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收入越來越高,用戶人均付費意愿不高。
北京時間3月22日盤后,小米集團發布去年第四季度與全年財報,2021年實現營收855.8億元,相比2020年增長21.4%。
光子星球注意到,從去年第三季度開始,小米營收增長明顯放緩。主要原因是小米手機新品集中在一、四季度,與友商錯峰發布,加之蘋果大打性價比牌,導致下半年無法延續上半年的強勢。
2020年至2021年年初,小米集中在一、二線城市采取自建直營的“千店計劃”,迅速推高了銷售成本。隨著千店計劃告一段落,成本將得到有效控制。去年盧偉冰祭出面向下沉市場的“萬店計劃”,通過授權的輕資產方式擴張,對于未來成本的影響有限。
即便營收有所回落,靠著萬店計劃與高端化轉型,依然可以對小米毛利潤增長保持較為樂觀的心態。當下討論高端化是否成功似乎并不是最重要的事情,真正需要注意的是手機高端化正在深度改變小米的營收結構。
過去,以硬件為抓手,軟件服務變現一直是雷軍理想的盈利模式,財報數據反映小米硬件產品毛利率越來越高,與互聯網企業背道而馳。而軟件方面,我們看到不斷增長的月活數據,始終沒有為小米帶來與之匹配的收入。
01 米粉買不動了?
MIUI用戶與小愛同學月活是小米變軟的前提條件。
截至去年年末,MIUI用戶月活為5.089億人,同比增長28%,小愛同學月活為1.07億人,同比增長23%,兩大關鍵指標保持高速增長,說明小米依靠硬件獲客的邏輯沒有任何問題。
不過,若是結合營收指標,我們很容易發現用戶與交互持續增長,卻沒有為營收帶來些許增長。一方面,硬件整體客單價不夠高,另一方面互聯網服務并未有效轉化用戶。
MIUI月活與手機營收密切相關,小愛同學則更多反映了IoT設備究竟有多大變現能力。進一步剖析可以發現,小米不僅在持續變硬,而且在高端化戰略之下,米粉的消費熱情有些不及新增用戶。
去年四個季度,MIUI月活凈增長分別為2900萬、2850萬、3210萬、2300萬,增速分別為28.6%、32.1%、32%、28%,在互聯網普及率早已觸及天花板的情況下、憑借全球化布局,小米MIUI月活用戶依然保持了相當強勁的增長。
在通常情況下,米粉購買一部手機,不會讓MIUI新增用戶數據發生變化,除非用戶忘記密碼、且無法找回的情況下才會重新注冊。反之,新增一位小米手機用戶,相當于拉來一位MIUI新用戶。從這一邏輯可以從單季度MIUI凈增用戶數與單季度手機銷量,推算小米復購率。
梳理過去兩年數據,不難發現二季度是小米手機復購率最高的時間節點,下半年復購率顯著走低。
2020年2月13日,小米10正式發布,2021年3月29日,發布了米11 Pro與米11 Ultra,米粉將近貢獻了半數營收。需指出,雖然發布時間為一季度,但大規模交付存在一定延遲,營收集中在二季度釋放,助推復購率走高。
新機發布后對營收的拉動十分明顯,光子星球此前向數位小米直營店銷售人員了解到,米粉對周邊產品的購買頻次明顯比新用戶高得多。相較而言,平板對其他產品的拉動并不那么明顯。據一位銷售人員觀察,有相當一部分用戶并沒有使用小米手機,對其他產品的興趣也不強。
進一步分析復購率,還能發現另一些變化。
當年一、四季度由于沒有新機發布刺激,復購率跌入低谷,當年10月,承擔沖擊高端與十年紀念的小米10至尊版發售,復購率反而不及二、三季度。2021年第三季度的情況與之類似,期間小米并無新機發布,復購率出現波動,分別為26.9%,創下近三年新低。
值得慶幸的是,復購率在去年第四季度回暖,可能一部分原因是小米12即將上市,米11、11ultra等高端機型的性價比策略,以及雙11大促,重新拉回了米粉。
