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貓哥
來源| 大貓財經
中國到底有多少家開發商呢?
多如牛毛。
根據黃奇帆的說法,獨立法人的房產公司有9萬個,這個數字意味著,9億的城市人口中,每1萬人對應一家房產公司。
而同樣作為房地產大國的美國,開發商法人不超過500家,中國的開發商加起來,比全世界的開發商還要多。
中國到底有多少房企合適?
黃奇帆的觀點是,我們不對標美國的“500家”,未來10年,有“1萬個不得了了”,這個數字意味著,未來90%的房企公司將走向歷史,影響還是很大的。
黃奇帆對房地產行業的發言,一直比較受關注,8萬多房地產公司將消失,其實是包含在其對未來房地產公司發展的新常態的預測中的。
什么新常態呢?
低負債,現在的總負債率80%-90%,未來可能是50%-40%;高地價拿地、創造庫存會收斂,轉而按市場需求結構性地開發;房地產商的跨界行動會少了,他們學會“不再胡鬧”;亂設置子公司的行為將得到遏制;蓋房、賣房更加理智,住宅、商業、租賃的比例更均衡。
每一條來講,都是沖著遏制房企擴張來的,負債、囤地、庫存,這些都是以前房企擴張的利器,但到了現在,這些又成為房企迅速進入危機的殺器。
所以,現在也是房地產不得不面對的陣痛期,苦日子還會持續很長時間。
近幾年,房企的暴雷就不斷,房企的破產就一直在進行著,此前主要是以地方中小房企為主,進入2022年,新的房企暴雷還在不斷涌現。
前有閩系房企陽光城陷入債務問題,最近另一千億房企龍光地產也陷入到債務漩渦,出現了股債雙殺的局面,40多億的美元債面臨違約風險,市場上的拋售情緒很濃,龍光地產也很危險,而這種危險,也是對ICU里房企的復制。
而今年下半年才是房地產的還債高峰,當現在的市場,難言樂觀。
當下的市場,不少人把房企分為違約的和即將違約的,雖然有點戲謔成分,但確實很多地產公司的現實。
不少房企需要在面對現金流問題的同時,還是面對信用危機,違約讓不少房企的美元債跌跌不休,評級機構也都下調了房企的信用評級。
信用崩盤,現金流可能也就保不住了,這個陣痛比想象中的還要痛。
百強房企的破產新聞已經不算新鮮事了,大房企旗下還有數十上百的子公司,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自然房企的數量上,是要減少的。
沒錢,撐不下去了,自然就沒了。
市場行情不好,局面就更慘一點。
房企的銷售的低迷,基本上已經公開化了。
克而瑞的數據顯示,2月份的百強房企實現了4015.8億的銷售操盤金額,環比下降23.5%,同比下降47.2%,雖然疊加了春節因素,但是降幅太大,后市仍不樂觀。
在央行2月份的金融統計數據里,有一項數據的變動很厲害,人民幣信貸單月增加1.23萬億,同比少增1258億,主要的拖累是住戶貸款,這里面影響最大的是中長期貸款,減少了459億。
中長期貸款主要是房貸按揭,也就是說貸款買房的少了,雖然459億跟萬億比起來不算多,但是這是自2007年以來,首次出現減少,可見現在的買房意愿。
房住不炒,真實的需求暴露,其實也還真就不需要那么多房企。
如果真的有8萬多的房企沒了,房地產會崩盤嗎?
也不會。
在黃的設想里面,房企應該會軟著陸,企業的“消失”模式的理想狀態是重組而非破產:
有能力的房企的自我重組;優質的房企進行兼并;國有資本對優質房企入股;地方政府對房企的土地折價回購;對房企的一些房子進行回購并改造,成為政府的租賃用房等。
去年開始,一些大型房企就已經開始對自己的內部框架上動手,精簡總部的同時,區域公司也開始合并,祥生、建業、世茂、建發、中梁等開始主動收縮戰線了,一些相近的區域公司被合并,一些地方跨區整合,有房企在去年底將106個區域公司縮減到了65個,用砍掉一半的公司,來做內部的資源整合。
主動收縮,比被動收縮,還是要強一點的。
其實,各類的調控政策的主要目的,也都是穩字當先。
房地產占GDP的7%,比重不低;居民的60-70%的資產是房產;上萬億的房貸,房地產已經是名副其實的類金融機構;地產一歇,上下游的工業產業服務業又互相影響。
暴漲暴跌的代價,誰也承受不起:
暴漲:GDP漲了,有房的樂呵了,但是沒買房更難了;
暴跌:GDP沒了、資產縮水了、斷供讓金融機構也扛不住、涉房消費更別提了。
對于居民來講,房產資產別說暴跌了,就是資產輕微縮水,就很難受了,為啥打砸售樓處呢,不就是房產貶值帶來的浮虧,讓人受不了嘛。
所以各個下跌的城市也很緊張,又開始嚷嚷著去庫存了,調控又要轉向救市,加碼的也不少。
比如鄭州新市長上任就出來喊話,月內多次調控,先是降房貸利率,取消“認房認貸”,最后干脆祭出了調控大招——“棚改貨幣化安置”,意圖也很明顯,就是挽救頹勢的房地產業。
未來房價會怎樣呢?
