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發、虧損、降速。
新消費,是一襲華美的袍子,在上市一周年的年報里,露出了單薄的里子。
一年前,新消費公司迎來上市潮,如今,隨著年報的披露,是騾子是馬,該遛遛了。
近期,五只新消費“第一股”陸續交出了2021年的成績單。它們是美妝第一股逸仙電商、潮玩第一股泡泡瑪特、功能性護膚品第一股貝泰妮、新茶飲第一股奈雪的茶和酒館第一股海倫司。
這五個不同賽道的“第一股”集中在2020年下半年到2021年上半年期間上市,這并非偶然,一位投資經理對開菠蘿財經分析,“都趕在了市場最火熱、估值最高的時段上市”。
時機選得好,上市速度也快,最年輕的海倫司從成立到登陸港交所用了不到3年。不過,上市快不等于表現穩,五只“第一股”里最穩的貝泰妮,股價走勢一路向下,另外四只更是跌破發行價。其中逸仙電商作為美妝賽道的明星公司,上市首日股價大漲75%,后續受中概股集體殺跌的影響,股價如今跌到1美元以下。
其實很難用一句話概括五只新消費第一股的共性。零售電商行業專家、百聯咨詢創始人莊帥表示,除了海倫司,其他四家都是通過產品創新發展起來的品牌零售商。具體而言,逸仙電商和貝泰妮是單一品類產品、泡泡瑪特是IP產業鏈、奈雪是現制產品零售、海倫司是代理品牌零售和貼牌產品生產及零售。
盡管生意不同,我們仍然能從財報里看出一些門道。結合多位受訪者的觀點,“第一股”的光環已然失色,資本市場審視新消費公司的標準,已經從成長性轉變為盈利能力。
開菠蘿財經試圖通過拆解這五家公司,解答以下問題:
1、誰最貌美如花?誰能賺錢養家?
2、線上流量紅利,真的消失了嗎?
3、線下生意,要規模還是要盈利?
4、新消費的資本紅利,一去不復返了?
01 誰最貌美如花,誰能賺錢養家?
“第一股”的名號,某種程度上代表著市場地位。在彼時高漲的投資情緒下,資本市場樂意為“第一股”的成長性買單。
上市后的“第一股”們,該怎么展示自己的成長性?新零售專家鮑躍忠的答案是,體現在財務指標上,主要是看收入和利潤的增長情況。
先看收入。做新消費品,銷售額達到一定規模,是實現盈利的條件。關注消費領域的投資人陳新對開菠蘿財經說,品牌不論是通過更前衛的營銷、還是更新穎的渠道,把銷售額做到1億不算難,但突破100億,鮮有人能做到。
五家公司中,除了成立時間最晚的海倫司之外,其他幾家的營收都在50億關卡上下。
最先闖過這一關的是逸仙電商。2020年,它把營收做到52億元,但隨著規模基數增加,它的同比增速減緩至11.6%,2021年的營收數據沒有達到市場預期的60億。逸仙電商2022年要完成60億的“KPI”,至少要保持目前的增速。
第二梯隊的泡泡瑪特、奈雪的茶、貝泰妮,集體仰望著50億關卡。熬過艱難的2020年,它們的營收增速都在2021年有所恢復,不過程度不同。
將近45億的年收入,是泡泡瑪特史上最高。盡管78.7%的增速不算慢,但和它前兩年 (2018年、2019年) 動輒200%的增速相比已經大幅下滑。奈雪也是如此,整體收入規模邁上了一個新臺階,突破了40億,但增速僅為2019年時的三分之一。
資歷最老的貝泰妮相對穩健。可能外界對這家公司不太熟悉,它旗下最出圈的品牌是主打功效性護膚的薇諾娜。除去2020年,它在公布業績的年份,都保持著年50%以上的增速,而且是五家中唯一一家抹掉疫情陰影、增速恢復到2020年以前的公司。
論增速,最年輕的海倫司喜提第一,達到124.4%。雖然爆發力最強,但因為基數太小,即便來年繼續保持超過100%的增長,也是營收規模最小的一家。
只看收入顯然還不夠。結合多位受訪者的觀點,資本市場審視新消費公司的標準,因為大環境發生變化,從“成長性”轉變為“實實在在的賺錢能力”。
注:貝泰妮為歸母凈利潤
