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牌時代,牌技決定勝負。
今年以來,在線音樂行業似乎在“后獨家版權時代”迎來了一片生機。
騰訊音樂的“護城河”(獨家版權)在去年8月被監管部門拆除后,網易創始人丁磊已多次表示,“只要版權放開,就會敞開了買”。
即使挨了“板子”的騰訊音樂,也交出了一份不弱的成績單:去年第四季度,在線音樂訂閱收入同比增長23.5%至19.5億元人民幣,在線音樂付費用戶同比增長36.1%至7620萬。
但“選擇性喜報”背后,看起來很美的在線音樂平臺,事實上正在滑入“愛優騰”(愛奇藝、優酷、騰訊)在長視頻領域陷入的泥潭。
用戶增長見頂、寡頭利潤難掘、短視頻也來“搶飯碗”……兩個行業的命運腳步正在逐步重合。愛優騰的今天,會是騰訊音樂與網易云音樂的明天嗎?
01 命運的腳步逐漸重合
原本熱鬧的長視頻和在線音樂兩個行業,如今,一個是愛優騰三足鼎立,一個是騰訊音樂、網易云音樂“一超一強”。相似的行業寡頭格局,讓兩者的身影逐漸交織。
在線音樂平臺出現寡頭格局,緊隨長視頻之后。2015年,“愛奇藝、合一集團(優酷土豆)、騰訊視頻三強領跑”的局面就已經確立(據《2015年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2017年,騰訊音樂正式完成整合后,與網易云音樂形成了“一超一強”格局,且隨后集中度還在逐年提高。
兩個行業更為相似的是,在激烈競爭中活下來的寡頭,竟沒有獲得互聯網行業最為常見的贏家通吃的“寡頭利潤”。
愛優騰三家,從未盈利過,更談不上頭部平臺的超額利潤。
在線音樂領域,丁磊的音樂夢也越來越“昂貴”(網易云音樂4年累虧近90億);唯一一直盈利的騰訊音樂,在去年8月獨家版權護城河坍塌后,雖然音樂訂閱業務在增長,但公司總體的營收、凈利均遭重創。公司整體營收出現了上市以來首次單季同比負增長。歸屬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也同比下滑了55%。
究其原因,版權成本是拖累兩大行業的重要原因。
2017年,騰訊音樂以3.5億美元現金加1億美元股權的價格,購得環球音樂3年版權。若以當月1:6.8的匯率計算現金成本,僅購買環球音樂曲庫,騰訊音樂3年間每年成本就達7.9億元人民幣。
騰訊音樂在同年把“三大唱片公司”(環球、索尼、華納,收入合計占全球市場的70%以上,見下圖)的中國獨家版權都收入了麾下,若按照三家收入份額比例5:4:3估算,則騰訊音樂在三大唱片公司投入的版權成本,僅現金就達19億人民幣。而當年,其在線音樂業務的總收入僅31.5億人民幣。過半的成本占比,大量燃燒了寡頭的利潤。
天王級歌手的版權費用則更加高昂,據新華社消息,2020年鮑勃·迪倫向環球音樂集團出售其全部歌曲版權時,總價或達到3億-5億美元。
長視頻領域,愛奇藝CEO龔宇也曾表示:“版權劇價格高昂,一集的采購價格就200萬元人民幣起,獨播劇價格可能達到600萬至800萬元一集。”至今長視頻寡頭也未從成本泥潭中脫身。
版權難題未解,在線音樂卻“未富先老”,也像“前輩”愛優騰一樣,遇到了用戶“出逃”問題。
長視頻寡頭在2017年起開始遇到這個問題,當時用戶在線時長已停滯不前,雖然用戶總量還在增加,但自2019年6月愛奇藝高調宣布會員破億至今,會員總量依然在兜兜轉轉,甚至在2021年四季度又跌破了1億大關;在付費用戶數方面,騰訊視頻也有下滑。
在線音樂行業的“用戶出逃”問題,也緊隨愛優騰其后。
騰訊音樂MAU已至少五個季度同比下降,而網易云音樂雖然在2021年與各大平臺推出聯合會員,也未能“大力出奇跡”,在騰訊音樂“挨板子”的利好下,網易云音樂2021年的MAU也僅同比增長了1.2%。
先是行業格局走上了長視頻的寡頭道路,接著又像長視頻一樣難獲超額利潤,進而都開始“未富先老”、用戶出逃。可謂老問題未解,新問題又出。既想當寡頭,又難逃兩個領域里寡頭的痛苦。
“圍城”不但困住了愛優騰,也困住了“后輩”在線音樂平臺。
02 “會師”泥潭
困境背后,更致命的問題一前一后逼近兩個行業。
