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關于東莞虎門南柵國際文具制造有限公司結業的消息在網上流傳。
據消息稱,由于全球疫情、歐洲戰亂及銀行收緊信貸融資等原因,公司資金鏈斷裂,公司采取了減員、壓縮開支等一系列方式自救,但最終無法挽救,供應商停供,惡性循環,公司不得不宣布于2022年3月21日正式結業。
一位曾經在南柵國際文具工作的員工,知道公司結業后忍不住感慨:“這在本地算是個老字號大廠,沒想到說倒就倒了。”
1988年,國際文具在東莞設廠,后來這家文具廠逐步發展成為全球最大專業從事文具夾生產、經營的企業,廠區面積超過十萬平方米,員工多至上萬人。如今,一紙通告,悄然倒塌。
但壓垮南柵國際文具的僅僅是疫情嗎?一個尷尬的事實,作為文具生產和消費大國,我國人均文具消費額約為105元/年,而全球平均人均消費水平約為240元/年。對比書寫習慣相似的日本,2021年,日本人均年書寫工具消費額約為44.2元,我國用筆年書寫工具消費額為17.6元。
我們越來越不需要文具了嗎?
01 逃不過疫情這一劫
在這些年整個文具行業保持著極低個位數的增速狀態下,疫情給我國文具市場帶來的影響是致命的,因為長期以來我國文具市場供過于求,產品大量出口,整個產業嚴重依賴海外市場。南柵國際文具就是一個代表。
據東莞虎門鎮招商辦官方信息,南柵國際文具生產的文具夾占全球行業市場份額60%以上,該公司約有八成的業務是靠出口外貿。
2020年,疫情席卷全球,海關數據顯示,這一年中國文具進口額為29.57億元,同期出口額達到350.8億元,而這與2019年的409.56億元相比下降高達14.34%。在這種背景下,國內外活頁夾等文具的使用量下降,外貿出口急劇下降,產品庫存量積壓,直接壓垮了南柵國際文具。
這僅僅是文具制造產業的一個縮影。
去年廣交會活動期間,有媒體調查了參展企業,一家文具行業的出口公司負責人表示,“疫情期間,我們的訂單量減少了50%左右”。一方面疫情導致海外客戶對文具的需求量降低,訂單驟減,另一方面,國際運費的上漲,造成海外客人不愿意補貨。“很多客人的訂單量僅僅是維持基本的庫存,不再整批量下訂單,到貨了不提貨的情況也有發生”。
寧波同樣一個做文具進出口生意的商家稱,“疫情前,客戶通常是兩個星期下一次單,目前可能要三個星期下一次。”
疫情沖擊的當然不只是依賴出口的文具企業,還包括晨光、齊心、廣博等國內文具頭部企業。
2020年,晨光文具實現營收131.3億元,同比增長17.9%,凈利潤12.5億元,同比增長18.4%。從表面看,這份財報可圈可點,可對比最近三年的經營業績,晨光文具難掩頹勢。據公開信息顯示,晨光出口業務占公司整體收入還不到3%,這使得其避開了疫情的最大沖擊,但是疫情阻礙了晨光文具繼續依賴線下門店快速發展的路線,擴張反而成為公司的負擔。
2019年,晨光文具零售終端數量超8.5萬家,到2020年這一披露數值已縮減至8萬家,2021年似乎也沒有重新增長。
在國內文具消費市場上,疫情反復,學生普遍線上上課,對文具的消耗自然就少,同時他們去校邊文具店購買文具的需求也在減少,這都將直接作用于文具企業。更關鍵的是這時又迎來了雙減政策,對文具企業來講可謂是“雪上加霜”。
02 無紙化阻斷文具的出路?