復購率降低是件利弊參半的事情。利在于,小米高端化并非沒有成效,至少在短期得到了米粉幫助,拉長時間看也贏得了一部分新用戶。弊在于,米粉對小米高端化的影響正在持續減弱,如果在MIUI人均消費不濟的情況下,或許還意味著硬件獲客并未被轉化到軟件與服務上。
這里需要指出,在手機×IoT的戰略下,小米并非簡單的從“硬”到“軟”,理想情況下,用戶會先購買小米手機,然后擴散到IoT設備與生態鏈產品,最后到軟件服務業務實現轉化。照此邏輯,人均手機消費情況將與人均IoT、人均互聯網服務消費產生關聯。
過去兩年八個季度,MIUI用戶人均消費金額徘徊在150-200元之間,具體到手機,人均消費在100元上下,近兩個季度還有回落的情況,這間接佐證了手機復購率不高的問題。
此外,高端化似乎對手機ASP(人均消費)的提振有限。
手機ASP是觀測小米高端化的核心指標,截至去年第四季度,小米ASP為1143.6元,同比增長13.3%。值得注意的是,最近兩年的二季度是小米ASP的峰值,這與復購率的峰值完全重合,說明提升ASP不能靠新用戶,只能依靠米粉。
然而后文將提到,三大業務板塊人均消費持續走低,要么新用戶涌入,要么老用戶消費力不足。
過去三年復購率最高的三個季度分別是2019年Q3復購率為59.8%、2020年Q2復購率為54.8%、2021年Q2復購率為46.1%。直觀上,復購率峰值一年比一年低,說明高端化,確切地說是漲價壓制了一部分米粉的購買力。
02 高端化,讓小米進一步變硬?
手機與IoT營收規模長期占比超過八成,且在2021年提出高端化之后,兩大硬件業務收入占比持續擴大。小米越來越“硬”是不爭的事實。
第四季度,小米手機業務實現營收505億元,同比增長18.4%,IoT營收251元,同比增長19.1%,二者在總營收的權重高達88.3%,全年營收占比為89.2%。值得一提的是,手機業務營收對整體營收的牽引力巨大,但是在毛利率方面卻與互聯網服務差距不大。
這還是小米向高端市場發力后的結果。
去年全年,手機毛利潤為248.6億元,同比增長88.3%,貢獻了42.7%的毛利潤,互聯網服務毛利潤為209億元,同比增長42.7%,貢獻了35.9%的毛利潤。
按照剃刀原則,大致可以認為手機營收決定規模,互聯網服務決定盈利,而IoT起到居間平衡的作用,避免增收不增利的尷尬,同時也能對沖一部分互聯網強監管帶來的風險因素。不過高端化戰略正在修正上述觀點。
照理來說,高端化應該讓變硬的小米更有安全邊際,但是我們看到去年國內互聯網行業遍地哀嚎之下,小米也難逃一劫。跌跌不休的K線圖,像是投資者在呼吁雷軍重新下回炒股軟件。
股價下挫的一個內在原因在于是市場認為小米硬件與MIUI生態并沒有理想中那樣,具有持續、穩定的變現能力,由于手機市場萎縮,競爭越來越激烈,自然不可能給出高估值。
比如IoT業務這些年的發展變得有些平庸。去年全年IoT實現營收850億元,同比增長26%,占營收的比例略有擴大。毛利潤為111億元,同比增長29%,表現中規中矩。
曾幾何時,小米每年都能貢獻爆款智能設備,近些年卻歸于平庸,加之IoT策略搖擺不定、生態鏈企業相繼獨立,人均IoT消費徘徊在40元左右。尤其去年在小米平板大賣的情況下,人均消費不升反降,這說明購買IoT產品的用戶不是MIUI用戶,也就意味著他們并不是小米手機用戶。
除了缺乏爆款,一部分產品因為疫情與電子消費市場下行的原因出現不同程度下滑。例如,智能電視的銷量自2020年第四季度到2021年第三季度,連續四個季度下滑后,終于在第四季度出現增長。該季度全球出貨量達到420萬臺,同比增長23.5%.