首先是一直無法解決的用戶黏性問題,因為用戶更看重內容而非平臺本身,導致愛優騰只好靠一個個爆款劇來爭搶用戶。
而在線音樂平臺有一定的行業特殊性,樂壇經典曲目的推陳出新速度并不快,已有的現象級歌手及歌曲依然是兵家必爭之地。例如,能爭得“周杰倫”三個字和背后的資源,往往就意味著MAU的大幅增長。
但用戶主要喜歡的依然是內容,而非平臺。
這個痛點問題,逼得長視頻平臺之間為爭得優質爆款劇“打破腦袋”。不過,愛優騰尚能夠通過自制內容以填充爆款內容庫,而在線音樂平臺,則更加依賴“爭奪存量”,甚至越來越依賴經典版權過活。MRC報告顯示,在美國音樂流媒體平臺,發布超18個月的版權音樂播放量占比,已經從2019年的63%,提升到了2021年的74.5%。
這意味著用戶愈發看重經典音樂,正在把音樂平臺逼上比愛優騰更難走的路。
經典音樂數量終究有限,“三大唱片公司”已占全球錄制音樂市場份額的70%,構建了穩定的業務壁壘和競爭格局。2017年,騰訊音樂大價錢獲得了“三大”的獨家版權,才讓國內其他音樂平臺之后幾年“有錢沒處花”。
2021年年底,獨家版權壁壘轟然倒塌。雖然“后獨家版權時代”來臨,但奇怪的是不論舊王騰訊音樂,還是看似利好的挑戰者網易云音樂,居然都或多或少受到了沖擊。前者Q4盈利腰斬,后者繼續虧損。甚至,網易云音樂開拓版權的腳步也沒加快,去年Q4,回歸網易云音樂的唱片公司僅有5家。
如果獨家版權放開,也獲得不了明顯增長,那意味著,在線音樂兩大寡頭在前無獨家版權,后缺用戶黏性的夾擊下,未來的路比長視頻平臺更加兇險。
老問題未除,更兇險的新敵人——短視頻也殺到了兩個行業面前,成為了愛優騰與在線音樂平臺共同的敵人。
短視頻正在不斷侵占用戶心智與停留在屏幕上的時間。尤其是短視頻平臺的“二創”,更是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愛優騰。后者斥以重金購買的版權,卻成為了前者的引流工具。
愛優騰飽受短視頻“拿來主義”之苦,在線音樂平臺也免不了“為他人作嫁衣裳”。
去年的《漠河舞廳》在抖音上成為現象級歌曲,但很少有人知道它是網易云音樂首發的原創歌曲。由于短視頻平臺用戶可以套用音樂模板完成創作,不僅讓短視頻平臺成了新歌發布地,也讓不少老歌借著短視頻平臺再度翻紅。
騰訊音樂在2021年Q4財報中提道,在線音樂移動端月活下降的主因,是來自其他泛娛樂平臺的沖擊。并在隨后的電話會上再次強調,“輕度用戶”流失到了其他泛娛樂平臺。
不僅用戶使用時間和輕度用戶被短視頻鯨吞蠶食,在線音樂平臺的社交娛樂業務(主要為直播業務)這頭“利潤奶牛”也大受影響。
騰訊音樂Q4財報顯示,其社交娛樂業務收入同比下滑15.2%,成為拖累季度凈利潤腰斬的主因。網易云音樂的數據也顯示,社交娛樂服務板塊,每月每付費用戶的收入也同比下降21.9%。
行業內的競爭并不是最可怕的,品類間的替代才是致命的。前有行業痼疾,后有品類替代者,這對內憂外患的難兄難弟,在共同的超級泥潭面前“會師”了。
03 不同的突圍方向
雖然“會師”,但在線音樂平臺和愛優騰的突圍方向不同。
愛優騰選擇的依然是通過不斷挖掘優質內容、發力自制節目留住用戶,同時通過上漲會員費增加營收。
比起長視頻平臺,在線音樂平臺較有利的是,用戶會反復消費音樂產品,因此,攤薄了音樂平臺的購買成本。
而且在禁止獨家版權壟斷的年代,優質的音樂版權成為一副“明牌”,“牌”不再決定勝負,運營能力和服務能力,才決定音樂平臺的勝負。就這一點而言,在線音樂寡頭比愛優騰更幸運。
網易云音樂起于社區,未來也將在此版塊繼續投入兵力。Q4財報中披露,網易云音樂將在未來三年進一步發展社區,“利用獨特且有吸引力的社區文化”吸引和培養獨立音樂人,并致力于提高用戶參與度,加深用戶之間及與平臺之間的聯系。
騰訊音樂,則一方面利用騰訊生態尋找突破口,另一方面開始著眼于利用新生的元宇宙世界創造優勢。騰訊音樂財報顯示,公司在2021年全年一般及行政開支同比增長29.3%,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元宇宙相關的研發投資。