無論如何,想靠房地產暴富的時代真的已經過去了。
在黃的預判中,未來10年,建設量會逐年下降,暴漲肯定已經不可能了,但房價不一定不漲,即使上漲,房價的上漲幅度也會低于GDP增長率。
啥概念呢?
2022年預期的GDP增速是5.5%,那么對于開發商而言,這個漲幅能夠跑贏資金成本的上漲幅度嗎?對于個人而言,這個漲幅雖然能跑贏銀行存款利率,但是跑贏通脹估計也夠嗆,鑒于現在分化這么嚴重,能夠押中上漲地段的概率,似乎也不容易。
靠囤房暴富,都放棄幻想吧。
而在現實世界里面,還有一出慘劇就是房地產理財。
很多地產人都買了自家公司的理財產品,多數套牢了,債券、信托違約的更是一大把,無論是私募還是公募,房地產系的理財早就被這些擴張的房地產干廢了。
所以,對于個人而言,還是得認清形勢:
1、短期套利看個人能力,但是長期來講,一些非核心城市的非核心地段遲早是負資產,這類的教訓已經很多了;
2、剛需何時買都不算晚;
3、國資的優勢開始展現出來了,現在地王雖然已經很難出現了,但是大資金的地塊,基本上掌握在國企的手中,而一些暴雷房企的資產,接盤的和傳聞接盤的,首推國企。
所以,挑開發商的過程中,實力和背景,參考價值很大。
4、房企在保現金流,個人的現金流同樣重要。
對于多數城市的老百姓來說,現在的錢,還是握在手里更踏實。
凡注有"三板富 | 專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務平臺"或電頭為"三板富 | 專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務平臺"的稿件,均為三板富 | 專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務平臺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三板富 | 專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務平臺",并保留"三板富 | 專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務平臺"的電頭。
- 黃奇帆的預言:90%的地產商熬不過10年
- 2022年成都高新區力爭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以上
- 2021年四川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出爐
- 指數再度加速探底后 市場將如何演繹?
- 電子煙禁令5月1日起施行 果味煙占電子煙市場份額9成
- 居民購房意愿在下降 人們對負債的壓力開始增大
- 新冠抗原自測試劑盒來了 線上線下皆可預訂
- 亞盛醫藥-B(06855.HK):Bcl-2選擇性抑制劑APG-2575中國關鍵注冊II期臨床試驗完成首例患者給藥
- 中國生物制藥(01177):“鹽酸考來維侖片”獲美國仿制藥申請批準
- 華潤醫藥(03320):江中藥業(600750.SH)預計一季度歸母凈利同比增長11%至約1.8億元
- 北控清潔能源集團(01250)擬向山高金融(00412)配發約488.04億股認購股份 對價為46.85億港元
- 匯豐控股(00005.HK)3月14日回購約110.26萬股
- 東莞首批集中供地掛牌,出讓規則變動提振市場信心
- 【財經早報】2022/3/15星期二
- 四大手段都不管用了?降息、首付、利率、貨幣化,樓市依然冷清清
- 人口拐點來臨!17個省市最新數據,6個人口通縮,4個自然人口負增長
- 提高平臺經濟從業人員稅收政策確定性很有必要
- 優質地價下跌超10%,房企撿漏時刻來臨?
- 315購房者消費報告:期房“質量門”頻現,現房銷售才能根治問題?