按盈利能力,這五家公司可以分成兩個陣營。
虧損的代表是兩家。逸仙電商虧得最厲害,不過和自己比,虧損正在收窄。奈雪經歷短暫盈利后,回歸虧損。因為這兩家的營收增速都恢復有限,扭虧為盈無疑會難度加大。
剩下的三家都是賺錢的,在疫情背景下保持營收利潤雙增,已屬不易,不過處境各不相同。
海倫司和泡泡瑪特,賺錢效率一路下滑。平價又直營的小酒館海倫司,本就利潤率不高,近幾年經調整凈利率一年比一年低,到2021年,降至5.4%。原本屬于高利潤企業的泡泡瑪特,也不似之前那般“賺錢如流水”了,經調整凈利率從2019年的27.9%降到2021年的22.3%。
表現相對穩定的是貝泰妮,凈利率一直保持在20%以上,毛利率水準也很高。不過,縱向對比,它近五年的毛利率開始緩慢下降,從80%以上降至76%。
陳新對此表示,如果毛利率、凈利率都高,說明企業的費用控制得好,管理水平也高,其中的毛利率指標,在化妝品生意里更能說明企業的產品競爭力。
總得來看,他認為,不論是繼續虧損,還是賺錢變慢,都折射出了“新消費”的某種困境。
五個“第一股”非常有代表性,分別代表了兩類新消費品牌:重點發展線上渠道的,和重點在線下開店的。莊帥總結道,以線上渠道為主的“新消費品牌”,必然是通過營銷投入換快速的規模增長;以線下開店為重的“新消費品牌”,必然是以規模化開店換增長,同時結合線上的渠道和營銷同步增長。
這一點,在五家公司的財報中均有體現。
02 線上流量紅利,真的消失了?
先來看逸仙電商和貝泰妮為代表的“線上生意”。
第一波新消費品牌,是隨著流量而起,多半抓住了某個線上渠道的流量紅利,比如逸仙電商的主品牌完美日記踩中小紅書,花西子押寶李佳琦直播間,以至于出現了“2萬篇小紅書+8千個抖音+3千個B站+150篇知乎問答+直播帶貨=一個新品牌”的“萬能”公式,好像砸錢投流量是最簡單的手段。
流量是有限的,主陣地就那么幾個,當越來越多的新消費玩家都學會了這招,一窩蜂地把錢砸向某幾個平臺,自然導致流量池卷成紅海,ROI (投資回報率) 越來越低,連曾經吃到流量紅利的美妝第一股、功能性護膚品第一股,都直呼“買不起”。
年輕一代的逸仙電商,毛利率水平一直保持在65%上下,雖然不像美妝行業里一些高溢價的品牌那般“暴利”,但也是很能賺的生意。可它在2019年小賺了一把 (凈利潤0.75億) 后,近兩年走上虧損之路。2020年、2021年的凈虧損合計40億以上。
“元兇”是經營費用。我們算一筆賬,逸仙電商同樣付出一塊錢的費用,在2019年時,能獲得1.7元的收入,2020年只能換來0.86元的收入,2021年勉強持平,能收入1.05元。
幾項費用中,開銷最大的是營銷費用,逸仙電商每年都要拿出六七成費用砸在營銷上。從2020年第二季度以來,它單季的營銷費用率都在60%以上,2021年全年,營銷費用為40億元。
別看貝泰妮成立了12年,是新消費里的老牌子,照樣受制于“流量費”。
破壞它高毛利率水準的因素是,成本上升。這里面包含原料、加工成本的上漲,還有因折扣、買送等銷售成本提高的因素。某美妝品牌相關負責人分析,銷售成本上漲的因素可能會長期存在,影響貝泰妮的賺錢能力。
2021年,貝泰妮的銷售費用是16.8億元,同比上漲51.8%,其中12.5億元用于渠道及廣告宣傳費用。問題就出在線上。因為貝泰妮2021年的線上毛利率比線下低了近10個百分點,而且線上毛利率在降,線下毛利率在升。
就算流量費水漲船高,已經成了逸仙電商虧損、侵蝕貝泰妮利潤空間的“元兇”,但這筆錢,兩家暫且都難省。
從它們自身來看,雖然兩家公司階段不同,但作為依賴線上渠道銷售的生意,要增長還得靠營銷。
和傳統美妝品牌相比,逸仙電商的“新”,體現在“DTC+KOL”的組合打法上,即不經過經銷商,由品牌方直接銷售,服務消費者;以及通過大量KOL進行在線社交營銷等。