落在產品端,即為去年下半年推出的TME數字藏品、TME LAND等。2021年12月31日,騰訊音樂推出首個虛擬音樂嘉年華TME LAND。公司管理層在財報電話會中稱,TME LAND將融入到元宇宙的應用中,用于虛擬音樂會、虛擬K歌房、虛擬展廳等。
綜上,面對類似的泥潭,在線音樂寡頭們的突圍之路,不僅與愛優騰不同,而且在音樂版權的“明牌”時代,競爭的也不是如何獲取版權,而是面對類似一副牌,“牌手”的出牌能力。
在線音樂平臺,各自突圍、各尋出路,同時也是各顯其能的新時期到來了。
凡注有"三板富 | 專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務平臺"或電頭為"三板富 | 專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務平臺"的稿件,均為三板富 | 專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務平臺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三板富 | 專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務平臺",并保留"三板富 | 專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務平臺"的電頭。
- 騰訊網易的音樂生意,滑向“愛優騰泥潭”
- 仙桃市市場監管局“五度”融合深挖食品抽檢“潛能”
- 交易系統故障 兩券商被責令改正
- 《兒童餅干》等兩項團體標準召開線上討論會
- 信息披露存多項問題 聯想控股被采取行政監管措施
- 藤條香薰開創品牌CULTI:酒店設計師做的無火擴香,高端在哪里?
- 華安證券給予索菲亞買入評級:營收破百億 整家定制打開戰略空間
- 《兒童餅干》等兩項團體標準召開線上討論會
- 九安醫療等45股近五日獲機構凈買入
- Vensi威士丹利助力照明企業全力布局智慧教室照明,為兒童青少年視力健康保駕護航
- 創業板指跌0.53% 新冠檢測概念股大漲
- 你必須知道的香氛知識
- “晉安佛手瓜”成功注冊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 如果你有一個好的香薰機,那一定要有一瓶好的精油
- 標稱廣東敏華電器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消防應急標志燈具抽檢不合格
- 2022年4月13日廣州港上海港天津港大連港進口魚粉及國產魚粉秘魯魚粉行情匯總
- 提出多項照明要求!江西省出臺方艙醫院建設技術指南
- 畜禽料大降價,局部水產料也降了!養殖戶并不買賬:猛漲微跌沒意義
- 江蘇鹽城建立水產養殖和苗種生產單位監管數據庫
- 湖南岳陽君山區水產養殖場轉型升級工作推進會召開
- 英國征收“塑料包裝稅”,對外貿企業影響大,PCR PE也能分一杯羹
- 突破1萬億!安徽省發布新材料產業發展規劃
- 甘孜州“全鏈治理”構建“禁塑”工作新格局
- 鋁機箱貴的原因是什么?
- 中泰證券榮膺挖貝“2021年度北交所·新三板最佳券商”
- 超音速擬出資610萬設立控股子公司:持股61% 主營智能機器人研發
- 精密件“小巨人”豐光精密獲公募看好:萬家基金買入54萬股成第十大股東
- 兒童化妝品不得宣稱高倍防曬 26種致敏性組分香料或進入黑名單
- 十萬進場百萬收場 未來數字藏品相關的交易市場有望迎來規范
- 認養一頭牛進軍牛肉和嬰配粉賽道 發展前景如何?
- A股醫美“三劍客”憑借功效護膚產品實現業績高增長
- 智飛生物跌超10%
- 新冠檢測板塊持續走強
- 國家能源局:3月份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3.5%
- 我國服務貿易繼續保持較好增長態勢 制造業與服務業持續融合
- 日新快訊丨和昌物業聯合惠之祥物業于河南新設物業公司
- 上海社區團購浮世繪:有人因愛發電,有人日進2萬,有人騙錢跑路
- “硬幣”的另一面:規模膨脹之后上市物企如何克服“擴表后遺癥”?
