度凈利潤約-2.16億元
- 恒力石化:子公司康輝新材通過與大連熱電進行重組方式實現重組上市
- 中科三環:一季度凈利同比預增177.93%-277.20%
- 新鳳鳴2021年扣非凈利潤同比增長445% 深耕滌綸主業積極擴展上游產業鏈
- 預增!瀘天化:預計2022年第一季度凈利潤為1.3億元~1.6億元 同比增長156.51%~215.71%
- 華能國際電力股份(00902.HK)第一季度完成上網電量1077.17億千瓦時 同比增長2.42%
- 華能國際電力股份(00902)第一季度境內上網電量同比增長2.42%
- 意達利控股(00720)已向聯交所提交新上市申請及通函草稿的第一份版本
- 德信中國(02019):1699萬美元的2022年票據已被注銷
- 沈陽公用發展股份(00747)發布2021年業績 股東應占虧損2353.6萬元 同比減少約40.69%
- 家電市場主流消費出現一些新鮮變化
- 細胞療法升維戰:疫苗助力CAR-T療法攻克實體瘤,NK細胞登上臺前
- ?4.14復盤,明日操作策略:
- 公告速遞:2022-04-15
- 【20220415早評】量能不濟 仍然很糾結
- 涪陵電力2021年凈利同比增長26% 擬10送2派1.6元
- 德昌股份2021年凈利潤略降1.09% 擬10轉4派3.5元
- 寧夏建材停牌籌劃重大事項
- 廣東駿亞2021年凈利同比增長73% 擬10轉4派4元
- 競業達2021年度凈利同比降15.92% 擬10轉4派3元
- ST大有:4月18日起撤銷其他風險警示 15日停牌1天
- 大秦線天津段發生火車碰撞!17輛貨車脫線,未接到人員傷亡報告,事涉這家A股公司!
- 美格智能一季度凈利潤預增52%-78%
- 多地天然氣漲價!進口成本高企,今年量緊價高或成常態?
- 電投能源2021年度凈利同比增72% 擬10派5元
- 三年后扭虧,AI四小龍首個盈利時間表來了!云從科技創始人:要成為AI行業Tier1廠商
- 錫業股份一季度凈利潤預增234%-295%
- 協鑫能科2021年凈利潤10.04億元 擬現金分紅3.25億元
- 太陽能擬合計11.8億元投建光伏項目
- 申通快遞2022一季度預盈約1億元 快遞業回暖趨勢有望延續
- 中證協發布兩批首次公開發行股票配售對象限制名單
- *ST拉夏:上交所決定終止公司A股股票上市 22日進入退市整理期交易
- 南網能源:秦華因工作調整原因擬辭去董事長等職務
- 長安汽車:阿維塔11的聯名限量版車型011即將在今年二季度正式發布
- 科大智能:目前公司主營業務主要包括智能電氣、智能制造、新能源等領域
- 東興證券維持天順風能強烈推薦評級
- WANG ON GROUP(01222.HK):就租賃新界將軍澳街市訂立租賃協議
- 興瑞科技(002937.SZ):約1.91億股首發原股東限售股4月20日解禁
- 中科曙光(603019.SH):子公司擬申請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北交所上市
- 中彩網通控股(08071)委任吳珊為執行董事等職
- JBB BUILDERS(01903)將通過轉讓對銷物業結算Astaka Padu-JBB Kmlun對銷結算金額
- 【精研干貨】被套就是等待?算最新解套戰法,學會主動應對!
- “施一公概念股”諾誠健華IPO過會,H股跌幅超60%
- 盤后公告集錦|年報擬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100元!新冠檢測概念股大手筆分紅
- 中航泰達出爐購買包鋼節能34%股份草案 交易后去年前三季凈利潤增6倍
- 天力復合2021年凈利4254.09萬同比增長27.82% 銷售訂單量大幅增加
- 五花頭2021年虧損189.36萬同比虧損減少 銷售費用減少
- 盈聯科技2021年凈利263.5萬同比扭虧為盈 技術服務銷售額增加
- 申通快遞一季度預盈9000萬元至1.2億元 同比扭虧
- 天賜材料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422.19%
- 亞輝龍一季度凈利預增1095%-1228%
- 恒源煤電去年凈利增長8成 2022年煤炭市場有望趨于平穩
- 富瀚微2021年度凈利同比增315% 擬10轉9派3.1元
- ?國內期貨夜盤開盤漲跌不一 焦煤漲2.09%
- 天山股份:控股股東正在籌劃涉及公司資產收購相關事項
- 太陽能:擬合計11.81億元投建光伏項目
- 金價六連陽!大單資金搶籌17只黃金股,機構看好黃金投資機會
- 德方納米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402.77%
- 公告精選:融捷股份一季度凈利預增12385%-15159%;華鋒股份與阿波羅公司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 407份一季度業績預告亮相:超八成預喜,四大行業呈高景氣度
- 瀘天化一季度凈利潤預增157%-216%
- 順鑫農業生產經營壓力大 2022年首季凈利約1億同比降7成
- 道通科技股東擬合計減持不超3.1%股份
- 年內滬深兩市53家擬上市企業終止IPO 近九成企業主動撤回申請
- 長虹美菱:2021年冰箱(柜)業務實現收入約 77.25億元,同比增長 5.46%
- 越劍智能:2021年凈利潤同比增長162.2% 擬10派8元
- 高新興:2021年度凈利潤約4329萬元
- 天賜材料:一季度凈利潤14.98億元 同比增長422%
- 德方納米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402.77%
- 瀘天化(000912.SZ)發預盈,預計一季度凈利潤1.3億元–1.6億元,同比增長156.51%-215.71%
- 光正眼科(002524.SZ)凈利潤4266.87萬元,同比增長0.17%
- 輝煌科技(002296.SZ)發布2021年業績,凈利潤1.2億元,同比增長40.90%
- 綠盟科技(300369.SZ)發布2021年業績,凈利潤3.45億元,增長14.42%,擬10派0.67元
- 競業達(003005.SZ)發布2021年業績,凈利潤1.24億元,同比下降15.92%
- 縮量收漲,創業板新低,后市如何應對
- 財報丨中信證券:今年一季度營收同比下降逾七個點,券業“倒春寒”將持續多久?
- 三只松鼠拖欠代理商費用被判償還,涉及金額近24萬
- 再次起航!精準低吸新龍頭!
- 面對今年嚴峻的市場形勢,要做好兩件事:企業運行降成本提效率;市場保存量做增量
- 晶澳科技一季度凈利潤預增346%-397%
- 成飛集成一季度凈利潤預增594%-733%
- 中礦資源一季度凈利潤預增830%-879%
- 貴研鉑業擬配股募資不超30億元
- 騰訊控股:今日斥資3億港元回購79.9萬股股份
- 北方稀土2021年凈利同比增長462% 擬10派4.45元
- 安納達:控股子公司擬設合資公司建設5萬噸/年高性能磷酸鐵項目
- ST華鈺:“塔鋁金業康橋奇銻金礦”項目投產
- 包鋼股份:2021年凈利潤同比增長606.09% 擬10派0.19元
- *ST拉夏:上交所決定終止公司A股股票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