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各城市房地產數據、城市房價排行、房價漲跌數據,點擊此處查看→
近期一些大型房企出現流動性危機,再次引發各方對房地產市場的擔憂,高速增長多年的樓市正面臨嚴峻的挑戰。與此同時,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房地產投資同比下降8.5%,已經連續十幾個月處于負增長,房地產行業持續低迷,會如何影響經濟增速,為何調控政策不斷,但效果依舊不理想?樓市未來會產生怎樣的分化,買房還能增值嗎?
【資料圖】
8月22日,北大國發院院長姚洋在《有識》欄目對近期房地產市場做了解讀,他認為,房地產依然是一個朝陽產業,現在的下行只是暫時的,是用短期政策解決長期目標導致的結果,如果及時進行政策調整,預期與信心都會恢復。
以下是問答實錄
1、前7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67717億元,同比下降8.5%;其中,住宅投資51485億元,下降7.6%。房地產投資已連續十幾個月負增長,如果今年地產無法恢復增長,會多大程度上影響經濟增速?
姚洋:房地產投資低迷,對經濟復蘇的拖累很大。我們到購物中心、景區去看一看,或者坐高鐵、坐飛機,會發現人流量很大,消費好像起來了,但這種消費有一個限度,不可能太大。
消費起不來,我個人覺得與房地產整體下行程度太大有關系。房地產對中國經濟的貢獻有多大,有人計算是17%,房地產對GDP的直接貢獻大概是8%,但上下游相關產業鏈還有9%。大家購房,不僅僅是買房子,還要裝修、買家電、家具等,在大城市一般裝修一套房子需要30萬,所以房地產是一個很大體量的產業。
在這種情況下,房地產投資連續負增長,房地產增加值到底跌幅有多大,沒有具體的數據,但從過去兩年的情況看,平均每年估算跌了10%。這意味著什么?房地產對GDP的整體貢獻是17%,如果下跌10%,那就拖累GDP增長1.7個百分點。為什么我們看到統計數據還不錯,但是企業的實感不強,房地產下跌造成的需求不足是一個重要原因。
2、恒大、融創、碧桂園等民營房企巨頭都遇到了流動性問題,而在今年拿地榜單中主要都是央國企背景,未來房地產市場會形成怎樣的格局,會不會出現“國進民退”的大分化?
姚洋:民營房地產公司融資出現了困難,是因為房子不能及時出手。房地產企業的現金流轉不動了,銀行就不給貸款,這其中房子賣不動是最大問題。不能說所有房企都出現了問題,有些經營還是不錯的。現在很多房企出問題純粹是因為經濟大環境不好,需求減少,房子賣不動,導致現金流出問題。房地產企業現金流出問題,銀行就停貸,一停貸企業就無法運轉,由此進入一個惡性循環。
民企流動性出現問題,沒錢買地,地方政府要發展,就把土地賣給國資背景的房企,甚至這其中也不排除左手倒右手的嫌疑,就是政府要求一些地方國有企業把地買下來,但未必去蓋房,造成“虛假繁榮”現象。大量國企背景企業拿地,民企退出,我想這是一個短期現象,未來的地產行業,不太可能都是“央企國企的天下”。
3、今年以來,樓市出臺了很多調控政策,甚至存量房貸也在松動,但為什么都不見效?市場到底出了什么問題?有人建議,應當給予開發商更大的自主定價權,允許開發商以降價促銷的方式展開自救,以盡快回籠資金。你有什么政策建議?