小米硬強于軟的情況,疊加MIUI用戶高速增長,使得人均季度消費不斷走低。去年四個季度,MIUI人均消費分別為179.4元、172.7元、156.4元、162.8元,最近六個季度呈下滑態勢。一部分原因是國內電子消費市場,特別是手機行業下行。
而另一個原因在于手機-IoT與生態鏈產品-互聯網服務消費,三個環節并未產生明顯遞延效果。準確的說,高端化正在讓小米用戶產生明顯割裂。旗艦機漲價壓制了米粉對手機的消費欲望,而購買手機的新用戶卻不像米粉那樣花錢購買IoT與生態鏈產品,更別說購買互聯網服務。
上述問題還導致了MIUI增速與人均消費增速彼此背離。用戶規模增長存在天花板,因而小米似乎有必要思考,如何改變人均消費不濟的境況。畢竟,在手機高端化尚存變數的情況下,如果不能有效激發IoT與互聯網服務兩大板塊收入,人均消費進一步下滑可能會制約手機高端化。
MIUI人均消費多年來舉足不前,或許表明小米新零售板塊可能存在某種問題,否則新零售負責人不會如走馬燈式更換。
首位內部培養的80后高管、集團副總裁高自光不可能在升任僅僅一年多便離職。繼任者為小米集團副總裁 、中國區區域管理部負責人尚進,結果今年1月離職。尚進是金山系老兵,曾領導開發《封神榜》,從公開信息看,并沒有任何線下業務履歷。
第三位新零售負責人的是原小辣椒手機創始人王曉雁,此前曾向盧偉冰匯報,這或許意味著雷軍兩次內部挖潛失敗后,最終還是把機會給了外來戶。
03 5%的問題
眼下,小米還遇到一個新課題,國內手機市場萎縮,
中國信通院發布了今年2月國內手機市場運行分析報告,數據顯示上月國內市場手機出貨量1486.4萬部,同比下滑31.7%。更讓人絕望的是,5G手機出貨量同比下滑24.5%。值得一提的是,這是在OV、三星、Redmi皆有新品發布的情況下,還出現大幅回落。
小米在海外市場的情況比之國內好不了多少。
去年全年,小米國際營收為1636億元,同比增長33.7%。
國內競爭與市場增長不大的情況下,小米亟需向海外市場借力。反映到數據上,我們看到在缺乏新機拉動的2020Q1、Q3與2021Q3,小米國際收入占比都較大。
不過國際環境時時刻刻都在變化,任何風吹草動都將影響小米在該地的營收。例如小米最近幾年盤踞烏克蘭市場前三,而根據俄羅斯電商巨頭Yandex的調查統計,小米是俄羅斯近四年最受歡迎的智能手機品牌。俄烏沖突,無論結果如何,對于小米都是壞消息。
一些營銷翻車同樣會引起不少波動。例如去年日本使用“核爆炸”進行營銷時曾引發當地群眾不滿,類似事件或多或少會影響到國際業務營收。更別提一些匯率波動巨大的地區,一位知情人士早前向光子星球表示,OV米在巴西市場的虧損主要來源于匯率。
局面確實如雷軍所言,高端化是小米的生死之戰,而高端化也正在改變小米的營收結構。一方面,米粉的復購率越來越低,新用戶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高端化也意味著小米對硬件的依賴性更高,可能無法實現硬件獲客拉動軟件服務收入的夢想。
不論高端化是否成功,至少毛利最低的智能手機,到2021年已經來到11.9%,距離IoT業務13.1%的毛利率僅有一步之遙。毛利率持續抬高,意味著雷軍“硬件綜合凈利永遠不會超過5%”的承諾不遠了,如果再不調節一下,可能真要給用戶發現金了。
十年河東,十年河西,在全球制造業轉型的大潮下,小米到底是不是互聯網企業的爭論已經不那么重要了,或許雷軍應該大大方方承認,小米就是“硬”。
手握那么多用戶與現金,作為硬件制造品牌,不寒磣。
凡注有"三板富 | 專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務平臺"或電頭為"三板富 | 專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務平臺"的稿件,均為三板富 | 專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務平臺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三板富 | 專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務平臺",并保留"三板富 | 專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務平臺"的電頭。
- 小米的高端化,不能只靠米粉
- 石油石化裝備企業將加大智能化投入
- 目標定了!到2025年重慶化工產值將達到1400億元
- 鋰企今年前兩月賺大了!碳酸鋰漲價潮止于何時?