相比出口海外的文具企業,面向國內市場的文具龍頭們其實還活得比較滋潤。以晨光為例,根據公司 2021 年業績快報,晨光實現營收 176.1 億元,同比+34.0%,2012-2021 年營收CAGR達28.1%,歸母凈利潤15.2億元,同比+21.0%,2012-2021凈利潤CAGR達23.6%。
這份財報的表現已然相當亮眼,可新的變化也在其中。比如辦公直銷業務營業收入逐漸增加,占比從2019年的33%增加至2021Q1-3的41%,直接超過了書寫工具、學生文具等傳統核心業務。
辦公直銷業務,即2B辦公業務,也就是說,晨光文具的主流客戶群體正在從學生轉向企事業單位、世界500強等B端企業。
這其實也是國內文具企業的無奈之舉,人口紅利消失、學生經常性上網課、出口受阻等因素,直接削弱了C端消費群體對文具的需求。但是,企業端直銷在給晨光等文具企業帶來增長空間的同時,危機也伴隨而來,疫情之后,隨著數字化轉型成為各類企業的迫切要求,無紙化辦公的進程無疑被加速了。
首先是銀行;銀行是最早推行無紙化辦公的主體之一,因為近幾年來支付、理財等業務迅速線上化,數字化獲客、活客、場景化服務等在銀行的業務開展中越發重要,企業收付、貸款等業務也朝線上化遷移。線上化,讓各項業務的辦理流程逐漸簡化,紙質材料逐漸不被需要。
其次是大型企業,大型企業在線辦公的普及,大量節約了辦公用紙。如百度,通過百度如流,公司在報銷、文件傳遞、合同簽署等方面實現了無紙化辦公,據悉,僅無紙化報銷一項,公司一年即可節約51萬余張紙張。
另外,一位廣州誼園辦公用品美術用品交易中心的工作人員介紹,過去機關企事業單位的用紙需求也很大,如今,更多業務轉為線上辦理,原來辦理一項業務需要復印10張紙,現在只跑一次可能1張紙或全線上辦理就可以完成。他還稱,“(誼園)學生文具比原來下降約30%,辦公文具下降了近60%,其中文件收納類、紙品類文具下滑最多”。
早在2017年,美國文具巨頭史泰博以69億美元的價格,將自己賣給了私募基金 Sycamore Partners。
讓這個巨頭被迫“賣身”的,一個是亞馬遜,另一個就是無紙化辦公。從2012年開始,美國隨著經濟數字化程度的提高,以及信息消費和傳播方式的改變,對筆、紙、碳粉以及打印和復印服務等多個辦公場景中的傳統核心產品需求逐漸下降。
完全的無紙化辦公或許是一個神話,可是無紙化已然成為企業及機關單位辦公的大勢所趨,這讓國內文具企業的B端業務增長或許只能是短暫的。
03 走不出低端文具的“怪圈”
數字化、無紙化席卷全球,但在日本,文具店似乎又是一個游客不能不去的地方,上千種獨具特色的文具和手帳,透露著不可低估的技術和工藝優勢,而每年的日本文具店大賞,更吸引了來自全球各地的文具控們。
相對地,圍繞在晨光等頭部文具品牌的則是“抄襲大戶”,這難免讓國人感覺尷尬。
其實這和國內文具市場的整體狀況相似,目前我國4.3萬家生產企中,90%的企業其銷售額不到1千萬,超過10億銷售額的僅有晨光、齊心、得力、廣博等4家,而在這90%的文具生產企業中,超過70%以上的競爭集中在低端產品。即使是晨光、齊心等品牌,也常常被詬病缺乏開發設計的創新能力。
為什么我國的文具產業長期困于低端?因為技術嗎?
幾年前,一個問題曾在網絡輿論中掀起討論:為什么中國造不出圓珠筆頭?圓珠筆球座體用到的是直徑2.3毫米的特種鋼材(鋼絲),這一生產技術長期掌握在日本、瑞士等國手中。直至2017年,一家名為太鋼集團的公司正式宣布,其研發生產的圓珠筆筆頭用不銹鋼新型材料已成功應用于國內制筆廠家。
但是,技術突破帶來的不是產品創新,似乎是產能過剩及研發浪費。在圓珠筆筆頭的制造和生產上,日本、瑞士等國的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并可以在保證質量的同時將價格降到一個非常低的水平,也就說,買遠比自己造要合算。
退一萬步講,即使我們自主研發的筆頭完全代替了進口,對于文具行業、對于技術競爭的意義大嗎?不大,我們需要的是在關鍵領域內實現技術自主化、國產化,而非圓珠筆筆頭這種“小玩意”。
真正將國內文具產品困在低端的,一是產品力弱,二是IP的匱乏。
在知乎上,有一個問題“有哪些對于高三學生來說堪稱神器的文具和生活用品?”從答案中可以看出,日本文具對學生的吸引力遠比晨光等國內品牌要大。這是主要因為日本文具的制造更加精細工藝,而且極具創造力的產品設計總能讓消費者耳目一新,吸引他們駐足觀看或購買。
另一點,日本兩大文具巨頭—國譽和百樂,都擅長與其他品牌、IP合作,打造高附加值文具,這得益于日本動漫產業的成熟發展,為文具品牌提供了大量的經典IP資源。反觀國內,全球化的IP少之又少。
晨光現在也把重心放在了文創IP上,與“故宮”、“人民日報”、“時尚芭莎”、“大英博物館”、“梵高博物館”合作推出過一系列產品。但無論和名創優品聯名全球知名IP,還是與泡泡瑪特的自有IP相比,晨光文具合作的IP也更小眾,這導致消費群體的購買意愿相對較低,也很難打造出爆款。
文具,從歷史脈絡來看,起源于我國,輝煌也在我國,筆、墨、紙、硯、字帖等文具,傳承千年至今。然而,技術的進步似乎讓現代文明開始排斥文具,它不會消失,但很可能成為一個希望寥寥的夕陽產業。
凡注有"三板富 | 專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務平臺"或電頭為"三板富 | 專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務平臺"的稿件,均為三板富 | 專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務平臺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三板富 | 專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務平臺",并保留"三板富 | 專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務平臺"的電頭。
- 誰在“絞殺”文具廠?
