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陷財務造假、強制退市泥沼的瑞幸,竟然交出了一份不錯的成績單。
3月24日,瑞幸咖啡公布2021年第四季度以及全年財報。在收入方面,2021年瑞幸總凈收入達到79.65億元,較2020財年的40.33億元大幅增長97.5%。同時,自營門店首次扭虧為盈。財報披露,2021年瑞幸咖啡自營門店利潤達12.53億元,而2020年同期為虧損4.35億元。
在另一指標,門店數量方面,財報顯示,截至2021年底瑞幸共有6024家門店,超過在中國門店數量5557家的星巴克(截至2022年1月數據)。
燃財經留意到,這并不是瑞幸門店數量首次超過星巴克。早在2019年12月,就有消息稱,瑞幸在華門店數達4910家,超出星巴克600家。但伴隨2020年財務造假風波,瑞幸擴張速度放緩。據瑞幸咖啡2020年財報及星巴克2021財年第一財季數據,截至2020年底,瑞幸共有4803家門店,不敵星巴克在華4863家門店(截至2020年12月27日數據)。
距離瑞幸財務造假風波轉眼兩年過去,瑞幸大有重生之勢。
瑞幸咖啡董事長郭謹一在財報中表示,“我們非常高興地報告去年四季度和2021財年強勁的整體表現。”并將自營門店盈利的原因歸結為,“交易客戶數量的增加、商品銷售的增加和平均銷售價格的提高。”
但不可忽視的是,瑞幸距離整體盈利還有距離。同據財報數據,2021年瑞幸GAAP(美國會計準則)下經營虧損5.39億元,Non-GAAP(非美國會計準則)經營虧損2.36億元,仍未實現整體盈利。
同時,瑞幸這一波規模增長很大程度與“加盟店”的快速增長有密切的關系。據中信證券梳理,“加盟店”2019年開始出現在瑞幸財報中,當年瑞幸在全國共有4789家門店,其中直營店4507家、加盟店282家;2020年瑞幸門店分布為3929家直營店、874家加盟店。而到了2021年,瑞幸咖啡門店總數中自營店4397家,加盟店1627家。拉長時間軸來看,瑞幸加盟店增長迅速。
數據來源/綜合中信證券研報及瑞幸財報
制圖/燃財經
并且燃財經留意到,進入2021年瑞幸似乎有意加大了加盟商的招攬力度。2021年1月18日,瑞幸在官方公眾號發布了新零售合作伙伴招募計劃,宣布放開加盟。根據招募計劃,瑞幸對于加盟商不收取任何形式加盟費,并且還將為加盟商提供營銷支持。
對此,瑞幸方面曾表示,加盟業務早在2019年就已經推出,但“受疫情影響”2020年暫停了這一業務,2021年決定重新恢復加盟。
瑞幸的加盟業務吸引了一批低線城市的年輕人。2022年2月,湖南省長沙市一名瑞幸直營店員工莎莎就告訴燃財經,“如果可能的話,我也想加盟瑞幸。因為(瑞幸咖啡)真的很賺錢,每天單量很多。”但莎莎也表示了遺憾,“一般加盟只開放在十八線城市、縣城,長沙并不能加盟,可能是因為這些地方瑞幸自己去拓展成本太大了。”
這也是一個雙贏的方式。來自瑞幸2021年財報的數據顯示,2021年瑞幸自營門店收入為61.93億元,同比增長78.3%;聯營門店的收入為13.06億元,同比增長312.5%。其中第四季度,聯營門店收入4.48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48.4%。
郭謹一也在財報中表示,“隨著聯營門店擴展到中國的低線城市,我們見證了收入貢獻的大幅增加。事實證明,這種合作模式與我們的自營店戰略高度互補。”
這也是聰明的選擇,隨著Manner、M stand、Seesaw等眾多咖啡品牌加入混戰,一二線城市的咖啡市場競爭已經趨于白熱化。但下沉市場還可算是一片藍海,主打中端、平價的瑞幸打入縣城、小鎮等下沉市場也更有優勢。