- 缺醫少藥的“冬天”終將過去 罕見病患者的春天正在到來
- 青海:智慧醫保“飛入”尋常百姓家
- 科學綠化 不只青綠——江西春季植樹造林掠影
- 遼寧實施“千校萬樹”校園綠化工程
- 魯西化工:3月22日融資凈償還1.44億元 上一交易日凈償還4776.86萬元
- 華昌化工:3月22日融資凈償還92.33萬元 上一交易日凈償還169.73萬元
- 綠色化工重點項目“全速跑”
- “誰使用、誰交回”!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成“潮流”
- 港股異動︱歌禮制藥-B(01672)漲超6% 發布2021年業績 收入同比增1.2倍至7687.6萬元
- 港股異動 | 京城機電(00187)續升17% 《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發布,公司深耕氣體儲運裝備業務
- 發改委:支持符合條件的氫能企業在科創板、創業板等注冊上市融資
- 首藥控股、和順科技上市首日雙雙破發
- 擬披露重大事項 中興通訊3月23日起臨時停牌
- 新聞1+1|新建住宅又有“新國標”?未來將變成什么樣?
- 新建住宅又有“新國標”,是否意味著房價也會漲?新買的房子將變成什么樣?
- 中經評論:商品房何時以套內使用面積交易
- LPR連續兩月“按兵不動” “普降潮”下房貸利率是否見底?
- 好消息!多個城市下調房貸利率 市場持續回暖可期
- 柬埔寨積極與RCEP成員國加強聯通 確保全面落實RCEP協定
- 中國自然指數貢獻份額增幅遠超美、德、英、日四國
- 海外需求增長持續拉動我國紡織服裝產品出口
- 2021年中國紡織服裝出口創歷史最高水平
- 全球資本市場的待投資金再創新高 技術成為重要的投資主題
- 冰淇淋的市場規模增長迅速 外資巨頭加速布局
- 連鎖加盟開新局:如何賦能加盟商開店經營、降本增效
- 工業領域走好綠色數字化之路 加大對企業綠色化改造的資金支持
- 中國蔬菜之鄉山東壽光:做好蔬菜“穩”字文章保供穩價
- 商務部不斷完善老字號促進體系 老字號企業發展勢頭良好
- 日新快訊|和泓服務:預計2021年度純利同比增長55%以上
- 恒大物業的134億存款,可能去年就不在了
- 年報速遞丨旭輝永升服務:2021年歸屬股東凈利潤6.17億元 同比增長58%
- 六氟磷酸鋰價格滯漲 預計下半年供應緊張局面將得到緩解
- 網絡零售市場 釋放消費潛力
- 專項規劃密集出爐 多地推“專精特新”定制禮包
- 山東:今年棉花怎么種,權威意見來了
- 科技部擬規定:不得向境外提供我國人類遺傳資源
- 新版核酸檢測指南公布,看點幾何?
- 國家醫保局:同意河南省、重慶市醫保局提出的新型抗原檢測價格
- 國家藥監局修訂小兒化痰止咳制劑藥品說明書
- 連續擴種,黃精今年產新后價格將如何運行?