在上海博蓋咨詢創始合伙人、日化行業專家高劍鋒看來,它作為一家年輕公司,還處在戰略投入期,想從多品牌、線下化的擴張中要增量,需要加碼營銷花費、快速占領市場。在財報中,逸仙電商的銷售和營銷費用,包括廣告費用和線下開店的成本。
相對成熟的貝泰妮,因為八成以上銷售額靠線上、其中四成來自阿里系,同樣需要繼續在線上砸錢。根據其在財報中的說法,隨著銷售規模快速增長,要持續加大品牌形象推廣宣傳費用、人員費用以及電商渠道費用投入。
從大環境來看,線上流量越來越貴,并非一兩家企業的困境。
正如逸仙電商在投資者電話會議中所說,“全行業競爭對手加大營銷投入,導致營銷費用水位提升”。 而貝泰妮的銷售費用率,一直比較穩定。 和同行業的珀萊雅、上海家化一樣,它們的銷售費用增速,都超過了營收增速。
“線上獲客成本不斷提高已經是不爭的事實。”高劍鋒表示。上述美妝品牌相關負責人也認為,這足以說明,想從線上賺錢,越來越難了。
03 線下生意,規模和盈利不可兼得?
當流量紅利減弱,資本早就不再只盯著純線上項目,而是關注起了線下。
五只“第一股”中最晚上市的兩家奈雪和海倫司,是典型的線下生意,以規模化開店換增長。而現階段的泡泡瑪特,線上線下都想要。
先看奈雪和海倫司,作為新茶飲、小酒館的代表,外界一直認為它們業績的增長動力是開店規模,兩家在上市招股書中也曾制定宏偉的擴張計劃。過去一年,上市后的兩家公司先后進入高速開店節奏,幾乎每天都有一到兩家新店落地。其中,奈雪新開店326家,到2021年末門店數817家;海倫司新開店431家,到年末門店數782家。
但擴張的代價是沉重的。
因為扛不住門店擴張帶來的經營成本上漲壓力,奈雪業績轉盈為虧,從上一年的微盈利1664萬,到2021年凈虧損1.45億元,創下它2018年以來最大虧損紀錄。
不同于主攻一線、新一線城市的奈雪,海倫司的主戰場是二、三線城市,擴張的經營壓力稍小,還不至于虧損,但在擴張加速的2021年,調整后的利潤率也創下最低記錄。
共同原因是,新茶飲和小酒館都逃不開傳統餐飲行業的盈利模型,兩家是全直營模式,伴隨門店擴張,壓在身上的“三座大山”,租金、原材料和人工,越來越重。
2021年,兩家公司營收的增速,都沒有趕上這三大成本的增長。其中,奈雪收入同比漲了12億,但員工、原材料、房租 (包括使用權資產折舊、其他租金及相關開支) 三大成本合計34億,比上一年多了10億;海倫司收入漲了10億,這三大成本 (包括原料成本、人力成本和使用權資產折舊、短期租賃及其他相關費用) 合計增加了8.4億。
規模和盈利,對于奈雪和海倫司而言就像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拿奈雪扭虧為盈的2021年上半年來說,公司的毛利率達到了68.54%,是披露業績以來的最高水平。從財報看,是因為奈雪在成本端有了改善。一是控制了原材料成本,二是擴張降速,無形資產折舊費用下降。
但是,“在同行業同賽道競爭對手一路狂飆時,停止擴店會帶來一系列影響,例如行業地位下降、消費者的搶占、投資人的壓力等等。”CIC灼識咨詢咨詢經理董曉雅對開菠蘿財經說。
當然,和傳統生意相比,奈雪、海倫司的“新”在于,線下規模化開店的同時,會結合線上的渠道和營銷同步增長。
從結果來看,這兩家公司在線上,一個重渠道、一個做營銷。奈雪為了搶更多線上用戶,一直在布局線上數字化,2021年,七成以上的訂單收入來自線上。海倫司的營銷手段跟它的定位一樣年輕,非常注重在社交平臺上與粉絲的互動。
和這兩家比,泡泡瑪特的新消費特征更加明顯。投資經理李直總結道,泡泡瑪特普及了盲盒這一商業模式,特點在于限量與隨機獲取的特性,財務指標的優勢是高毛利。