只不過下沉市場能夠帶給瑞幸多大盈利空間,小鎮青年能否給瑞幸喝出新未來,還不得而知。
想加盟的人排起了長隊
2022年1月,位于江蘇無錫的張濤收獲了他自2021年加盟瑞幸以來最高的單月營收。
當月,張濤的加盟店營業額將近16萬元,扣掉品牌抽成(分潤)1萬多元,再減去成本7萬多元后,毛利剩下7萬多元,之后扣掉配送費6000多元,扣掉人工店租水電大概4萬元,再扣點開銷2000元,凈賺2萬多元。
但相比于加盟瑞幸的熱情,這個凈利并不算高。“最慘的是春節之后,”張濤說道,比如在2月18日,當天的營業額近4000元,訂單分潤后毛利剩1700多元,扣掉房租水電和人工,這天綜合算下來只賺了200元。“一天賣三四千元基本賺不到什么錢,越算越氣,還不如去打工。”
這樣估算是有道理的,所有的一切都在漲價,比如人工,按照他們當地人工費用,瑞幸柜臺店員的工資在4000元左右,店長更多,基本在七八千元的水準。
2021年1月,瑞幸重啟加盟。張濤是到2021年上半年才申請加盟瑞幸的,按他的話來說,“動手太晚了。”他認識的朋友,有人能做到8個月就回本,甚至有人在2022年1月,做到了27萬元的營業額。
不過“久經沙場”、見證了當地奶茶店加盟割韭菜的張濤保持了冷靜,“預計2到3年回本就不錯了。”
市場也驗證了張濤的判斷。一線城市“打工人”的剛需咖啡,在低能量級城市并不如此。比如今年春節,燃財經就了解到,更多縣城年輕人會傾向于選擇奶茶而非咖啡。一位獨立咖啡店店主也告訴燃財經,“一般就春節期間營收高一點,因為喝咖啡的年輕人都回來了。(這個店)快要堅持不下去,準備關了。”
但想乘上瑞幸東風的人還是蜂擁而來。“你知道從哪里加盟瑞幸嗎?提供個途徑,可以給你幾千元作為感謝。”在瑞幸貼吧、QQ群以及私下的渠道,人們紛紛尋求加盟瑞幸。在三四線城市以及縣城,開個咖啡店似乎成為了奶茶店之后的新的流行趨勢,更多人在等待搭乘瑞幸這艘船。
知名的品牌以及巨大的銷量是最吸引人的元素。比如一名從某直轄市回到縣城的消費者就曾告訴燃財經,“如果要喝咖啡的話,就會選擇瑞幸,因為品牌比較知名,更值得信賴。”2021年,瑞幸的生椰拿鐵更是單月銷量超1000萬杯。
不過加盟的門檻,既“高”也“不高”。“高”在費用,資料顯示,瑞幸的加盟條件包括年齡在25-45歲之間,擁有一個至少30平米的店鋪,設計費5000元,11-13萬元的裝修費以及19萬元的設備費,還要繳納5萬元的保證金,如果3年之內沒有重大投訴和對品牌的損害,這筆錢可以退回,投入成本至少在40萬元以上。
張濤就告訴燃財經,他投入了57萬元加盟瑞幸。莎莎也表示,“(想要加盟瑞幸)沒有30萬元根本下不來,這一套機器就要30萬元了。”
“不高”則是瑞幸并不收取加盟費。根據《第一財經》消息,瑞幸對2萬元以上的月營業額做階梯式的抽成,比例從10-40%不等,如果月營業額超過8萬元,就要交40%的“服務管理費”。張濤確認了上述說法,他說,準確來說針對毛利的抽成,比如毛利2萬元之下不抽成,2-3萬元部分抽取10%;3-4萬元的部分抽取20%,4-8萬元的部分抽取30%。
只是如今想要加盟瑞幸卻沒那么容易。湖北某縣區的楊偉表示,通過瑞幸官方公眾號以及官方途徑查詢,瑞幸目前在全國大部分地區已經關閉了加盟,只有在廣東等地,有零星的名額空出,官方告訴他,“如果你申請的區域有名額空出,會有專人與您聯系,但排隊的人很多”。
張偉甚至通過朋友在瑞幸的“內部人”得到了失望的消息,“短時間內沒有再開放加盟了,(因為)疫情嚴重,加上人員緊缺”。
加盟能否成為瑞幸擴張的新解法?