姚洋:現在的房地產政策有一些理論和操作層面上的混淆,把長期問題和短期問題混在一起,想用短期的辦法解決長期的問題。從長期來說,房地產要回歸常態,回歸以居住為主,同時具有一定的金融屬性。房子主要是用來住的,不過,也不能否認房地產具有一定的金融屬性,一種不動產只要標價,就會波動。經過這一輪洗牌,房地產的金融屬性在下降,老百姓也慢慢明白了,把資產押注在房子上,恐怕未來增值空間沒有那么大。
房子主要還是以居住為主,這其中也包括改善性居住,這是一個長期的目標。但過去兩年對房地產的調控,試圖以短期的方法達到長期目標。比如“三條紅線”,銀行對房地產的貸款,包括對企業、購房者的貸款,都有一定比例約束,比如針對開發商,銀行放出去的地產開發貸款不能超過總額的15%。過去兩年,房地產行業的負增長,我個人覺得是政策造成的,并不是房地產自身規律導致的。
有人把中國目前的經濟狀況,比作上世紀90年代的日本,一個相似點是,日本在90年初房地產泡沫破滅了,中國的房地產泡沫也破滅了,中國會像日本經濟一樣,陷入長期衰退。我覺得這個判斷是錯誤的,因為我們的房地產泡沫、負增長,是政策有意調節形成的。
它就是要用一種比較激進的、短期的辦法,也就是收緊信貸,把房地產的預期調回來,一方面不能讓開發商用無窮的資金建房子,另一方面,也要讓購房者明白房地產的金融屬性過重,不能期待房價永遠漲下去。所以,這就是房地產為什么下跌的最重要原因。這個窗戶紙要捅破,捅破了有什么好處?第一,這是政策調控造成的,現在需要再調整回來,解鈴還要系鈴人。第二,要讓國際上明白,中國經濟現在的下行壓力不是中國經濟本身的問題,是政府部門想對房地產進行調整造成的,中國經濟還是很有希望。只要我們的政策再調回來,中國經濟增長是沒有問題。我們現在用短期的辦法解決長期的問題,思路是不對的,會拖累經濟發展。房地產企業現金為什么不足,民間投資增長為什么零增長,是因為預期太差。
我們一直在強調增強民營企業家信心,但最簡單、最直接的就是經濟要增長,他們企業的營收、利潤要有所增長。如果,營收都是負增長了,利潤就更慘,那誰還有信心?絕大多數企業都是活在當下,能把今天熬過去就不錯了,空談未來有多美好是沒用的。
這是一個關鍵性的理解誤區,需要糾正。
說到措施,我覺得有幾個方面是短期內應該做的。第一是放棄對房地產信貸的限制措施,說得激進一點就是明確三條紅線是錯的,需要盡快取消。第二,對那些經營不善導致資金流出問題的企業,進行破產重組。比如有一些企業,被活活耗死了,即便它沒死,被它拖欠的企業也先死掉了。如果破產重組,很多企業還有不少資產,比如可以把土地拿出來還債,那些被欠錢的供應商,可以拿地做銀行抵押,但現在債務懸在空中。一些大企業,大而不倒,而那些跟它有生意往來的供應商熬不住倒閉了,不能為了幾家爛企業,把好企業拖死。
同時,對一些守法經營,暫時遇到困難的企業要實施救助,讓他們活下去,因為一旦這些企業垮了,他們的供應商都會跟著死。這不是幾家房企的問題,處理不好會有一系列的連鎖反應。
第三,要堅決停止各種限購限價措施。政治局會議已經明確提出,房地產的供求關系發生了根本性轉變。我的理解是房地產已經回歸正常,既然是個正常行業,限什么購,限什么價?現在是房企一降價,地方政府馬上出面干預,認為是擾亂市場秩序。房子賣不動,價格是一個很好的調節機制,降到一定程度,就有人來買房,預期就會轉變。
中國的房子夠不夠,我們喜歡看總體情況,強調人均面積達到多少平米,跟日本一樣多,但日本都是小房子,跟它對比是不對的。我們發展GDP、推動技術進步,就是為了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老百姓有改善住房的需求,一些人還沒房住,還有一些人一家三四口人擠在50平米的房子里,這種改善性需求不能被打壓。另外,未來十來年還有近一億人要進城,我們的人口還在流動,從不發達地區流向發達地區,還有大量購房需求,房地產行業永遠是朝陽產業。美國、英國、法國等發達國家的房地產行業都很興旺。我們需要轉變思路,為什么現在出臺的政策沒用,因為力度不夠,比如認房不認貸這種措施沒什么效果,就應該明確停止限購、限價,限價不光是不能限高價,也不能限低價,讓市場自動調節。
我覺得有了這些明確信號,老百姓的信心就會回來。我們老說老百姓沒錢了,但居民存款還在增加,怎么能說沒錢,只不過大家看跌房地產。現在價格應該跌下來,為啥就不跌?應該允許房地產企業降價自救,地方政府為什么還要管價格?
調控失效,恰恰說明政策是亂套的,左腳絆右腳,右手捏左手,把自己反捆起來,然后喊著要往前跳,這怎么跳,跳了不就摔死了嗎?
4、過去,我們都說房地產壓制了中國人的消費,房貸壓力過大,導致居民的購買力下降,但現在地產預期變差了,消費有可能承擔拉動經濟增長的引擎嗎?