- 智慧城市如何更智慧 ?
- 上海社區團購浮世繪:有人因愛發電,有人日進2萬,有人騙錢跑路
- 日新快訊|淘寶上線社區集單服務,覆蓋上海部分大潤發門店周邊小區
- 50多家發布年報 頭部物企跨越式增長
- 上海疫情救得了“鮮叮”嗎?
- 廣西商務廳助力企業搭上RCEP快車 提升企業搶抓RCEP能力
- 華鵬飛龍虎榜:營業部凈賣出6461.73萬元
- 中國人壽:2022年一季度保費收入約為3150億元
- 廣匯物流連收5個漲停板
- 年報解讀丨堅持“輕重并舉”拓展模式 大悅城加速輕資產商業項目布局
- 東方雨虹2021年營收凈利雙增:毛利率創近九年新低 多位董監高減持
- 張家口市打造三級電商物流體系助力農村消費繁榮
- RCEP效應逐漸顯現 成員國之間貿易往來更加活躍
- 青島海關推出具體措施 加快關區“智慧海關”和智能口岸建設
- 青島海關首次通過空港口岸轉關出口跨境電商商品
- 煙臺自貿片區聚焦市場主體 持續推進跨境貿易便利化改革
- 北京東城區激發消費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 推進五大商圈提質升級
- 王府井用文化賦能打造北京最潮的沉浸式買手制百貨
- 以舊換新的優惠福利政策 幫助消費者解決廢舊家電換新難題
- 北京出臺促進綠色節能消費政策 每月發放3億元消費券
- 氫能產業發展頂層設計 再次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
- 開評:三大股指集體高開 銀行、證券等板塊走強
- 房地產板塊再度走強 中交地產等漲停
- 上證指數漲超1%
- 分手費超2億!這家A股公司實控人離婚,劃轉1504萬股給前妻!股價曾上演過山車,漲兩倍又跌回原點
- 全球供應鏈重組對本輪國際通脹的影響加劇
- 日新快訊|美團無人機配送服務已落地深圳8個社區
- 日新快訊丨華僑城物業:新增3名董事,劉丹林任董事長
- 九安醫療一季度狂賺140億,紙上富貴?
- 日新快訊|升龍物業法人代表由林章平變更為黃柔
- 日新快訊丨煙臺財匯產業發展掛牌轉讓錦城物業100%國有股權
- 逆天業績真實性存疑?11倍新冠檢測大牛股歷史新高咫尺之遙 機構逢高出貨
- 日新快訊|匯豐研究:首予金茂服務“買入”評級,目標價9.7港元
- 日新快訊丨天驕愛生活成被執行人,執行金額約46.32萬元
- 5個月暴漲13倍、90天凈賺160億元 九安醫療未來業績能否支撐股價?
- 從分紅看物管上市公司的業績成色
- 日新快訊|鑫苑服務:付少軍辭任獨立非執行董事,申元慶獲委任
- 智能服務機器人公司「漢特云」獲數千萬級Pre-A輪融資,提供室內+室外機器人解決方案
- 中概股們,能否“落葉歸根”
- 開房車、住營地,郊游掏空我錢包
- 九安醫療日賺1.5億!外包勞務公司:工廠訂單不穩,已不招流水線員工
- 日新快訊|東原仁知服務通過港交所聆訊,在管面積2820萬平方米
- 全球航空運輸業溫暖復蘇 航空貨運的需求持續增長
- 原料成本占比66% 廣告費超10億!業績增長下重慶啤酒成本費用壓力何解?
- 深交所向沙河股份發出問詢函
- 美好置業:公司近期未接待機構調研
- C軍信上市首日遭融券賣出198.45萬股
- 從追夢人到造夢者
- 熱計量市場形勢大好!瑞納、普賽、天罡、匯中.....哪家強?
- 四方光電激光光譜技術十年布局,助推高端氣體分析儀器國產化提速
- 青海立法促中醫藥事業發展 民族醫藥傳承納入其中
- 醫院太平間為何成為監管“灰色地帶”——北京高價殯葬費事件追蹤
- 海關總署:一季度大宗商品進口價格上漲推高進口值
- 《建筑材料不燃性試驗裝置溫度參數校準規范》征求意見
- 天津打造“15分鐘中醫藥健康圈”
- 科遠智慧入選2022年江蘇省智能制造示范工廠
- 塑料管道及五金建材銷售公司——湖南宏順新材料科技
- 金利股份:年產5萬噸高性能環保改性塑料顆粒及5萬噸再生塑料顆粒項目獲備案
- 疫情反復的形勢下 訂貨會推動再生塑料產業穩固發展!