瑞幸并非不想擴張。恰恰相反,瑞幸曾經就是以快速擴張占領了市場。
資料顯示,瑞幸曾在2018年開出2000多家門店,迅速攻下全國22個城市,向1200萬用戶賣出9000萬杯咖啡。2019年,瑞幸門店也較2018年增加2716家門店,增速達131.02%。
但2020年,隨著風波襲來,瑞幸也不得不暫緩擴張步伐,同時關閉經營不善的門店。據瑞幸披露,截至2020年11月30日,瑞幸咖啡新開了412家自營門店,關閉了1021家自營門店。從全年來看,截至2020年底瑞幸全國共有4803家門店,較2019年僅增34家。
到了2021年,瑞幸重啟加盟,門店規模也得到了快速增長。對比來看,2021年,瑞幸直營門店較2020年增加468家,加盟門店卻增加了753家,遠超直營門店增長規模。
可以說,加盟門店對2021年瑞幸的規模擴張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加盟亦有弊端潛伏。在過去,加盟意味著輸出品牌與產品標準,建立大規模可復制、可標準化的供應鏈。同時,不管是快遞物流行業還是餐飲行業,加盟意味著品牌商把控力下降與產品(服務)質量下降等等,它是中國眾多品牌的夢魘之地。
所以瑞幸也在小心翼翼地維持擴張與品質間的平衡,于是才有了前文提到的張偉表述,瑞幸短時間內沒有再開放加盟了,對此,張偉猜測道,“我們管自己叫備胎,甚至懷疑瑞幸在搞饑餓營銷。”
但事實也許并不如此,瑞幸可能確實存在對加盟商的嚴格考核。莎莎表示,“要加盟瑞幸也沒有那么容易,他們會來人對你個人和店面進行嚴格考核。”《每日人物》也曾報道,瑞幸會對每一家門店開設初期做調研,比如交通位置、客流量等等。對不適合開店的項目,他們會堅決停掉。
瑞幸的加盟業務由高級副總裁曹文寶掌舵,在加盟瑞幸前,曹文寶曾在麥當勞中國從業超過23年,并曾任麥當勞中國區副總裁兼北方大區經理。在某種程度上,瑞幸在加盟這件事情上也借鑒了麥當勞的加盟連鎖經驗,做到極度的零售化。
上述加盟商張濤說,加盟之后,是嚴苛的考核,比如所有的原材料都要從瑞幸購買,簡單如柜臺擺放充電寶,都要經過瑞幸的審核,平時衛生的檢查達到了變態的地步,低于80分就要罰款,“檢查的時候邊邊縫縫都要用手電筒照”。
瑞幸內所有的點單以及下單、結算等都要通過瑞幸小程序、APP等完成,不收現金幾乎成為默認的規則,一位加盟商說,他曾親自看見瑞幸的前臺跑遍了商場,只為給顧客換取零錢。
另外,在很多媒體的形容瑞幸的門店管理中,大家不約而同提到了監控。比如,上班的壓力比考試大,一舉一動都有錄像監控,2分鐘內必須做完一杯咖啡,做咖啡前必須洗手;洗一次手必須20秒以上,方巾必須半小時換一次,消毒水必須3小時換一次;工作基本上每天都在洗洗擦擦,所謂的咖啡師,只需要把操作手冊背熟,知道不同配方按多少次按鈕就行,比如香草拿鐵半糖按兩下按鈕,全糖按4下。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最大程度保證了瑞幸的品質以及管理政策的落地。
但一家咖啡店的成功并不單純取決于口味,還取決于消費人群。這兩年咖啡“下沉”的論調越來越多,來自小紅書的數據也顯示,2021年有關“咖啡店創業”的搜索量同比2020年增長311%,其中35%來自三線及以下城市,“回老家開家咖啡館”的試水者越來越多。
不過下沉市場對咖啡的接受度如何?從目前的情況來說,并不樂觀。縣城的咖啡消費者要培養起來,仍需時間。
瑞幸距離“重生”還有多遠?