- 與審計師的“分手”大戲 從地產蔓延到了物業
- 瑞安扣押仿人民幣冥幣368萬張 清理、整頓轄區祭祀用品市場
- 上港集團(600018.SH)一季度預盈51.8億元 同比增長75.6%
- 蘇博特(603916.SH):獲得高新技術企業證書
- 信測標準(300938.SZ):吳華亮取得獨立董事資格證書
- 光迅科技(002281.SZ):董事長余少華因工作調整辭職
- 光迅科技(002281.SZ):董事長余少華辭職
- 新冠板塊分化明顯!三大指數低開低走,還有哪些投資機會——騎牛看熊3月31日淘金收評
- 上攻遇阻明天還有拋壓
- 一日游后市場重演分化走勢,接下來怎么辦?
- 【20220331收評】愚人節——博傻的節日
- 輕售后、缺服務,產銷雙增背景下家電行業“后院失火”?
- 溫州首家農貿社區食堂來了 便宜好吃花樣又多!
- 多地房貸利率重回“4”字頭,釋放什么信號?
- 天津港是京津冀海上門戶 天津精準服務雄安新區建設
- 銀行理財產品竟然虧本了? 銀行理財產品不再保本保收益
- 天津53家優質中小企業參加線上展會 涵蓋多個“專精特新”產品
- 醫療機構挖掘研發中藥制劑 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
- 工信部:部署今年在全國范圍開展中小企業服務行動
- 號稱減肥神器的“暴汗服”涉嫌虛假宣傳 不能讓其繼續忽悠下去
- 云南建筑行業推行綠色施工 給企業帶來經濟發展新動能
- 中創新航降價換份額盈利靠補貼 原料漲價大客戶集中欲沖刺IPO
- 嘉華股份IPO:與多家0人供應商合作,募投項目信披不一致
- 從虧損2840萬到盈利8.01億 德方納米這一年做了什么
- 艾迪康IPO背后:4300萬次核酸賺22億 檢測時效屢被詬病
- 日新快訊|朱保全:分拆萬物云上市不會以捕捉資本市場窗口為主要考慮因素
- 零跑汽車擬赴港上市 三年累虧48億元
- 日新快訊丨中泰國際:重申碧桂園服務買入評級 下調目標價至62.91港元
- 裁員狠、求職難,打工人選擇與“金三銀四”和解
- 碧桂園服務2021年業績:投后拓展成效亮眼
- 雪花啤酒驚現“鐵質異物” 300億營收“最賺錢啤酒廠”緣何質量問題頻頻?
- 港股異動 | 北控城市資源(03718)再漲超15% 年度純同比增長17.62%至5.02億港元
- IMF第一副總裁:對俄制裁或削弱美元主導地位
- 華夏基金中交REIT4月7日開售 或為規模最大的公募REITs
- 賽諾菲(SNY.US)發行15億歐元可持續發展債券 融資成本將與藥物提供數量掛鉤
- 三態股份再收問詢函若剔除亞馬遜店鋪后營收和凈利會明顯下降
- 瑞爾3年虧12億的定位秘訣
- 恒光保險公布美國IPO條款擬最高募資2200萬美元
- 51歲女掌門,跟寧德時代搶客戶,3年狂賺100億,即將收獲一個IPO
- “神仙打架”:規模與業績之爭下多數基金選擇了規模
- 又一家“超級房企”出問題,“狂人”老孫,危?