做潮玩,最重要的是讓用戶為IP買單,渠道上,泡泡瑪特的特點是線上線下齊發力。2021年的業績顯示,泡泡瑪特這一年在內地新開線下門店106家,新開業510臺機器人商店,新店在增加,零售店的收入占比卻在下滑;好消息是線上渠道發展迅速,收入首次超過線下零售店。
2022年,泡泡瑪特的計劃是線下“克制”、線上“激進”。線下的開店數會少于2021年,線上渠道仍以天貓和京東為主,同時加速布局抖音。
04 資本紅利,一去不復返?
一年前,行業情緒高漲,搶到各自細分賽道第一股的它們,在資本市場等來的是掌聲和鮮花。一年后,種種因素讓它們在二級市場負累重重,四只“第一股”跌破發行價,最穩的貝泰妮股價走勢也飛流直下。
有環境因素。李直以港股為例對開菠蘿財經分析,恒生指數從去年年中到現在回調了20%左右,其中餐飲行業因為增長放緩、虧損擴大,整體震蕩幅度比較大,龍頭企業海底撈就是例子,在這期間市值蒸發了八成。
也有公司自身的原因。在李直看來,從幾個“第一股”上市招股時的受歡迎程度來看,市場沒有預料到它們會有一天跌破發行價。他分析,主要原因在于,港股市場的投資邏輯在過去一年發生了很大變化,從去年初擁抱夢想、擁抱增長,到去年年中以來各種因素的疊加下,導致如今的市場只擁抱確定性,無論一家公司描述的未來有多美好,也不會再受追捧。
陳新說,總的看來,“第一股”們交出的成績單,成長性和成熟度都不及預期。
隨著規模基數增加,營收增速下降在意料之中,但是對于剛上市一周年的新消費第一股來說,營收增速這就開始放緩并不是一個好的信號。
要說成熟度,新消費公司總是被拿來和傳統公司作比較。以新消費擅長的“營銷”而論,一位新消費獨角獸企業的前員工對開菠蘿財經說,老牌傳統快消公司內部有非常成熟的營銷方法論,會把創意拆解成一個個小目標,非常講究策略和可行性,但在部分新消費領域的快消公司,營銷打法還不成熟,一個創意可能會被高效執行出來,但也經常出現“一個項目流程走完,結果領導一拍腦門,一切推翻重來”的情況。
而鮑躍忠的結論更直接,“這些新消費品牌現在最大的問題是,整個商業模式還不成熟,不穩定,甚至有缺陷。”
當然,一個創新的商業模式的成熟需要時間,把一家成立三五年的年輕公司和幾十年的龐然大物對標,對新消費“第一股”們不公平。但陳新感嘆,當前的環境下,資本市場會綜合考慮“第一股”的成長性,更會平衡成長路上的諸多風險。
市場期待的“新消費”是倍速成長的品牌,期待值不低,留給它們的時間也不會太多。
一名關注消費領域的分析師對開菠蘿財經說,2022年,無論是彩妝護膚、茶飲,還是酒館、潮玩,競爭將會更加激烈,戰火絕不僅限于單一渠道,線下生意要從線上要增長,反之亦然。“現金流管理也是新消費企業的關注重點。”董曉雅提醒道。
生意模式不同,但短時間內,五只新消費第一股,都需要更為謹慎地活著、更加克制地擴張。
*題圖來源于pexels。應受訪者要求,文中陳新、李直為化名。
凡注有"三板富 | 專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務平臺"或電頭為"三板富 | 專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務平臺"的稿件,均為三板富 | 專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務平臺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三板富 | 專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務平臺",并保留"三板富 | 專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務平臺"的電頭。
- 新消費上市一年:誰是虧損之王?誰是賺錢機器?