- 四川新增3個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
- 2023年扎耶德可持續發展獎申請通道正式開放
- 報告:2021年中國物流行業并購交易額創歷史新高
- 市場監管總局:醫療器械管理落實“四個最嚴”要求
- 抗原檢測臨時性納入醫保、15元封頂、集采也要來了
- 《國家藥品抽檢年報(2021)》發布
- 紫金礦業(02899.HK):剛果(金)卡莫阿-卡庫拉銅礦二期工程提前投產
- 俄鋁(00486.HK)訂立運輸合約及鋁廢料銷售合約
- 俄鋁(00486)訂立運輸合約及鋁廢料銷售合約
- 英美達成新貿易協議 將取消英國鋼鐵、美國摩托車和威士忌關稅
- 陽光動力(SPI.US)子公司推出電動叉車產品
- 創維數字2021年凈利增長9.93% 擬10股派發現金紅利
- 通威股份與隆基股份建立多晶硅供需合作意向
- 凱盛新材被眾多機構減持 卻獲得私募大佬青睞
- 四年來首度回升 信托業調整迎來轉折時點
- 安寧股份:鈦白粉行業景氣度不斷上升 提振業績
- 騰訊音樂發布2021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務報告
- 中概股積極自救 阿里最壕回購推升股價
- 四川啟動2022年度留學人員回國創業、科技活動資助申報工作
- 深成指表現弱于滬指 午后短暫翻紅后再度回落
- 中美航空板塊遭遇重挫 波音公司股價下跌3.6%
- 上海通報不合規藥品 涉及豫園股份安科生物上海醫藥等
- 陜西通報不合格醫療器械 樂普醫療英科醫療子公司登榜
- 華潤醫藥(03320):華潤博雅發布2021年業績,凈利潤3.45億元,同比增長32.48%
- 全球經濟或出現滯脹?是時候減持股票了!
- 佳兆業集團(01638)預期延遲刊發2021年度業績
- 青島積成2021年年度凈利4145.34萬元 同比凈利減少22.16%
- 朗林生物2021年年度凈利270.7萬元 同比凈利減少52.16%
- 普賽通信2021年年度凈利1870.26萬元 同比凈利增加149.45%
- 盛龍錦秀國際(08481.HK)使用自有閑置資金認購理財產品
- 復星國際(00656.HK):就涉及復星時尚擬議業務合并簽訂業務合并協議
- 金斯瑞生物科技(01548.HK)授出249.36萬股限制性股份
- IMF官員稱俄羅斯違約對全球金融體系影響有限 盡管部分銀行風險敞口更大
- 復星國際(00656):復星時尚與復朗控股等簽訂業務合并協議
- 新股消息 | 馬來西亞食品與飲料分銷商雙財莊遞表港交所主板,過去三年收益均創2位數增長
- 俄羅斯天然氣公司Gazprom:2021年天然氣儲量增加了5230億立方米
- 招商蛇口的兩道關
- LITASCO以較即期布倫特原油現貨價貼水31.35美元出售10萬噸烏拉爾原油
- 穩穩拿捏時代風口 “巴菲特新寵”西方石油又搞出“零排放原油”
- 華能國際電力股份(00902.HK)計提資產減值準備1.93億元
- 美股異動 | 金融壹賬通(OCFT.US)漲超5.6%,獲中國平安保險海外增持逾534.5萬股
- 富安娜(002327.SZ):員工持股計劃存續期將于9月24日屆滿
- 震裕科技(300953.SZ)擬推425.3萬股的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
- 和泓服務(06093)發盈喜 預期2021年綜合利潤同比增長55%以上
- 師帥冷鏈總經理殷雪增辭職 2021年上半年公司凈利11.93萬
- 岳塑股份擬投資1000萬設立全資子公司安徽振坊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
- 華發教育擬在北京、天津、上海、南京、蘇州、海口六個城市投資設立全資子公司 各子公司注冊資本100萬
- 新鮮傳媒擬投資100萬設立全資子公司
- 中冶地信擬投資51萬設立控股子公司東莞管線通科技有限公司 持股51%
- 中國鋁罐(06898)發布2021年業績 股東應占溢利1809.6萬港元 同比下滑16.49%
- 科濟藥業-B(02171)發布2021年業績,研發開支5.02億元,同比增加78.07%
- 36氪(KRKR.US)將于3月29日美股盤前公布Q4業績
- 四川成渝高速公路(00107):張永年辭任公司秘書
- 美股開盤 | 三大指數齊漲 阿里巴巴(BABA.US)漲超11%
- 中業科技副總經理胡靜珍辭職 2021年公司虧損2179.4萬
- 智德股份副總經理張銀玲辭職 2021年上半年公司凈利1500.56萬
資訊
焦點
精彩推送
- ST墨藥董事會秘書羅定偉辭職 2021年上半年公司虧損257.97萬
- 新草方選舉李海忠為公司董事長 2021年上半年公司虧損103.05萬
- 新健康成董事會秘書陳川辭職 2021年上半年公司凈利1019.78萬
- 對俄制裁談何容易 英國2021年9.7%進口燃料來自俄羅斯
- 佳辰控股(01937)發盈喜,預期年度股東應占集團純利增加不少于20倍
- 中渝置地(01224)發布2021年業績 凈利約4.9億港元 同比減少約16.7%
- 翼辰實業(01596)擬撤銷A股發售及上市申請
- 嶺南控股(000524.SZ)收深交所關注函 要求說明公司基本面是否發生重大變化
- 加碼氫能裝備市場!中國石化成立氫能裝備分公司!