- “如果我這輩子還有能力買房,一定要買現房”
- 凱大催化北交所擬發行方案:募資擬用于新建年產1200噸催化材料項目等
- 國有銀行服務實體經濟成效顯著 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增長
- 北京傳統健身房與互聯網健身平臺合作 新客流量越來越貴
- 老舊小區改造讓百姓有更好的居住環境 小區重新回到“新居”模樣
- 比亞迪去年營收2161億,凈利潤降28%,兩萬多的股票只能分紅10元
- 信德新材大供應商存債務違約風險,更換采購模式換湯不換藥
- 達美樂入華25年:要做“中國第一”的比薩,光靠快不行
- 凌晨突發!貴州茅臺業績來了:營收首破1000億,凈利超500億,擬分紅272億
- IPO觀察宏景科技9成收入依賴兩廣地區,總經理曾卷入行賄案
- 容大黃金IPO:綜合毛利率下滑,開采、環保成本不容小覷
- 碧桂園服務這次全面超越萬物云了
- 真美股份IPO存四大違規行為!萬和證券及兩名簽字會計師遭深交所書面警示
- 萬物云,21年營收超240億元
- 外賣商家打著“第一”、“最受歡迎”等標簽 可信嗎?
- 上交所對拉夏貝爾作出終止上市的決定 2021年期末凈資產為負值
- 飛豬推進一系列適應旅游業特性的制度變化 搭建員工持股計劃
- 壽險市場處于轉換周期 2022年養老領域如何構建差異化競爭
- 同濟堂所持1050萬股權被凍結 已連發22次退市警示
- *ST綠景(000502.SZ)獲控股股東1000萬元無息借款
- 先惠技術:目前武漢及長沙工廠未受到疫情影響 保持滿產狀態
- 全國首個促進兩岸經貿融合發展的“海峽鏈”上線運營
- 板塊異動 | 《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條例》獲通過 北交所概念股午后拉升
- 得周期者得天下?一季度基金業績首尾相差超70%,領跑基金經理左手地產,右手煤炭
- 平煤股份漲超3%,煤炭ETF(515220)開盤拉升
- 宏德股份現“手抖式”信披超八千萬元采購額拷問供應商交易能力
- 傲農生物跌超5%,養殖ETF(159865)跌近0.5%,場內溢價交易
- 鼎龍文化漲停,游戲ETF(516010)漲超1%
- A股加速出清垃圾股 三家公司宣告退市風險
- 衛龍凌晨致歉 決定停止有爭議文案包裝的生產
- 公募基金的年報進入披露期 明星基金經理的最新持倉情況浮出水面
- 北京擬出“租房新規” 多渠道增加租賃住房供給
- 六家國有大行2021年“成績單”出爐 凈息差處于略微收窄狀態
- 網絡直播在爭議和機遇中逐步走向成熟
- 未來的京西地區 工業遺存將與自然生態交相輝映
- 玉環“雙核心”校企協同人才培養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 超2.7萬人預約現場祭掃 臺州實行網上預約祭掃
- 溫嶺辦理首例“歇業備案” 保留市場主體資格
- 中國銀行2021營收超6000億,日賺11億利息,員工平均年薪27萬
- 年輕人的錢也不好賺了?2021年太平鳥營收破百億,但凈利潤下滑5%
- 力高健康生活|二次闖關終過會,如何打好“社區康養服務”牌?
- 三特索道(002159.SZ):控股股東一致行動人當代科技被動減持8.13萬股
- 雙槍科技(001211.SZ):擬設立全資子公司雙槍實業 注冊資本5000萬
- 聯合能源集團(00467.HK)年度純利大增131.5%至20.01億港元 2022年資本開支預計達7.2-7.8億美元
- 華統股份業績預告“大變臉”后,靠控股股東“輸血”擴產能穩嗎?|和訊曝財報
- 旭通控股(01826.HK)2021年虧轉盈至4010萬港元 核數師不發表意見
- 華潤置地:2021年歸屬股東核心凈利潤266.0億元同比增長10.2%
- 上周2家公司信用等級被下調,中交上航被提示海外經營風險
- 德信中國:2021年核心利潤約為34.99億元同比增長16.1%
- 120億!國產HPV疫苗領域又跑出一個IPO揚子江、祥峰等是股東
- 退市新億一日大跌72%,多家公司拉響警報,這些公司或存退市風險
- 放開“限購”第一城誕生!下一個是誰?