- 日新快訊丨特發服務:目前暫無發展養老服務、三胎服務的具體計劃
- 國貨美妝下半場,開始卷“研發”了?
- 從社區團購、前置倉到電商:美團三大難題待解
- 馬斯克為什么喜歡花錢買“失敗”?
- 美國案例 | 千億心理健康市場大爆發!如何用“回憶錄”照亮被忽視的老年抑郁?
- 騰訊揮淚斬“企鵝”
- 十元錢的戰爭
- 桂林市“醬腌菜”食品安全專項抽檢全部合格
- 食品凍干機集成系統在檸檬凍干開發加工應用
- 機械加工技術要求大全,機械人必備資料
- 莆田海關全力支持特色蛋制品“出海”助力鄉村振興
- 國內首創!江南造船兩套智能制造單元完成整體聯調試驗
- 越冬龍蝦春季開捕 消費者青睞促小龍蝦落地生根新疆
- 秘魯生產部:2022年巨型魷魚捕撈配額50萬噸
- 推動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 水產品預制菜標準化工作正式啟動
- 如何解決破碎的圓錐零件經常損壞
- 窗簾+背景墻丨三種風格,看看你最愛哪種?
- 菏澤:零件進園 成品出園 中小企業卡鏈補位
- 2022年土庫曼斯坦計劃收獲籽棉125萬噸
- 汽車零件訂單爆發,出口額增長900%?為何這一產品被全球搶購呢?
- 3月下旬我國流通領域黑色金屬產品價格均上漲
- 仙桃市大力推進農村安全飲水提升工程
- 廣安市首個住宅小區管道直飲水正式通水
- 新能源汽車產業表現“亮眼” 新能源車行業保持較快增速
- 短線交易牧原轉債 牧原股份(002714.SZ)董事長兼總經理秦英林收深交所監管函
- 港股開拓藥業漲超20%
- 新能源汽車產業進入發展快車道 為經濟增長注入新動能
- WING ON CO(00289.HK)4月8日注銷6000股回購股份
- [新股]新特電氣網上發行中簽率為0.0229%
- 板塊異動 | 數字人民幣研發試點穩妥推進 數字貨幣概念股震蕩拉升
- 撈王再闖IPO,離“火鍋第三股”還有多遠?
- 股神魅力不減當年!一則公告就讓巴菲特大賺近6.5億美元
- 只看研發實力,國貨美妝真的“能打”了嗎?
- 27歲女大學生“帶領”達科為沖擊創業板,超8成收入靠“中間商賺差價”
- 支付寶、微信、百度的小程序新邏輯
- 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熱度高漲 體育旅游迎來最好時機
- 克萊特2021年營收和凈利潤加速跑:各大核心產品“全面開花” 實現多項突破
- 鞍山鋼鐵奏響抗疫保產“進行曲” 優化疫情防控應急方案
- 直播帶貨亂象叢生 “家庭倫理”大戲何時休?
- 上海市民對日常生活物資需求加大 中外企業助力抗疫保供
- 市場推動金融業高水平開放 完善跨境投融資制度
- 廈門市中醫院獲批國家中醫藥服務出口基地
- 中醫藥發展規劃為中醫藥開放發展指明了方向
- 借唄和網商貸哪個劃算 對比一下就知了
- 支付寶基金的錢可以隨時取嗎 多久可以到賬?