- 西門子能源將為世界首個大型商業電制甲醇項目提供電解水制氫設施
- 管道設計院中標三新伊天然氣管道勘察設計采購項目
- 高新技術企業晟揚管道連續9年加入管道商務網會員
- 河南省將持續推進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
- 南平市建陽區舉行考亭文旅度假區板塊污水管網建設二期工程開工儀式
- 瀏陽市第四水廠預計年底可通水 日供水能力可達15萬噸
- 泰安市“引黃入泰”管線工程開工
- 利安隆(300596.SZ)股東聚鑫隆解除質押30.85萬股
- 粵海飼料(001313.SZ)股價異動 不存在應披露而未披露事項
- 歐陸通(300870.SZ)擬斥5000萬元至1億元回購公司股份
- 卓翼科技(002369.SZ)聘任葉廣照、袁雄亮為副總經理
- 小熊電器(002959.SZ)通過高新技術企業重新認定
- 多地房貸首付比例下調,樓市呵護力度持續增加
- 三四線庫存漲幅擴大至20%,去化周期近2年
- 那然生命股東黃炯增持488.1萬股 權益變動后持股比例為10%
- 中傳云和股東李星減持1090股 權益變動后持股比例為10%
- 彩虹科技實際控制人秦穎惟減持7.49萬股 權益變動后持股比例為60%
- 康源堂股東創達投資質押860.89萬股 用于為創達投資借款提供擔保
- 可恩口腔股東萬少華質押1414.35萬股 用于申請授信提供擔保
- 山東:今年棉花怎么種,權威意見來了
- 俄羅斯開發出抗菌紡織品
- 天成國際(00109)繼續主要從事金融服務業務 繼續停牌
- 璞泰來(603659.SH):擬推2022年股票期權與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
- 中華燃氣(08246)發布2021年業績,股東應占虧損1.91億元,同比擴大46%
- 海天精工(601882.SH)發布2021年業績,凈利潤3.71億元,同比增長168.46%,擬10派3.56元
- 歐盟擬對能源公司額外利潤征收臨時稅
- 業績下滑、預告虧損,多家房企財報“難產”
- 華陽制動2021年凈利1537.03萬同比下滑41.57% 營業外收入減少
- 邢農銀行2021年凈利1.78億同比增長25.07% 營業支出減少
- 思迅軟件進北交所上市輔導期 去年上半年凈利6028萬元增長37%
- 北交所首屆證券發行承銷自律委員會候選委員名單出爐:博時基金總經理高陽等31人在列
- 北交所發出通知要求做好2022年第一季度報告披露工作:預約系統4月1日開放
- 家居設計電商「The Expert」A輪融資1200萬美元,提供“設計方案+家居采購”一站式服務
- 浙江龍盛(600352):阮偉祥解質3500萬股
- 白鯊針布“復合涂層金屬針布”實現產業化應用
- 每周快報:內外棉價差縮小 棉花進口量減少
- 內外棉價大幅收窄 新疆棉競爭力回升
- 外強內弱 鄭棉跟漲動力不足
- 2022年1-2月新疆出口紡織品服裝64.19億元
- 優寧維(301166.SZ):蔡鴻亮取得獨立董事資格證書
- 貝泰妮(300957.SZ)發布2021年業績,“薇諾娜”品牌市場份額提升約2%,凈利潤增長58.77%,擬10股派6元
- 匯金通(603577.SH)預中標國家電網項目 預計中標金額約1.64億元
- 粵水電(002060.SZ)獲得高新技術企業證書