經歷過財務造假風波、強制退市,瑞幸并沒有失去年輕人的心。“好喝,價格又低。財務造假、退市并不影響我的選擇。”有消費者表示。
甚至這兩年,借著營銷和產品,瑞幸還不斷出圈。最近一次,便是簽約冬奧冠軍谷愛凌并借其營銷。燃財經在《元氣森林“輸掉”的不只谷愛凌》一文中就有提到,借著與谷愛凌簽約之機,瑞幸便與其深度綁定并取得了不錯的成果。
這一套打法收效亦不錯。2月8日(谷愛凌在北京冬奧會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臺決賽摘下中國第三金當日),燃財經到訪瑞幸咖啡(北京市朝陽區首城國際店),一名顧客在購買咖啡時還特意詢問“是否有谷愛凌吸管立牌”。
在此之前,瑞幸還簽約《創造營》選手利路修,實現出圈營銷。
另一不得不提的,則是瑞幸近兩年的新品研發能力。2022年情人節新品“狠狠愛你可可鴛鴦”、“偷偷想你茉莉鴛鴦”,谷愛凌定制“瓦爾登滑雪拿鐵”、“藍絲絨颯雪拿鐵”,再之前火爆全網的“生椰拿鐵”,以及“SOE花魁系列”……瑞幸每一款新品,都能引發眾多討論和關注。
郭謹一披露,2021年瑞幸共推出了113款新品。同時,瑞幸研發也采取了賽馬機制,平均每研發22款產品只有一款能面向大眾。
不過瑞幸并非沒有憂慮。為了盈利,曾以優惠、低價占領市場的瑞幸也開始了提價。“以前經常有1折,但現在基本都是4.8折起了。”一名用戶靈靈回憶。2021年12月,瑞幸有數百家門店的外送飲品和自提飲品也在原有價格基礎上上調了3元左右。
在瑞幸2021年第三季度財報中,瑞幸披露飲品平均售價約為15.2元,相比2019年四季度提升了5.5元。雖然在2021年財報中,瑞幸并未披露單品價格,但郭謹一也說道,自營門店盈利的原因之一為“平均銷售價格的提高”。
這也讓瑞幸流失了一部分客戶,“如果瑞幸漲價很多,我不會選擇它,因為第一好吃,第二則是便宜。”一位瑞幸的忠實用戶說。
更大的挑戰來自于激烈競爭的市場。咖啡市場正在急速進化,根據觀潮新消費不完全統計,僅2021年,咖啡行業發生20起融資,總金額超50億元。其中,Manner連融3輪,M Stand、時萃連融2輪。字節跳動、騰訊等互聯網大廠也在其中。
同時,還殺出了不少“攪局者”,比如2月14日,郵局咖啡首店在廈門正式營業,售賣品類包括咖啡、茶飲、甜點和郵局周邊,其中咖啡、茶飲價位在20-40元之間,門店能提供到店自取和送貨到家兩種服務。
就連瑞幸自己,也在2022年繼續獲得投資機構的重點關注,2022年1月大鉦資本宣布其牽頭的買方團完成了對瑞幸咖啡部分股東股權的收購,買方團其他成員包括IDG資本和Ares SSG Capital Management。本次交易完成后,大鉦資本成為瑞幸咖啡控股股東,持有公司超過50%投票權。
目前雖然瑞幸的門店規模已經居全國首位,但開放下沉市場咖啡加盟之后,因為成本與價格等因素,接受度與忠誠度仍受到考驗。至于瑞幸更大的目標,重新上市,則更需要努力才能實現。
一位咖啡行業的人士評級瑞幸,不像是快消行業,更像是一家互聯網公司,不管是在產品還是經營上,瑞幸充滿了互聯網風格,即將咖啡當作是互聯網產品,快速迭代,小步快跑。“如果按照這個邏輯,它的目標仍然是重回資本市場,即上市”。
但這并不是一條平坦的道路,而是充滿了挑戰和變數,瑞幸能否走通,還未可知。
* 文中張偉、莎莎、靈靈為化名。
凡注有"三板富 | 專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務平臺"或電頭為"三板富 | 專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務平臺"的稿件,均為三板富 | 專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務平臺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三板富 | 專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務平臺",并保留"三板富 | 專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務平臺"的電頭。
- 誰捧起了瑞幸?