- 2022年4月12日紡織大宗商品價格漲跌分析
- 船舶運輸企業景氣指數持續下滑 總體營運狀況持續向好
- 華東區域多個重要口岸發揮區域優勢 保障物流通道暢通
資訊
焦點
精彩推送
- 港股異動︱歌禮制藥-B(01672)高開逾6% 宣布中國醫藥保健品有限公司成為利托那韋片在中國大陸地區的經銷商
- 港股異動 | 太平洋航運(02343)高開近4% 首季小及超靈便型干散貨船日均收入同比增122%
- 港股異動︱麗珠醫藥(01513)高開逾3% 附屬麗珠試劑新型冠狀病毒抗原檢測試劑取得醫療器械注冊證
- 打響G7大幅加息第一槍!加拿大央行加息50個基點 月底開始縮表
- 中綠(00904)4月14日起停牌 原因未知
- 降準預告來襲,資金或將流入這幾個方向
- 綠茶集團更新招股書:2021年業績平穩復蘇 積極拓店策略踏準行業節奏
- 賓酷網絡IPO:兩版招股書數據突變,多家供應商違法違規
- 回答粉絲關心的三個問題
- 九點特供:4月14日
- 上海海關緊急出臺舉措 提高貨物報關和提離效率
- 中國外貿數據平穩增長 外貿市場主體保持發展韌性
- 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 推動各種市場要素高效運轉
- 保險業監管持續從嚴 一季度保險機構收到罰單602張
- 滬深兩市共54股封死漲停板 機構投資者分歧加大
- 融資最新持倉曝光!減倉醫藥生物、非銀金融、計算機
- 國家衛健委:昨日新增本土確診病例2999例 新增本土無癥狀感染者26318例
- 中信證券將成長鷹信質第一大股東 股權劃轉三步走
- 北向資金單日凈賣出4.98億元,減倉醫藥生物、傳媒、農林牧漁
- 子公司對外出借資金問題無法解決,*ST西發獨董辭職 ,此前有獨董因“精力所限”辭職
- 唯捷創芯(688153)登陸科創板 中一簽浮虧約12000元
- 蕉下赴港上市 難以擺脫高營銷費用、低凈利的“通病”
- 又一指導意見發布 利好環境監測企業
- 真的假的?巨虧ST公司要搞200億新能源大項目 賬上現金僅1億
- 第七批藥品國采遲到!資本對集采冷處理,興奮點轉向
- 橫河精密:我司暫未承接生產核酸檢測塑料試劑盒的業務
- 研發投入超億的中藥企業,錢用對了么?遇到哪些難題?
- 天銀機電2021年度業績說明會4月13日在全景網成功舉行
- 匯宇制藥研發投入大漲180%,11款創新藥蓄勢待發
- 北京證監局對聯想控股采取責令改正行政監管措施
- 2022年集采重點:各省藥品不低于100個,中成藥、骨科、口腔、球囊納入
- 鋰礦牛股江特電機一季度凈利預增超7倍 這些風險要小心
- 超10億造影劑!成都倍特碘普羅胺注射液獲受理
- 降低供水管網漏損率 智能超聲水表成市場“新寵兒”
- 華中能源監管局部署下一步電力安全監管工作
- 匯川技術躍居機器人頭部供應商,究竟做對了什么?
- 這項標準將推動智能工廠能源管理規范化
- 滬銅偏弱震蕩 終端需求處在偏弱僵持局面
- 國家藥監局:已批準26個新冠病毒抗原檢測試劑
- 國家衛健委:到2030年,這些醫院均要達三級!
- 小品種筋骨草低價運行,行情能反彈嗎?
- 短期鋁價偏弱 受國內市場需求不佳影響
- 鋰電池核心原料跌破重要價位!漲得太瘋狂,遭廠家集體抵制,未來咋走?
- 2021年電子測量儀器制造經濟運行概況
- 沙芬酰胺:十余年來首個獲批用于治療帕金森病的新化學實體,在中國申報上市
- 特步營收首破百億 購入海外品牌能否跑出下一個FILA?
- 望塵科技王牌游戲流量走低 特許授權將陸續到期急沖港股IPO
- 萬科歸母凈利潤近腰斬 銷售規模下降多元化轉型能否破局?