- 稻草熊娛樂(02125.HK)3月25日舉行董事會會議審批年度業績
- 中國金石(01380.HK)3月28日舉行董事會會議審批年度業績
- 棠記控股(08305.HK)盈警:預計年度綜合虧損不少于3000萬港元
- IMF警告烏克蘭經濟今年或萎縮高達35%,全球糧食安全將受威脅
- 花旗集團(C.US)加速從俄羅斯撤資,最壞情況下或損失近50億美元
- 美瑞新材(300848.SZ):擬與瑞錸康、劉滬光設美瑞上海 重點開拓公司TPU材料在汽車行業及相關領域的應用
- 消息稱蘋果供應商富士康洽談在沙特建90億美元工廠
- 美股光伏板塊持續走低 晶科能源(JKS.US)跌逾12%
- 百洋醫藥(301015.SZ):發行可轉債申請獲深交所受理
- 青山集團與期貨銀行債權人達成靜默協議 同意不對持倉進行平倉或對已有持倉要求增加保證金
- 熊市中,理性和真知灼見是稀缺的
- 禮物經濟調研分析:人均年送禮次數4.9次,禮物消費的態度和觀念已經逐漸改變?
- 松下在美電池廠或進入選址環節最快2024年投產并向特斯拉供貨
- 2021年速凍食品消費滲透率分析:國內消費者98.0%購買過速凍食品
- 跨境電商行業分析:預計2025年跨境直播電商市場規模將達到8287億
- 信邦制藥(002390.SZ):2022年度擬向銀行申請總額不超30億元綜合授信
- 捷利交易寶(08017)擬派付特別股息每股3.17港仙
- 安捷利實業(01639.HK)年度純利增長9.37%至1.3億港元 末期息1.45港仙
- 百洋醫藥(301015.SZ)發行可轉債申請獲深交所受理
- 扭虧為盈 思捷環球(00330)預期年度股東應占溢利約3.7億港元
- 春暖花開!狙擊王觀點福利低至8.5折,惠享3天,立搶!
- 新消費日報|天貓蘇寧開售新冠抗原自測產品;2021年Q4藍牙耳機出貨量超1億部……
- 深圳暫停一周,轄區公募IT、交易、風控人員的“公司臨時臥室”曝光,應急小組紛紛駐樓,原來早已準備好
- 新冠抗原自測產品已開始預售,最快10分鐘出結果!啥時能買到,價格怎么樣?
- 多重因素助攻默沙東新冠口服藥意外獲得美國患者廣泛使用
- 風云科技擬投資500萬設立全資子公司北京風云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 森源達股東減持84.1萬股 權益變動后持股比例為13.93%
- 智誠安環股東質押2066.57萬股 用于融資擔保
- 德必集團(300947.SZ):擬使用總額不超2.5億元閑置募集資金進行現金管理
- 明珠貨運(YGMZ.US)與Yinhua達成股權收購協議
- 東安動力(600178.SH)披露2022年投資計劃 預計總投資1.61億元
- ATA Creativity Global(AACG.US)將于3月18日公布Q4及全年業績
- 東安動力(600178.SH)擬投約4.88億元建設新能源混動系統新基地一期
- 劍南春:官司纏身、頻頻違規背后,是怎么了?
- 電商、社交、搜索等“主業”強項面臨挑戰互聯網巨頭卡位布局碳中和
- 大宗商品上演“暴漲”狂潮!資金紛紛涌入商品FTF,投資者還有哪些機會?
- 公告緊急提示風險!新冠抗原檢測龍頭3天最高漲50%,機構組團大賣4億
- 林海園林擬投資200萬設立全資子公司江浦林之秀園林綠化股份有限公司
- 安德建奇擬投資不超過1500萬購買短期、中低風險理財產品
- 光大科技擬投資102萬設立控股子公司杭州聯翼科技有限公司 持股51%
- 百諾環保擬投資500萬設立全資子公司嘉興百諾數智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 昌寶科技擬投資不超過500萬閑置自有資金進行商品期貨、期權投資
- 德必集團(300947.SZ):擬使用不超8.5億元閑置自有資金進行現金管理
- 福能東方(300173.SZ):近日收到政府補助1200萬元
- 萬里石(002785.SZ):第一大股東擬增持不低于3000萬元股份
- 普拉達(01913.HK)2021年EBIT高于新冠肺炎前水平達4.9億歐元 末期息0.07歐元
- 基石藥業-B(02616.HK)擬3月24日舉行董事會會議審核年度業績
- 美股前瞻|全球最大主權財富基金減持蘋果,買蔚來;銀行股盤前走強
- 3.14集合競價干龍頭
- 港股崩了A股否極泰來?