- [預告]比亞迪2021年度業績說明會將于4月1日在全景網舉行
- 大連鹽化集團3.43億元拍得獐子島1.1億股股份
- 深交所:對近期漲幅異常的“北玻股份”進行重點監控
- 網易云音樂2021年再虧10億元,交易量萎縮堪比“仙股”
- 千億私募發聲,百億私募道歉!中概股會是逆向投資者的又一代表作嗎?
- 甲醇商品報價動態(2022-03-26)
- OX商品報價動態(2022-03-26)
- 異構二甲苯商品報價動態(2022-03-26)
- 苯甲酸商品報價動態(2022-03-26)
- 氯苯商品報價動態(2022-03-26)
- 環己烷商品報價動態(2022-03-26)
- 苯酚商品報價動態(2022-03-26)
- 環氧丙烷商品報價動態(2022-03-26)
- 丙烯腈商品報價動態(2022-03-26)
- 醋酸商品報價動態(2022-03-26)
- 苯乙烯商品報價動態(2022-03-26)
- 乙醇商品報價動態(2022-03-26)
- 石英砂商品報價動態(2022-03-26)
- 硼酸商品報價動態(2022-03-26)
- 鍍鋅板商品報價動態(2022-03-26)
- 鐵礦石商品報價動態(2022-03-26)
- 混二甲苯商品報價動態(2022-03-26)
- 甲苯商品報價動態(2022-03-26)
- 純苯商品報價動態(2022-03-26)
- 南京醫藥2021年各業態毛利率均有提升 目前新冠抗原檢測盒已開始貢獻收入
- 國軒高科230Wh/kg磷酸鐵鋰電池年底量產
- 國軒高科董事長:鋰資源進口需求到2025年將大幅減少
- 陽光動力(SPI.US)子公司光伏項目獲得伊利諾斯州465英畝地
- 富力地產延期發布年報 預計2021年虧損80億元
- 南京醫藥2021年各業態毛利率均有提升目前新冠抗原檢測盒已開始貢獻收入
- 豬周期拐點何時出現?
- 和訊SGI公司|恩捷股份業績大增卻存不確定性?固態電池來了,隔膜還能“火”多久?
- 金風科技:產品結構調整提升毛利空間 中速永磁機組實現快速交付
- 瑜欣電子或夸大募投項目環保投資額工程面積頻現出入拷問信披質量
- 年報解讀|金風科技:產品結構調整提升毛利空間中速永磁機組實現快速交付
- 融創服務會不會被賣?
- 生意社:供需轉弱 成本支撐型材價格
- 碧桂園(02007)獲銀行大量融資授信 先后與招行、農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 [公司]乘風而上、主業加碼 力量鉆石擬定增募資不超40億元投智能工廠等項目
- 乘風而上、主業加碼 力量鉆石擬定增募資不超40億元投智能工廠等項目
- 申通快遞2月單量增86%單票收入再次出現下降
- “歐洲糧倉”春播面積大幅減少多個糧食出口國已相繼頒布限制出口新規
- 江淮汽車2021年營收降6%凈利潤增四成2022年計劃產銷量增8%
- 思維周刊|第六期
- 圖解一周牛熊股:地產板塊逆勢崛起主力相中“家里有礦”概念股
- 央企物管三巨頭大PK,誰更技高一籌?
- [公司]資本市場老將的新動力:悅達投資的“陽謀”
- 進軍游戲界困難重重 亞馬遜(AMZN.US)游戲工作室負責人離職
- 潛能恒信:CFD1-2-4井已順利完成全部鉆井、錄井、測井及地層測試工作
- 資本市場老將的新動力:悅達投資的“陽謀”
- 多因素施壓供應 WTI原油本周漲超9美元
- 無視美國制裁威脅!俄羅斯央行重新開始購買黃金釋放哪些信號?