- 日新快訊|銀城物業聯合中墅地產于安徽新成立物業公司,前者持股51%
- 花唄不還會造成什么樣的后果 千萬不要這樣做
- 日新快訊丨旭輝永升服務:斥資198.18萬港幣回購16.60萬股
- 日新快訊丨盛元城市物業聯合東金科技等于浙江新設物業公司
- 個人信用不好怎么分期買車 有可能會被拒
- 日新快訊|中航物業收購中航南光電梯5%股權
- 螞蟻借唄借一次查一次征信嗎 大家注意了
- 碧桂園服務野蠻增長結束 華潤萬象生活更勝一籌
- 人民幣全球外匯儲備占比創新高 對人民幣匯率有何影響
- 每日診療量上千人次!首兒所互聯網醫院收效顯著
- 69個國家新增藥品納入青海省門診慢特病用藥范圍
- 電價優惠取消!隆基股份蒸發200億,多光伏公司回應影響
- 鈣鈦礦,會是光伏革命的終極答案嗎?
- 事件點評:云南取消隆基股份優惠電價
- 中環股份:計劃投資206億元建設12萬噸高純多晶硅等項目
- 新能源成為甘肅第一大電源
- 2022年土庫曼斯坦計劃收獲籽棉125萬噸
- 新疆庫爾勒:棉花播種陸續展開
- 祖國西陲新疆克州電網實現100%全綠電裝機
- 加快“十四五”時期抽水蓄能項目開發建設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印發通知
- “暖核一號”超額完成首個供暖季任務 —持續安全穩定供熱143天,減碳效益顯著
- 中電控股委任中國區總裁
- 投資者增加對原材料配置 大宗商品價格或飆升40%
- 越南會安茶桂蔬菜種植業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津市市人大代表視察林長制工作
- 中國貿促會發布2021年全球經貿摩擦指數報告
- 餐飲企業數字化轉型已成為行業共識 探路數字化增長模型
- 中國武夷走出6連板
- 港股開盤(4.8)︱恒指跌0.65% 阿里巴巴-SW(09988)低開逾2%
- 春江水暖鴨先知! A股仍在“磨底”,機構調研卻熱情不減,背后透露出哪些投資線索?
- 深交所恢復聯合化學創業板IPO發行上市審核
- 睿智融科創業板IPO審核狀態變更為“終止(撤回)”
- 越跌越買!北向資金連續2日逆勢加倉科創板,科創50ETF(588000)今年流入82億元
- 高位股退潮!基建能否接棒地產成為市場新主線?
- 盛趣游戲等不到下一個慶余年
- 百德醫療二次遞表港交所單一產品收入占比近8成
- 出貨量破千萬,VR頭顯出貨量暴增突破拐點。
- 受疫情影響不能按時還房貸怎么辦?五大行回應來了!
- 燕郊樓市“20%首付”追蹤:多家銀行稱未接官方通知
- 穎泰生物昨現6筆大宗交易合計763萬股:賣出席位均為中信安外營業部 交易價打93折
- 遼寧省商務廳指導各地多措并舉組織貨源 全力以赴備貨存貨
- 廣交會提升貿易對接成效 持續優化提升線上平臺功能
- 《升級議定書》生效2年內開展服務貿易負面清單談判
- A股市場持續下跌 權益方向的產品募集規模仍然較低
- 機構投資者買入意愿小幅回升 以嶺藥業(002603)因漲停上榜
- 憑身份證號碼能貸款嗎 還需要其它條件
- 不用審核可以直接通過的貸款靠譜嗎 注意不要被騙
- 蜜雪冰城門店回應非法使用童工 孩子太可憐了
- 房貸辦不下來首付能退回嗎 牽涉到這兩筆錢
- 環球黑卡能在商場刷么 所有pos機不能應用
- 日新快訊丨上海銀灣物業收購四川銀灣物業全部股權
- 保利物業要并購,錢從哪里來?