姚洋:這是不懂經濟學的胡說八道。首先,買新房就要花幾十萬裝修,這不是消費嗎,如果沒那實力,就不會買新房。買二手房更是直接消費,買價值幾百萬的二手房,就消費了幾百萬,直接推動GDP增長。另外,買房會帶來財富效應,房價持續上漲,消費就會增長,居民財富增加了,就敢消費。
5、過去20年中國人主要還是買房,七成財富在房子上,但現在這個財富增長的密碼似乎失靈了,股市又長期無法賺到錢,我們的錢該往何處流?
姚洋:我剛說了,房地產行業并沒有到頭,現在下行是政府政策造成的,不是房地產自身造成的。通過這一次市場下行,應該告訴老百姓,房價不可能永遠漲下去,但房地產的金融屬性仍然在,不說增值,至少在大城市仍然是一個比較好的保值手段。但在一些中西部及東北城市,房地產連保值的價值都沒了,不僅沒有漲,甚至往下降。
老百姓買房子,我覺得是無可厚非,但要推出一些長效機制加以保障。另外,長期問題和短期問題要分開,不能拿短期的手段來解決長期問題。
房地產的長效機制包含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開征房產稅,而且是累進制的房產稅,可以遏制炒房沖動,避免盲目買房。建議按照平米數累進,現在我們的人均居住面積是37平米,這個標準以下的免征,超過的按照累進制執行,真正炒房的人,可能就會覺得持有成本太高了,不再炒房了。
第二,要加大出租房建設力度,鼓勵開發商在城區建公寓。我現在住在北京郊外,接近六環區域,旁邊就建了一大片出租房,很多年輕人來租住。年輕人有租住需求,可城區不批建設用地,他們只能住到五六環附近,單程通勤時間都要花一個半小時,很辛苦。
那么,能不能出臺一些政策,鼓勵開發商在城區地段建公寓。我建議地方政府可以拿出中心區域甚至黃金地段附近,讓開發商低價開發出租公寓,解決大家的住房需求。這也是壓制房價的有效辦法。
其實,差不多20年前,我和茅于軾老師就提過類似建議,那個時候,我們就說要建廉價公寓房,被人家拍磚,說你瞧不起我們,讓我們住筒子樓。20年前,打工的年輕人能住上筒子樓就不錯了。遺憾的是,這些建議沒人聽,如果20年前就做了,就不會出現今天的高房價。
第三,實現子女教育的租售同權,也是一個途徑。有些城市已經在做,比如上海,把租房的價格控制住了,結果出現了二手市場,能搖上號不去租住,選擇去做二房東。我覺得這塊應該市場化,在一些好地段,租金可以高一些,因為會有年輕人去租。
另外,要規范租房市場,保護房客的利益,房主不能隨便更改合同、提高價格,國外對租客權益都有相關法律,中國在這方面是缺失的。只有這些長效機制得以順利實施,才能徹底遏制住炒房沖動,讓房地產回歸常態,回歸它應有的價值。
6、為什么購買的期房爛尾后,老百姓拿不到房,還需要承擔還貸責任,銀行、房企等卻不需要負責,老百姓買房為什么像是在買高風險的理財產品?
姚洋:我覺得這是政策造成的。首先,這是信貸管制造成的,不給房地產企業足夠信貸,他們只好搞預售制、賣樓花,這樣可以事先回流一些資金進行開發。按照規定,預售款只能放在銀行監管,但地方政府監管不到位,房地產公司就把錢拿去他用了。很多人沒有理解,房地產是個制造貨幣的過程,它必須要有信貸。一畝土地,是農用地或者荒地的時候,最多也就值5萬塊,但變成商用特別是住房用地,那可能就是1000萬以上。房地產商沒那么多錢,就需要信貸支持,把土地買下來,但現在是沒有土地,就不給房企貸款,這不是第22條軍規嗎,這就進入一個死循環,所以必須找到其他手段去融資。
第二,現在為什么房企房子蓋一半停工了,開發商中有沒有那種壞蛋,就是來騙錢的,這種情況要堅決打擊,罰他個傾家蕩產,再送進監獄。但絕大多數房地產開發商是守法經營的,只是他們沒有資金了,沒錢了就不能繼續蓋。那么,以前怎么沒出現這個問題?因為有銀行提供資金,能把樓給蓋完,這樣才能活下來。現在銀行不給房企資金,他們現金流斷了,只好躺平。本來銀行給開發商放貸,就可以把樓建完,現在不放貸了,地方政府還得去籌資保交樓,這不是左右互搏嗎?老百姓付了錢拿不到房子,怪罪開發商,這個邏輯有一定問題,這是政策自相矛盾造成的結果,而不是開發商有意為之。
標簽:
凡注有"三板富 | 專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務平臺"或電頭為"三板富 | 專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務平臺"的稿件,均為三板富 | 專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務平臺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三板富 | 專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務平臺",并保留"三板富 | 專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務平臺"的電頭。
- 北大國發院院長姚洋:應及時停止限購限價措施,允許房企降價自救
- 羅普特(688619.SH)發布半年度業績,凈虧損3795萬元
- 本月外資累計凈流出超700億元,市場繼續磨底?