- 中科美菱2021年凈利6508.55萬同比增長41.36% 利息收入增加
- 山水酒店2021年虧損5412.83萬同比虧損減少 商務、旅游市場逐步恢復
- 南方制藥2021年凈利1023.14萬同比下滑33.08% 外銷收入減少
- 尚思傳媒2021年凈利189.69萬同比扭虧為盈 銷售費用減少
- 御食園2021年虧損768.18萬同比虧損減少 北京市場部收入增加
- 日新快訊丨國泰君安:維持金融街物業買入評級 目標價4.5港元
資訊
焦點
精彩推送
- 日新快訊|碧桂園服務:3月30日授出324萬份購股權
- 十薈團被曝全國關停,淪為阿里“棄子”
- 融創服務:資金往來封閉獨立,未對融創中國進行擔保
- 短視頻下半場,抖快拼什么?
- 年報速遞|星盛商業:2021年營收5.72億元,股東應占溢利1.85億元
- “創新藥第一股”被打回原形
- 年報速遞丨燁星集團2021年收益3.37億元 同比增長28.8%
- 萬科董秘朱旭回應回購股份價格低于市價
- 匯通達網絡(9878.HK)經調整歸母凈利潤同比大增66.4%,深耕下沉市場供應鏈及SaaS服務
- [公司]中嘉博創重大仲裁進入質證階段 專家論證:上市公司不存在違約
- [年報]凱立新材:技術創新引領發展 2021年凈利潤增長54.34%,擬10派10元
- 杭州三葉兒童口腔醫院代簽知情同意書 屬通策醫療旗下
- 和晶科技停牌醞釀“主角”業務收購子公司31.08%股權證券化提上日程
- 六大行2021年“成績單”出爐:不良率同降,哪家經營效率最高?
- 參股公司股價腰斬“拖累”業績,千方科技歸母凈利潤9年迎來首次下滑
- 誰“殺”死了文具廠?
- 3.31午評|突變再生!新觀點來了
- 驅動力去年凈利潤4002萬元:華北華東等五地區收入下降 華南西北收入增長
- 球冠電纜2021年凈利潤微增0.49% 兩大募投項目均延期
- 智調賦能 “浙江民調在線”為基層“智慧減負”
- 奈雪,怎么又虧了?
- 停用私密小組,豆瓣站上十字路口
- 虧損2.3億,10元酒館江湖變
- 100億巨頭偷偷干起VC:公司不賺錢
- 微信生態第一股“渡劫”
- 日新快訊|第一服務控股:陳晟獲委任為獨立非執行董事
- 數字孿生技術已成為大型賽事標配 泰瑞數創四個突破助力科技冬奧
- 年報速遞|浦江中國:2021年凈利潤3859萬元,同比增47.24%
- 日新快訊丨嘉寶生活服務收購中宸物業10%股份
- 考個證多賺十幾萬?培訓機構坑慘打工人
- 年報速遞丨興業物聯2021年收益2.82億元 在管物業組合建面660萬平方米
- 年報速遞|中駿商管:2021年收入12.3億元,在管建筑面積2240萬平方米
- “營銷大師”衛龍,因包裝低俗翻車了
- 打好夏糧豐收關鍵一仗 大力推進科學防災減災
- 克拉克拉抽獎類禮物暗含消費陷阱涉嫌隱性“賭博” 聲音直播行業規范亟待加強
- 山河無恙,人間皆安!| 共同抗疫
- 雅士利發布2021年財報 收入同比增長逾21%
- 人瑞人才(06919)2021年財報:營收增速創三年新高,數字化戰略布局初見成效
- 板塊異動 | 生物育種技術應用或將越來越近 農業種植板塊持續走強
- 全球103家“燈塔工廠”超30%在中國,中國家電企業有幾家?
- 擬募資8億超公司總資產三態股份被電商平臺關店風險遭問詢
- 早間公告:睿智醫藥擬15億元出售全資子公司一董事“遵諾”投棄權票
- 寧德時代叫板特斯拉,真功夫還是虛張聲勢?