- 智通港股沽空統計|4月14日
- 業績大增 股價沖高回落 昭衍新藥的高管們再減持387萬股
- 商貿零售:主要城市奧密克戎疫情復盤,上海新增首降下關注消費和出行板塊投資機會
- 干貨,短線如何看賣點?一看就會,無價經驗奉獻
- 券商晨會精華:除了基建之外,穩增長政策是否還會刺激國內的消費需求?
- 盤前預期與研判【震蕩下行反彈,低吸為主】20220414
- 川商總會首批120噸有機蔬菜馳援上海 對接各類生活物資企業
- 國家稅務總局深入推進大規模留抵退稅政策實施
- 家庭根據需要儲存一定數量的生活必需品 科學存糧存菜成新趨勢
- 現代服務業重點企業納入當地培育機制 提升上市后備企業資源庫質量
- A股市場連續調整 上市公司股東增持及出臺股份回購方案
- 磨底期的A股市場讓股民們找不到方向 低估值績優藍籌攻守兼備
- 國際油價重回100美元上方 機構爭議后續走勢
- “一哥”僅多賺1.24% 券商一季度業績或難有“彩蛋”
- 快遞物流板塊行業復蘇拐點將 資金提前布局
- 中信證券的茅臺研報算不算“打臉”?
- 愛康科技: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25.31億元 HJT業務打開成長新空間
- 注意!雪峰科技:李保社擬減持不超過50萬股
- 川發龍蟒發布首季預增公告 凈利潤同比增長124.90%~160.88%
- 航新科技:預計2022年一季度凈利潤虧損1400萬元~1800萬元
- 生意社:4月14日山東港口焦炭市場暫穩
- 全力保障貨運物流等重要生產生活物資運輸暢通
- 亞盛醫藥-B(06855.HK)共六項臨床前進展亮相2022年美國癌癥研究協會年會
- 亞盛醫藥-B(06855):共六項臨床前進展亮相2022年美國癌癥研究協會年會
- 新股消息 | 全球第三大鈦白粉生產商龍佰集團遞表港交所 公司擁有中國最大的釩鈦磁鐵礦
- 新股消息 | 日本料理放題餐廳集團KAMII GROUP (CAYMAN) INC.遞表港交所 公司旗艦品牌包括“上井”等
- 天風證券:如何看待國內的清潔電器市場?
- 兩大利好助推今天中陽
- 【盤前必讀】明德生物預計一季度凈利同比增長295.61%-324.91%
- 2只股票引發的思考:
- 買房人和南京樓市:我不知道風往哪個方向吹
- 貸款中介向購房者猛推“以經營貸換房貸”,隱形收費數額不小
- 疫情之下的房貸延期,“相當于信用卡分期”
- 駐證監會紀檢監察組:以強監督推動強化證券監管執法
- 終于盼來版號!游戲板塊卻高開低走 有大廠甚至翻綠!啥情況?
- 物業早餐丨2022年4月14日 星期四
- 普利制藥:預計2022年一季度凈利潤約1.52億元~1.64億元 同比增長25%~35%
- 津榮天宇:構建“一體兩翼” 實現持續健康發展
- 2億分手費 京泉華實控人離婚
- 吉翔股份:聚寶盆66號累計減持股份數達公司總股本的1%
- 上海港承壓、船公司跳港 上港集團多舉措保障港口運轉
- 和鉑醫藥-B(02142.HK):任命Humphrey Gardner為首席醫學官
- 云南白藥發力“第二增長曲線”
- 鐵建重工自主研發盾構機核心技術 “地下蛟龍”筑山海通途
- 和鉑醫藥-B(02142)任命Humphrey Gardner為首席醫學官
- 智通港股投資日志|4月14日
- 燕郊斷供實錄:有人2016年賣房“跑路”,有人倒欠銀行26萬
- 恒鋒信息:積極承接數據中心機房業務 結合自身優勢 為國家“東數西算”發展戰略貢獻力量
- 終于盼來版號!游戲板塊卻高開低走 有大廠甚至翻綠!啥情況?
- 華蘭“雙熊”記:流感疫苗“撞車”新冠疫苗營收大幅下降 華蘭疫苗IPO兩月不到跌破發行價
- “一哥”僅多賺1.24% 券商一季度業績或難有“彩蛋”
- 今早包機1800公里飛抵上海 上海建工四川公司120人緊急增援崇明隔離房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