- “谷”里有乾坤丨中國陶瓷谷:釉里春光 瓷彩飛揚
- 鋼廠盤價持續上漲,不銹鋼管市現況如何
資訊
焦點
精彩推送
- 改良型新藥投資風向:預判未來增長點和風險點!
- 鋼廠到貨增加但物流受限,不銹鋼社庫增超4萬噸
- 高價位下的304不銹鋼,品牌價差逐漸消失
- 防疫生產兩不誤 響水不銹鋼企業鉚足干勁向前進
- 第一季度國內冰醋酸開工率持續在高位
- 碳酸二甲酯價格持續下跌 利潤空間縮減
- AI+輔助研發 右美托咪定“老藥新用”獲FDA批準
- PET市場成本端支撐尚存 底部較為穩固
- PVC價格沖高回落 下游需求或一般
- 又雙叒叕一家居建材企業深市主板IPO獲受理
- 未來10年, 家居建材行業的主流玩法
- 光伏玻璃或將拉動純堿需求增加超過75萬噸
- 玻璃純堿日報:近弱遠強 5-9價差下行
- 創新醫療器械“磁共振成像系統”獲批上市
- 黃芩中獸藥需求增長,能否拉動行情反彈?
- 巨變時代,藥企怎么活下去
- 煤炭市場價格機制改革穩步推進
- 紡織企業的煎熬或許剛開始 必須做好持久戰的準備和計劃
- 天華超凈(300390.SZ):一季度扣非凈利潤預增1199%-1334%
- 17.3億大買賣 南京新百二購徐州新健康
- 東吳證券:壽險負債端壓力猶存 財險板塊拐點確立
- 和訊SGI公司|興圖新科和訊SGI評分為59!業績大幅下滑,凈利潤同比下降232.62%,要被市場永遠遺忘嗎?
- 半死不活!北信瑞豐基金8年混成了“雙底王”
- 多項政策扶持“綠氫”發展加速多點開花
- 六部門推動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文旅行業迎發展機遇
- 潤陽股份近四成募資擬補充流動資金營收翻倍增長緣何凈利異常下滑
- 公告精選|吉利汽車3月總銷量同比增1%至10.1萬部;騰訊連續第九日回購
- 對公房貸不良率上升 上市銀行多措并舉控制風險
- 年內10余地出臺公積金新政 多地提升貸款最高額度
- 中信證券:把握高能源價格主線,布局農資品供需錯配
- 市場信心恢復 二季度樓市成交量有望回升
- 一二線城市樓市調研:看房人增多 積極信號頻現
- 環京樓市新動向:河北燕郊某銀行降首付通知“一日游”
- 我國加大穩健貨幣政策實施 流動性釋放利好兩行業
- 北交所第一屆上市委員會召開審議會議 36家公司獲通過
- 網絡聊天詐騙時有發生 銀行發現異常后及時勸阻
- 兼職配音廣告平臺的套路 低價體驗課呼吁學員購買更貴的VIP課程
- 四川省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將發放創業擔保貸款40億元
- 大盤震蕩分化后迅速回落 早盤短暫翻紅沖擊3300點整數關口未果
- 央行起草金融穩定法草案 明確建立金融風險處置后備資金
- 5只ST川股雪上加霜 公司股票交易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 滴滴金融借錢靠譜嗎 來看這個平臺的背景資料
- 捷信金融貸款上征信嗎 千萬不要逾期
- 社保卡到期后如何更換 來看更換社保卡的方法
- 京東白條會影響征信嗎 借錢的人注意了
- 物業早餐丨2022年4月8日 星期五
- 生意社:4月7日中質含硫原油交割倉庫數量減少0
- 信義能源(03868)4月7日根據認購協議增發約1.88億股
- 博創科技(300548.SZ):長飛光纖將成為實控人 4月8日起復牌
- 中國碳中和(01372.HK):通過碳信用資產出售與核銷助力上市公司實現“碳中和”
- 燃料期市現貨溢價現象廣泛 美國實物交易商加速去庫存