- 貝殼視頻創始人劉飛股權進行質押2次,新增公司勞務爭議
- 年報速遞|鑫苑服務:2021年總收益7.7億元,同比增加17.8%
- 年報速遞|建發物業:2021年營收15.57億元,同比增長51.3%
- 日新快訊|碧桂園生活狀告尊龍置業,系物業服務合同糾紛
- 美聯儲理事沃勒:區塊鏈完全被高估 美國不需要央行數字貨幣
- 回擊微軟!傳索尼(SONY.US)將于下周推出PS訂閱服務
- 中金、海通等券商保薦費收入創新高,“跟投”業務則浮虧近億元
- 基礎研究才是央企最重要的主業
- 這場“暖風”,能讓地產市場回暖嗎?
- 年報速遞|綠城服務:2021年營收125.66億,同比增長24.3%
- 年報速遞|新悅城服務:2021年營收43.51億元,同比增長51.8%
- 年報速遞|祈福生活服務:2021年營收4.31億元,按年增幅2.3%
- 年報速遞|金茂服務:2021年營收15.15億元,同比增長60.5%
- 思維周刊第六期 (03.21~03.25)
- 房地產市場降溫 北美木材價格三周內跌了28%
- 中順潔柔業績滑坡、又有高管離職 “紙茅”風光不再?
- “犟茶人”傾心力作國貢問世 “犟”造頭春純料古樹普洱
- 中順潔柔業績滑坡、又有高管離職,“紙茅”風光不再?
- 戰爭已進入第二個月,俄軍終于公布了最新損失情況!
- 早訊:62家A股公司預告一季報明星基金經理辭職的AB面
- 行業動態|原材料緊缺需求激增氦氣進口緊張或繼續漲價
- 2021年報:網易云音樂面臨失速焦慮?
- 機構資金持觀望情緒,兩市弱化中如何取栗?
- 因奧密克戎亞型變異株 英國上周新冠感染達426萬人接近歷史新高
- 棱鏡丨長租公寓去年首次盈利,龍湖稱債務可控,但對并購持謹慎態度
- 一二線城市土拍密集啟動,熱度回升出現91%溢價率
- 深圳出臺紓困措施:減免“房土兩稅”,緩繳公積金
- 港銀控股(08162.HK)年度虧損減少至2915.9萬港元
- 裕程物流(08489.HK)2021年收益8.92億港元 同比增加2.36%
- 寶燵控股(08601.HK)2021年純利跌15.7%至2023.2萬港元
- 亞洲先鋒娛樂(08400.HK)2021年凈虧損收窄28.0%至2307.68萬港元
- 環球數碼創意(08271.HK)年度純利跌23.44%至566.8萬港元
- 商湯上年虧損逾14億元算法復用性恐成AI行業破局關鍵
- 私募大佬但斌清倉,這一次又成反向指標?有的清倉,有的道歉,網友調侃:大佬扛不住了,底就不遠了
- 沙特阿美設施再度遇襲F1賽事現場望見濃煙油價止跌跳漲
- 預制菜行業:近六成的預制菜消費者喜愛川菜
- 沐浴露行業:69.1%的網民在購買沐浴露時最關注功效
- 僑益股份2021年凈利7592.97萬同比增長30.71% 開拓各類新業務
- 愛夫卡2021年凈利404.57萬同比增長58.52% 海外收入增加
- 七丹藥業2021年凈利942.63萬同比增長5.46% 高毛利產品出貨量增加
- 奇致激光2021年凈利3569.78萬同比增長22.76% 利息收入增加
- 艾科新材2021年凈利404.74萬同比增長27.46% 拓展下游市場應用
- 泰坦能源技術(02188.HK)年度扭虧為盈1860萬元
- 港龍中國地產(06968.HK)年度凈利潤增72%至11.02億元
- 金風科技(02208)擬聘任德勤會計師事務所為公司提供2022 年度財務審計及內部控制審計服務
- 建發物業:2021年歸屬股東凈利潤1.59億元同比增長約50.2%
- 象興國際(01732.HK)年度純利跌26.04%至1065.5萬元
資訊
焦點
精彩推送
- 2022年,中國餐飲數字化進行到哪一步了?
- 美股異動 | 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跌超5% 再鼎醫藥(ZLAB.US)跌超10%
- 中國奧園:預期將延期刊發2021年業績報告
- 財報|蔚來:2021年再虧超40億元,兩年后能否實現整體盈利?