- 廣大特材(688186.SH):上半年凈利潤8566.64萬元,同比增長48.63%
- 科網龍頭組團爆拉,恒指收復萬八關口!港股互聯網ETF(513770)大漲4.33%錄得3連陽,反彈能否持續?
- 暑期檔票房破紀錄,國慶檔繼續接力!全年總票房有望突破550億元
- 中國太平(00966)發布中期業績,股東應占溢利凈額52.2億港元 同比增加20.5%
- 專家:應及時停止限購限價措施,允許房企降價自救
- 水發興業能源(00750.HK):預計中期綜合稅前利潤4000萬至5000萬元
- 康諾亞-B(02162)發布中期業績 股東應占溢利4696.7萬元 同比增長761.15%
- 西部最大的抽水蓄能電站開工,上市公司積極開展同類項目
- 福島第一核電站周圍環境輻射值超標約9倍
- 信創環境下 如何加快軟件與教育深度融合
- 對222種植物進行研究 《森林康養植物》出版
- 潤都股份:公司根據各地市場準入機制積極開拓尼古丁市場,目前已形成商業化銷售
- 郵儲銀行峽江縣支行:提升金融服務 助力優化營商環境
- 金融街物業:堅持以商務辦公、公建等非住業務作為核心優勢業態
- 轉發
- 頂點軟件: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74.8%
- 公共建筑節能 應當久久為功
- 金浦鈦業:8月25日起上調鈦白粉產品售價
- 奧森迪科2023年上半年凈利159.12萬 同比增加88.23%
- 2023年服貿會環境服務專題媒體對接會在京召開
- 葵花藥業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59.06%
- 鋼價局部上漲,黑色期貨飄紅
- 預計短期丙烯主要工藝盈利能力或持續承壓
- 中信建投:8月28日起下調股票交易經手費標準
- 華夏金剛2023年上半年凈利182.4萬 同比增加39.74%
- 天津港: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17.38%
- 龍生茶業2023年上半年凈利89.78萬 同比減少54.03%
- 臺州農資2023年上半年凈利3920.15萬 同比增加22.41%
- 深圳個人交社保要多少錢?2023深圳社保繳費明細表最新
- 寧波銀行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14.9%
- 中國醫藥:上半年營收同比增長22.51%
- 紫光國微發半年報漲停 上半年營收增29%凈利增16%
- 呼閥控股2023年上半年凈利-315.87萬 虧損增長64.41%
- 中信證券:投資者原有交易傭金統一下調0.00146%
- ?核污水排海引爭議!我國暫停進口日本水產品,企業回應相關話題
- 康臣藥業(01681)將于9月20日派發中期股息每股0.15港元
- 卷不動的中產們,正在被移民機構忽悠去加勒比
- 印刷全產業鏈保障“課前到書”
- 簡易方程練習題_參數方程例題
- 北京社保繳費基數2023年最新標準表
- 中指快評丨福建擬對房企分級 對優質房企加強支持
- 廣西養老金計算公式2023舉例 廣西養老金計算方法2023分享看完你也懂測算!