- 中國碳中和(01372)附屬擬向西藏水資源(01115)出售優質碳信用資產以助力其實現碳中和目標
- 4月8日早報(周五)
- 今日策略:為啥,我們近期開始用打首板的方法做交易
- 財聯社4月8日早報(周五)
- 聯合國大會投票決定暫停俄羅斯人權理事會成員資格
- 美國參院通過禁止從俄羅斯進口石油和天然氣法案
- 鷹普精密(01286)擬總代價約5.52億元收購北部精機全部股權
- 鷹普精密(01286.HK)擬5.52億元收購北部精機全部股權
- 美卡車司機嚴重短缺 沃爾瑪(WMT.US)開出最高11萬美元年薪“懸賞”司機
- 生意社:開工低位交投減緩 月初硫酸鉀高位橫盤
- 生意社:供需博弈 四月初ABS震蕩有漲
- 福斯特:光伏膠膜和背板持續擴產 力爭年內新增光伏膠膜產能3至4億平米
- 2021業績暴增15倍 新鄉化纖:繼續看好氨綸市場
- 佳沃食品(300268.SZ)發布2021年業績,凈虧損2.89億元,同比收窄
- 美股異動 | 社交媒體板塊走低 推特(TWTR.US)跌超6%
- 納指跌逾1%,大型科技股全線下跌
- 輕食行業數據分析:近三成網民每周吃一次輕食
- 美國史上首位非洲裔女性大法官誕生了!參議院已確認杰克遜進入最高法院
- 私域流量行業:近六成的網民認為私域流量會促進消費
- 美股收盤:三大指數小幅收漲地緣博弈愈發激烈
- 多品牌戰略是特步的助推器,還是醬油瓶?
- 微粒貸還了可以馬上借嗎 記得按時還款
- 蔚來-SW(09866.HK):過渡期間將于4月8日結束
- 吉輝控股(08027)授出2240萬份購股權
- 領益智造(002600.SZ):終止籌劃發行H股并在香港上市相關事項
- 中國碳中和(01372.HK)委任尤尼泰栢淳(香港)為新核數師
- *ST大唐(600198.SH):申請撤銷風險警示
- 幽蘭行天下:4月8日淘金早參
- “百萬年薪”不是夢:28家券商總薪酬1482億,部分高管薪酬幾百萬,是員工的9倍以上
- 直擊業績會|瑞豐高材:塑料助劑市場逐步回暖PBAT項目預計二季度投產
- 集體轉場開始?繼隆基股份后又一巨頭官宣,中環股份206億落子內蒙古!
- 誰是營運能力最強的白酒企業?
- 邦力達2021年凈利1726.88萬同比下滑12.54% 原材料價格上漲
- 圣火科技2021年凈利1427.73萬同比增長66.29% 綜合毛利率提高
- 國文股份2021年凈利307.88萬同比增長166.38% 企業規模擴大
- 卡友信息2021年虧損223.55萬 較上年同期虧損減少
- 中礦華沃2021年凈利331.5萬同比下滑8.89% 管理費用增長
- 花唄單筆支付限額多少 超過會出現哪些情況?
- 買204瓶茅臺61瓶被打孔 涉事酒商這樣回應
- 借唄可以提前還款嗎 答案是這樣的
- 特斯拉召回超12萬輛Model 3 原因是什么?
- 三大電商平臺創始人卸任CEO 透露出什么信息?
- 快意電梯(002774.SZ):2022年擬向銀行申請不超5億元的綜合授信額度
- 德信中國(02019.HK):回購274萬美元2022年票據
- 海洋王(002724.SZ):向227名激勵對象授予1380萬份股票期權
- 快意電梯(002774.SZ):部分募投項目延期
- 德信中國(02019)累計回購本金額為1599萬美元的2022年票據
- 業績與股價“倒掛”,市場為何無視消費公司高增長?
- 連花清瘟火了!4倍中藥大牛股創歷史新高,北向資金大舉做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