- 祈福生活服務:2021年溢利8110萬元同比減少37%
- 潤和催化股東卓潤生質押1400萬股 用于卓潤生向駱曉彬借款后給駱曉彬提供借款擔保
- 航天華世股東張錦崢質押250萬股 用于為公司借款提供反擔保
- 悅泰物流股東周基勇減持100.66萬股 權益變動后持股比例為15%
- 森源達股東減持90.25萬股 權益變動后持股比例為2.78%
- 惠同股份股東增持7萬股 權益變動后持股比例為25%
- 證監會對興協和IPO出具反饋意見 要求補充說明歷次股權轉讓與增資的原因
- 瑞斯康集團(01679)發盈警,預期2021年度凈虧損減少不少于55.5%
- 大悅城:年度報告披露時間由2022年3月30日變更為2022年4月12日
- 康耐特光學(02276)發布2021年業績,歸母凈利潤1.84億元,同比增長42.9%
- 同方友友(01868)發布2021年業績,股東應占虧損2.72億元 同比擴大864%
- 年報季里,部分房企“缺席”了
- 遠大控股2021年業績大幅增長 三大領域全線發力
- 科創板晚報|工信部推進智能網聯車道路測試示范高測股份與晶科能源子公司簽訂1.41億元設備合同
- 盤后公告集錦|出手闊綽!這家公司年度現金分紅比例高達178%
- 金輝控股:2021年歸屬股東凈利潤32.7億元同比上升約4.7%
- 海螺型材(000619.SZ)發布2021年業績,凈利潤虧損1.43億元,同比減少543.33%
- 大為股份(002213.SZ)擬非公開發行股票募資不超3.13億元
- 金科股份(000656.SZ)股東陶虹遐擬減持1.29%公司股份
- 空氣炸鍋走紅,背后蘊藏的“流量經濟學”
- 崧盛股份(301002.SZ)發布2021年業績,凈利潤1.29億元,同比增長29.77%,擬10轉3派2元
- 牧原股份、溫氏股份、正邦科技……誰是盈利能力最強的養殖業企業?
- 廣發證券(000776.SZ)2022年度第三期短期融資券發行總額30億元
- 新消費日報|美團2021年營收963億元;美國恢復部分中國產品關稅豁免;元隆雅圖冬奧特許商品仍供不應求……
- 斥資3億港元,騰訊加入回購陣營!到「底」了嗎?
- 一季度業績或遇“量價齊升”天華超凈雖無“近憂”但有“遠慮”
- 海星通2021年凈利1511.22萬同比增長17.11% 報告期內合并子公司營業收入
- 緯達光電2021年凈利6913.08萬同比增長43.78% 下游客戶銷售訂單增加
- 衡量科技2021年凈利1268.33萬同比增長6.56% 本年度訂單較去年度增多
- 龍門醫藥2021年凈利1281.17萬同比增長44.71% 本期銷售業績增長
- 泰祥股份轉創業板過會:汽車零部件制造商 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 博耳電力(01685)發布2021年業績,股東應占溢利1214.2萬元 同比減少23.27%
- 茂業商業(600828.SH)發布2021年業績,凈利潤4.09億元,同比增長92.18%,擬10派1.5元
- 硅寶科技(300019.SZ)發布2021年業績,凈利潤2.68億元,增長33.00%,每10股派3元
- 盈匯企業控股(02195)發布2021年業績,股東應占溢利2628.2萬港元,同比下降30.4%
- 精測電子(300567.SZ)提名張慧德為獨立董事候選人
- 22連板!“妖股”復牌又漲停,*ST實達賺翻了!