- 盤江股份(600395.SH)發布半年度業績,凈利潤6.19億元,同比下降50.23%
- 新奧能源(02688.HK)中期核心利潤達39.14億元 中期息0.64港元
- 種業
- 亞虹醫藥:歐美市場是產品出海首選 APL-1706需求“非常大”|直擊業績會
- 平安好醫生(01833):李斗獲委任為非執行董事
- 云南社保交滿15后退休可以拿多少?云南養老金計算方法 一文教你輕松計算
- 喪心病狂小R本
- 四川養老金計算公式2023舉例 四川養老金計算方法2023分享具體如下
- 財政部:全面落實對小微企業的精準稅費優惠政策
- 蘭州華冶2023年上半年凈利-117.3萬 由盈轉虧
- 廣東鹽業:廣東省食鹽供應安全充足
- 浙江祥邦科技年產2萬噸光伏用POE/EVA母粒項目獲批!
- 東實環境2023年上半年凈利1891.78萬 同比減少37.77%
- 恒生指數收漲2.05% 恒生科技指數漲3.72%
- 優景科技2023年上半年凈利589.02萬 同比增加270.6%
- 當虹科技(688039)8月24日主力資金凈賣出208.31萬元
- 三井化學將提高TAKELAC聚氨酯分散體的產能
- 美商務部長訪華,中美雙方將討論哪些話題?商務部回應
- 社會保險繳費基數全國統一標準嗎?社會保險繳費基數最新標準多少?
- 多地最新計發基數養老金重新核算,每月多領300元以上的秘密揭曉!
- 新華指數|8月24日海南斑蘭一級鮮葉產地價格報3.75元/斤 環比上漲2.04%
- 軍工智能2023年上半年凈利915.07萬 同比增加43.67%
- 港股異動 | 柏能集團(01263)漲超16% 英偉達二季度業績遠超預期 GPU需求強勁
- 2023四川計發基數是多少?什么時候公布的?2023四川養老金會上調多少錢
- 尼龍66:修復為主 企穩可期
- 退休人員補發5年養老金最新消息:是從哪年開始算?
- 公司團建給員工發3500元
- 上海陳帔霞主任云太醫看診醫案—卵巢囊腫術后復發,先消瘤再懷孕
- 【風口解讀】理邦儀器董事高管等承諾半年內不減持,4月以來跌超32%
- 吉仕移動2023年上半年凈利374.88萬 同比減少28.02%
- 重慶載客去上海男子被立案調查
- 奶茶店被騙120杯奶茶
- 靈活就業人員多少歲可以退休?女性退休年齡多少歲?
- 是時候放開房價“限跌令”了
- 挑戰極限,全國首測!宇通新能源卡車迎戰地表70℃極熱大“烤”!
- 女史箴圖原作(女史箴圖是誰的作品)
- 賣給緬北8000萬個手機號
- 新芝生物上半年營收凈利雙增長:國產化替代加速 加碼研發未來發展“儲能”
- 哈焊華通(301137.SZ):新型城鎮化建設中會用到公司的產品
- 哈焊華通(301137.SZ):目前沒有機器人銷售
- 浙江兩女生情人節撿金項鏈
- 惠發食品(603536.SH)發布半年度業績,凈虧損3056萬元
- 東方環宇(603706.SH)發布上半年業績,凈利潤9745.27萬元,增長19.34%
- 【AI】讓人沉淪的星際戰甲
- 新芝生物上半年營收凈利雙增長:國產化替代加速 加碼研發未來發展“儲能”
- 海關總署進出口食品安全局負責人就日本福島核污染水排海回答記者提問
- 國家發改委等:補齊城鄉垃圾污水治理短板
- 興天科技IPO:研發費用率低于同行,曾多次對賭失敗
- 2023年海南高齡津貼最新標準 海南各市高齡補貼最高是多少?
- 北向資金凈買入32.34億元,中止連續13日凈賣出
- 港股異動 | 康方生物(09926)漲超6% 依若奇單抗新藥上市申請獲國家藥監局受理
- 外地戶籍在長沙雨花可以交社保嗎?自己交社保有什么途徑?
- 全球財富報告出爐,你在哪個梯隊?
- 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子收到鐘南山院士回信
- SABIC推出NORYL?所有牌號樹脂的生物基版本
公司
- 廣西養老金計算公式2023舉例 廣西養老金計算方法2023分享看完你也懂測算!
- 四川養老金計算公式2023舉例 四川養老金計算方法2023分享具體如下
- 云南社保交滿15后退休可以拿多少?云南養老金計算方法 一文教你輕松計算
- 深圳個人交社保要多少錢?2023深圳社保繳費明細表最新
- 北京社保繳費基數2023年最新標準表
- 多地最新計發基數養老金重新核算,每月多領300元以上的秘密揭曉!