- 【看新股】零跑汽車擬赴港上市三年累虧48億元
- 后悔!不保值、轉手難、費用高,上百萬買房后才發現行業內幕……
- 中國低壓電器企業前兩個月出口額實現增長 多舉措突破盈利難題
- 全球數字經濟蓬勃發展 數字服務貿易規模總體呈上升趨勢
- 特色服務出口基地建設培育競爭新優勢 促進服務貿易發展
- 1-2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5.0%
- 日新快訊|佳兆業美好:推遲2021年經審核業績至4月30日前刊發
- 日新快訊|新城悅服務:執行董事戚小明認購5萬股公司股 每股約9.08港元
- 日新快訊丨奧園健康延遲刊發2021年全年業績 4月1日起停牌
- 日新快訊丨力高健康生活募資2.05億港元 今日登陸港交所
- 年報速遞|領悅服務2021年營收5.41億元,同比增26.4%
- 日新快訊丨萬物云境外上市已獲證監會受理 將適時提交上市申請
- 橙心優選、美團優選、京喜相繼裁員,社區團購開始大撤退了?
- 年報速遞|德信服務:2021年總收入約為8.7億元 同比約增長25.7%
- 年報速遞|銀城生活服務:2021年凈利潤8870萬元,同比增31.8%
- 四川自貿試驗區青白江片區掛牌五年 探索陸上貿易新規則
- 三部門發文規范網絡直播營利行為 構建跨部門協同監管長效機制
- 九臺農商銀行(06122.HK):2021年歸母凈利增長2.25%至11.3億元
- 金輪天地控股(01232.HK):年度權益股東應占虧損19.8億元
- 馬鞍山鋼鐵股份(00323.HK)擬發行短期融資券
- 百勤油服(02178.HK):2021年虧損7670萬港元
- 康方生物(9926.HK)2021年業績:安尼可?銷售開啟商業化征程,全球首創雙抗卡度尼利已提交上市申請
- 巴西擬征收跨境稅!多家電商平臺中招
- 【上證指數研判】大陽線是不是調整結束了?
- 天房發展,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天津樓市房價上漲,熱度回升,再不買真的就錯過好時機了嗎?
- 隔夜利好,A股迎來反彈
- 新能源汽車需要控制產能、突出技術
- 我國知識產權人才規模達到69萬人 全國50多所高校建立了學院
- 多地推出金融支持舉措 紓困外貿企業發力穩外貿
- 全球最大自貿協定穩步啟航 多地搶抓RCEP機遇
- RCEP生效即將滿100天 成員國經貿發展的成效逐步顯現
- 四川首單耕地地力指數保險落地 有機質含量增幅越大補償越多
- 多家銀行理財公司業績報喜 凈利潤普遍實現較快增長
- 健康保險迎來政策利好 鼓勵銀行保險機構加強與政府部門合作
- 年報速遞丨方圓生活2021年收益約5.7億元 同比增加106.5%
- 年報速遞|華潤萬象生活2021年股東應占溢利17.25億元,同比增長110.9%
- 生意社:3月31日華南地區對二甲苯裝置動態
- 生意社:3月31日中石化華北對二甲苯價格暫穩
- 生意社:3月31日中石化華南對二甲苯價格暫穩
- 生意社:3月31日中石化華中對二甲苯價格暫穩
- 生意社:3月31日中石化華東對二甲苯價格暫穩
- 生意社:3月30日中質含硫原油交割倉庫數量減少0
- 盤點多索茶堿市場:市場銷售額超19億,競爭日趨激烈
- 南藥龍頭猛攻創新藥,5款1類新藥已在路上
- 多地已將新冠抗原檢測試劑臨時納入醫保!藥店售賣應注意這些細節
- 中醫藥“十四五規劃”出爐!15項發展指標,10項重點任務!
- 生態環境部:我國醫療廢物處置做到日產日清
- 國家中醫藥局等10部門:到2025年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中醫館實現全覆蓋
- 國家藥監局:明確部分醫療美容用產品按照醫療器械管理
- 天涂大師仿石漆實力鑄就輝煌,科研彰顯實力
- 沖刺國產第2家 豪森藥業酒石酸長春瑞濱軟膠囊報產獲受理
- 美涂士連續八年蟬聯500強首選供應商
- 深化“小巨人”企業“一企一策”檢測服務—江蘇金陵特種涂料有限公司
- 滬深兩市高開高走 機構投資者買賣力度有所加大
- 機構踴躍申購固收產品 這些基金更受投資者青睞
- 基石藥業-B(02616.HK):潛在全球同類最佳藥物CS5001(ROR1 ADC )I期臨床在美國完成首例患者入組
- 數字王國(00547.HK):李衛強獲委任為非執行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