- 博暉創新(300318.SZ)子公司獲得高新技術企業認定
- 熱門項目搖號人數眾多,北京新房市場局部回暖
- 核數師又“背鍋”!超10家房企年報或難產,有開發商去年虧損近400億元
- 銀山股份擬撤回北交所上市申請:排隊9個月 已完成三輪問詢回復
- 穎泰生物3月31日舉辦2021年度業績說明會:董事長王榕、保代孔輝煥等參與
- 梓橦宮“東方胃藥膠囊”收到藥品再注冊批準通知書:稱對生產經營資質延續有積極意義
- 艾融軟件入選首批國家特色化示范性軟件學院合作企業:多年研發投入占營收比重超10%
- 大地股份深交所主板轉戰北交所 去年上半年營收15億元同比增74%
- 內卷的智能投影,奮力抓住年輕人
- 物業標訊丨最新物業管理項目招標訊息匯總(3月22日)
- 日新快訊丨融信服務核數師辭任,延遲刊發2021年度業績
- 318億!曝寧德時代在北美建廠!
- 2021年中國家庭儲能鋰電池企業出貨量排名
- 央視丨我國新型儲能產業進入“快車道” 市場環境有待完善
- 磷酸鐵鋰電池全球變局前夜……
- 人民日報:到2025年新型儲能步入規模化發展階段
- PTA期貨每日行情表--鄭州商品交易所(3.22)
- 短纖PF期貨每日行情表--鄭州商品交易所(3.22)
- 漲價潮來襲!寧德時代已動態調整部分電池產品價格
- 中創新航挑戰寧德時代霸主地位
- 動力電池風云榜: 誰是“四梁”誰是“八柱”?
- 陜煤集團榆林化學180萬噸/年乙二醇項目完成DMO裝置Ⅰ系列及EG裝置VOCS中交
- 冰墩墩和雪容融沖上國潮頂流 國貨正當“潮”
- 京東方A(000725.SZ):擬公開發行不超20億元可續期公司債券(數字經濟)
- 偉志控股(01305.HK)委任陸方為執行董事
- 中廣核新能源(01811.HK):年度純利上升14%至1.85億美元 末期息6.72港仙
- 聚燦光電(300708.SZ):股東潘華榮解押1035萬股
- 聚燦光電(300708.SZ)股東潘華榮解除質押1035萬股
- 磐電科技進北交所上市輔導期:從事電力測試設備產銷研 擁有50項專利
- 瑞捷股份2021年年度凈利2883.45萬元 同比凈利減少17.10%
- 海達爾2021年年度凈利3026.04萬元 同比凈利增加36.15%
- 路斯股份連續破發:穩股價措施出爐 董事長郭百禮擬增持不超6.8萬元股票
- 黑龍江加強農業科技指導服務 為備春耕注入科技動力
- 多個視頻平臺取消超前點播 會員再付費觸眾怒
- 京東開啟裁員,京喜成重災區,核心零售業務未受波及
- 春耕旺季疊加鉀肥供應緊張,國內化工龍頭的「春天」到了?
- 釘釘轉向做深價值服務千行百業數字化,品牌全面升級
- 專注軟件供應鏈安全領域,「懸鏡安全」完成B輪數億元融資
- 日新快訊|東勝物業成立環境科技公司,注冊資本1000萬
- 物業服務過程中,這四種“心理分析”至關重要
- 市值大幅縮水難掩管線耀眼,國產醫藥的旗幟靜待花開?
- 利用經濟物聯網提升物業和設施管理
- 電信業務收入增速提升 電信業務總量保持增長
- 四川小龍蝦的生長速度明顯加快 提前迎來了銷售旺季
- 液態鋰電池顛覆者,固態電池商業化提速
- 重磅!國軒高科計劃海外上市
- 無煙煤讓負極材料更“鋰”想
- 山東肥城今年小麥苗情比往年弱 收成會受影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