- 2023四川計發基數是多少?什么時候公布的?2023四川養老金會上調多少錢
- 退休人員補發5年養老金最新消息:是從哪年開始算?
- 社會保險繳費基數全國統一標準嗎?社會保險繳費基數最新標準多少?
- 靈活就業人員多少歲可以退休?女性退休年齡多少歲?
焦點
精彩推送
- 珠海有新房五折賣?開發商回應了
- 南通個人靈活繳納社保怎么交?靈活繳納社保費用是多少?
- 翻倍完成半年度預算訂單目標 寧波華翔迎大漲 海外扭虧卻尚待完成
- 2023年全國高溫補貼發放標準,全國高溫補貼發放時間是什么時候?
- 2023年廣東高溫補貼標準每個月多少錢 2023年高溫補貼是哪幾個月?
- 港股異動 | 小米集團-W(01810)午后漲近5% 傳小米已取得造車資質 手機市占率環比領漲
- 融創撤離北京?越來越多開發商,開始拋棄自己的總部
- 住宅毛坯限價19000元/平方米!長沙限價記錄被刷新
- 北京:物業不得向業主收取這些費用
- 前7月財政收支雙增長!“錢袋子”流向社保就業和衛生健康
- 華金證券:數據資源暫行規定發布 加速數據要素商業化
- 大行評級|麥格理:上調同程旅行目標價至23港元 評級“跑贏大市”
- 港股異動 | 和黃醫藥(00013)漲超7% 索樂匹尼布ESLIM-01中國III期研究達到主要終點
- 創業板強勢拉升40點,滬指則是沖高回落,明天黑周五會再現嗎
- 珠海有新房五折賣?開發商回應了
- 又一家百強房企違約!未能支付境外債本息4.09億美元
- 私家車被壓在樹下,西城消防緊急處置
- 廣東食鹽供應安全充足,市民不必效仿海外“囤鹽”
- PTA加工費持續壓縮
- 價格無常,供需難配,網約車仍在蠻荒期
- 最新俄烏戰局數據 專家:普里戈任之死已無礙俄烏戰局 基本情況講解
- 蘇皖合作示范區郎溪虛擬電廠建設加速推進
- ?創業板指漲幅擴大至2%
- PTA再破6000大關?旺季原料一騎絕塵,下游只欠東風?穩住!外銷市場詢盤及樣品開發需求顯著增加!
- 這家無人零售經營商,三次遞表港交所
- 港股異動 | 百奧賽圖-B(02315)盤中漲超8% 公司升級兩大業務線 推出子品牌BioMice百奧動物
- 2023高溫補貼來了,什么時候發放?湖北十堰高溫補貼發放標準2023年
- 港股通互聯網ETF(159792)早盤強勢收漲3.61%,成交額已達4.66億元,連續17個交易日獲資金凈流入
- 長視頻的底層邏輯:長期精品主義下的攻與守
- 大行評級|摩根士丹利:予艾迪康“增持”評級 目標價16港元
- 中字頭股票震蕩走低 中國鐵建跌超7%
- 外資破天荒地動手了!
- 北京海淀:深耕“共筑北太”品牌,打造花園式美麗街區
- 理邦儀器、秦川機床等5家公司股東紛紛承諾不減持公司股票
- 2023暑期檔總票房破195億
- 英偉達概念不出所料大漲!傳媒板塊卷土重來,一大波股票直線漲停;10分鐘直封漲停,知識付費又火了
- 動物啟發人類的發明手抄報(動物啟發人類的發明)
- 億緯鋰能擬回購1.5-3億元公司股份
- 廣州社保有檔次之分嗎?2023年廣州社保一個月交多少錢?
- 水利部:更大力度爭取地方政府專項債券 抓好水利投資落實
- 維業股份中標約5.265億元工程總承包項目
- 史各莊村吧(史各莊吧)
- 外交部發言人就日本政府啟動福島核污染水排海發表談話
- 達安基因全資子公司新獲批一個醫療器械注冊證
- 8.24午評|不必過于悲觀!
- 錦浪科技實控人提議回購0.5-1億元公司股份
- 2023年廣東養老金重算補發將開始了,工齡超過30年可以補發多少錢?