- 3月25日漲停復盤
- 新城悅服務:2021年歸屬股東凈利潤5.21億元同比增15.38%
- 宜賓工廠成“寧王”首座零碳工廠動力電池競爭由產能向“綠色”供應鏈升級
- 直擊業績發布會|中信銀行凈利增速創8年新高擬分紅規模超140億創下歷史之最
- 華升股份(600156):股價異動 不存在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
- 連云港(601008.SH):2021年度扣非凈利升6725.53%至3419.71萬元 擬10派0.3元
- 大禹金融(01073.HK)年度純利113.5萬港元 同比減少97.7%
- 南京醫藥(600713.SH):擬繼續申請注冊發行不超60億元超短期融資券
- 河北建設(01727.HK)預期2021年凈利同比下浮不少于90%
- 星宇股份(601799.SH):擬使用不超20億元自有資金適時進行現金管理
- 元宇宙新鮮事|廣州天河宣布入局“元宇宙”北、上、深為全國元宇宙企業分布前三強
- 北水賣9億騰訊、5億美團,買近3億現代牧業;南水買紫金礦業、比亞迪
- 【數據看盤】高位股尾盤迎退潮三機構攜手實力游資逆勢抄底
- 科技實力只看數據?海爾智家:還要看用戶
- 知難而行!從“居家養老+保險”看平安的價值再造
- 安陽機床2021年凈利1230.4萬同比增長52.52% 銷售收入大幅增加
- 杰納瑞2021年凈利232.55萬同比減少64.42% 本年營業利潤下降
- 網闊信息2021年凈利180.5萬同比減少62.06% 投資收益較同期減少
- 金政科技2021年虧損417.88萬同比虧損增加 本期營業成本大幅增加
- 光谷信息2021年凈利3030.63萬同比減少38.05% 計提的股份支付金額較上年同期增加
- 日新快訊|建業新生活:回購38.4萬股 涉資165.59萬港元
- 湖南大本營徹底失守,十薈團正在“消失”
- 美國WaterWipes 公司推出 100% 可生物降解無塑料濕巾
- 金佰利尼日利亞開設新工廠,進一步發力非洲嬰兒紙尿褲市場
- 恒安國際2021財年全年凈利32.74億元 同比下降28.75%
- 京奕特纖項目榮獲產業推動獎
- 國投資本(600061):董事楊魁硯先生辭職
- 神馬股份(600810):變更持續督導獨立財務顧問主辦人
- 恒逸石化(000703):發行30億元可轉債獲審核通過
- 江蘇部分紡企開機不足 棉花及紡織品流通不暢
- 安徽棉區兩年補貼相繼發放 大戶種棉熱情高漲
- 張家港保稅區棉花總庫存環比減少4.8%
- 行業重壓之下 青島崛起一個紡織機械的“華為”
- 航新科技(300424.SZ)擬向廣東躍源發行股份募資不超3億元
- 永旺(00984.HK)年度凈虧損約4.7億港元 末期息2港仙
- 全柴動力(600218.SH):2022年擬向銀行申請不超37億元綜合授信額度
- 合肥城建(002208.SZ):參股子公司華興投資減資至35億元
- Netflix(NFLX.US)再斥資收購游戲開發商 拓展游戲業務版圖
- 動蕩的蘇泊爾:曾是國貨之光,今淪為外資的“吸金石”
- 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規劃出爐,這些公司搶先布局
- 嚴為民:等缺口回補!
- 火鍋江湖變天,海底撈關店、巴奴“遷都”
- 說說“閑錢投資”
- 精一科技2021年虧損43.55萬同比虧損增加 項目成本大幅增加
- 蓬萊海洋2021年凈利1129.34萬同比增長300.59% 客戶訂單增多
- 東奇科技2021年虧損303.25萬 較上年同期虧損增加
- 宏達小貸2021年凈利9055.8萬同比增長4.97% 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增長
- 元和藥業2021年凈利1181.41萬同比增長113.09% 財務費用減少
- 日新快訊丨索克物業擬申請借款1000萬元,為公司補充流動資金
- 野風藥業IPO:富二代玩過P2P玩醫藥
- 北京174家物業管理公司納入碳市場
- 巴西2022年1-2月絲綢商品進出口情況
- 廣西上思縣舉辦桑蠶技術培訓 助力農戶增收致富
- 云南永仁:扎實開展蠶桑技術培訓 確保2022年蠶農增產增收
- PTA期貨每日行情表--鄭州商品交易所(3.25)
- 短纖PF期貨每日行情表--鄭州商品交易所(3.25)
- PTA期貨每周行情--鄭商所(3.21-3.25)
- 短纖PF期貨每周行情--鄭商所(3.21-3.25)
- 潤和軟件:關于獨立董事辭職的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