- 核污染防治概念午后走高 中電環保漲超17%
- 研報掘金丨天風證券:維持騰訊控股“買入”評級,目標價476港元
- 中國式現代化的京津冀實踐|推動高質量發展 彰顯副中心魅力
- 東亞銀行(00023)發布中期業績 股東應占溢利26.36億港元 同比增長75.85% 擬派中期股息每股0.36港元
- 全國各省市2022年社會平均工資(2023年社保繳費基數上下限標準公布)
- 華峰超纖(300180.SZ)子公司分布式能源站項目投入商業運行
- 8月起,養老金將迎來重算補發,30年工齡的能補發多少錢呢
- 深圳龍華社保中斷還能交嗎?深圳靈活社保每月交多少錢?
- 理邦儀器(300206.SZ):董事、高管及持股5%以上大股東承諾未來6個月內不減持公司股份
- 廣東中山:9月1日起購房款只能通過銀行轉賬或專用POS機直接存入專用賬戶
- 筑博設計(300564.SZ):發行可轉債申請獲深交所受理
- 湖北:全生命周期培育 “科創企業森林”初步形成
- 鴻銘股份:8月23日融資買入81.31萬元,融資融券余額2072.22萬元
- 中場戰事:從虛擬偶像到虛擬主播,一場TO C到 TO B生意的大遷徙
- 中核鈦白:全面上調公司各型號鈦白粉銷售價格
- 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啟動核污染水排海
- 午評:創業板指漲逾1% 傳媒、券商板塊大漲
- 交通運輸部:今年1—7月我國水運工程投資達1105億元 同比增長25.7%
- 天津社保可以補繳嗎?如何辦理補繳?補繳費用是多少?了解一下
- 普洱墨江:秋蠶繭豐收 織出“致富夢”
- 午間公告:多家公司控股股東承諾不減持;億緯鋰能擬1.5億-3億元回購公司股份
- 港股概念追蹤 | 招金礦業(01818)漲超6%領漲黃金股 避險情緒持續升溫 黃金上漲周期仍未結束(附概念股)
- 漳州發展(000753.SZ):定增申請獲深交所受理
- 社保變更單位怎么辦理流程?天津社保變更怎么辦理?
- 武漢力太化工有限公司8月24日各地區TDI市場快報
- 山西養老金資格認證怎么認證的,教你手機上認證,簡單方便!
- 安徽養老金領取資格認證怎么認證?2023安徽養老金認證時間及操作方法
- 瀾滄古茶沖刺香港上市:原料高度依賴第三方,2022年業績承壓
- 大行評級|富瑞:上調舜宇光學評級至“持有” 目標價下調至64.3港元
- 奧聯電子上半年凈利下滑超6成
- 華創證券:生豬行業產能去化或進一步加速 三季度行情可期
- 泉為科技收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
- 喜憂參半!中控技術海外合同額、庫存備貨大增 業務毛利率下滑|財務解讀
- 新信號!央媒呼吁允許開發商降價
- 江西養老金資格認證怎么認證的,教你手機上認證,簡單方便!
- 齊屹科技(01739)2023年上半年:營收4.97億增長15.1% 基本盤穩固、虧損持續收窄
- 黃旭華院士之女黃峻寄語青少年:弘揚科學家精神 傳承使命擔當
- 劉繼:思戰謀戰的“鐵血教頭”
- 大連重工:8月23日融資凈買入113.28萬元,連續3日累計凈買入264.38萬元
- 遼寧大連市普蘭店區附近發生5.0級左右地震
- 江蘇姑娘吳澄舒留洋法甲!第戎女足官宣其加盟
- 河南2023年養老金重算補發什么時候?河南2023年退休重新核算最新消息
- 三亞公積金繳存基數上限是多少 2023三亞公積金繳費基數表
- 瘋狂的劉建順,瘋狂的片仔癀
- 煙草反腐風暴:安徽富豪“二進宮”
- 身處訴訟旋渦,蘇中建設能否跳出破產怪圈?
- 廣東省將迎來養老金重新核算及補發,工齡超過30年可以補發多少錢?
- 2023年陜西公積金繳存基數上下限最新標準 附繳費標準、繳存比例
- 豐倍生物IPO:短期流動性下降 2.5億元募資補流
- 燦谷(CANG.US)發布2023年第二季度業績:營收6.75億元同比大增133.6% 汽車交易收入占比超八成
- 盤點近兩年“雙向奔赴”的9起并購案
- excel工作表刪除了怎么恢復?附詳細圖解步驟
- 光大證券:如何看待當前市場低迷的癥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