- 外資逃離,下跌脫離基本面?
- 建投不死,大跌不止
- 俊知集團(01300.HK)預計年度扭虧為盈2億元
- 中國醫藥(600056.SH):輝瑞新冠藥暫未進入國家醫保及新冠肺炎診療方案
- 和順科技(301237.SZ):回撥后網上定價發行的中簽率為0.0175222343%
- 牧原股份(002714.SZ)授出5968.52萬股限制性股票 授予價為30.52元/股
- 和順科技(301237.SZ)回撥后網上定價發行中簽率為0.0175%
- 【財聯社蜂網電話會議第38期】國產碳纖維市場供需同步井噴行業或誕生“千億巨頭”
- 【精研干貨】9種實用的短線技巧,值得收藏!(一旦發現果斷進場)!
- 徐小明:周二操作策略
- 鹿山新材IPO引領行業發展做大做強提升全球市場的品牌影響力
- 【數據看盤】兩數據創年內新低多只抗疫概念股遭機構甩賣
- 東莞取消拍地售價限制背后:樓市持續低迷,成交量同比暴跌67%
- 磐電科技與興業證券簽署北交所上市輔導協議 年利潤2000萬元
- 金杯汽車:金杯汽車關于監事辭職并補選監事的公告
- 凱因科技現1筆大宗交易 共成交415.80萬元
- 貴州茅臺現1筆大宗交易 共成交495.00萬元
- 海天味業現1筆大宗交易 共成交2,201.31萬元
- 寶鋼股份現1筆大宗交易 共成交264.37萬元
- 改造國民零食、添加小眾原料......品牌如何乘上零食化養生東風?
- 【20220314收評】病怏怏的A股,問題到底出在哪里?
- 重估逸仙電商:完美日記的“B”面
- 北水連續十日買入騰訊,今日加倉近26億港元;南水賣出茅臺超15億元
- 首日跌超20%!春節后新股破發再次出現,這幾項打新指標或是關鍵
- 凱雪冷鏈向證監會報送北交所上市申請 擬募2億元進軍特種車空調市場
- 科技初創「AiFi」B輪融資6500萬美元,為Aldi、Choice等零售商提供自動結算解決方案
- 日新快訊|德冠物業擬在成都設立科創服務分公司,提升盈利能力
- 潤華物業沖刺港股:年營收6億 上市前景不容樂觀
- 衛寧健康(300253.SZ)擬回購1億元-1.5億元股份
- 南華期貨(603093.SH):2021年凈利增158.67%至2.44億元 擬10派0.4元
- 保發集團(03326.HK)3月28日舉行董事會會議審批年度業績
資訊
焦點
精彩推送
- 捷心隆(02115.HK)3月30日董事會考慮及批準年度業績
- 中觸媒(688267.SH):擬使用合計不超16億元暫時閑置募集資金及自有資金進行現金管理
- 海螺水泥投資50億建設新能源項目,還有這些水泥公司在行動
- 二手3C市場“內卷”或開啟,萬物新生(RERE.US)能否迎來盈利拐點?
- 國貨美妝新長征,逸仙電商進入「第二發展階段」
- 貼牌模式埋質量隱患,市值大縮水的良品鋪子離“高端”差什么?
- 出手暖場!樓市悍將東莞,按下限價“松綁鍵”
- 同享科技生產經營受疫情影響 擬新增1.8億元銀行授信補充資金
- 振有電子北交所擬發行方案:發行底價6元市盈率約14倍
- 冷靜的星巴克
- “雙碳”目標引導 鋰電儲能開啟放量增長
- 日新快訊|阿里投資喜屏傳媒 后者專注于社區電梯廣告
- 終于!第一批教育公司開始賺錢:1700萬
- 物業標訊丨最新物業管理項目招標訊息匯總(3月14日)
- 大宗農產品價格上漲 生豬價格持續下行
- 北京前兩月地方級稅收收入同比增長14%
- 廣深鐵路股份(00525.HK)擬3月30日舉行董事會會議審核年度業績
- 中智藥業(03737.HK)將于3月24日舉行公司董事會會議以審批年度業績
- 鼎石資本(00804.HK)將于3月28日舉行公司董事會會議以審批年度業績
- 晨光文具擬更名為晨光股份
- 常熟銀行:江蘇常熟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關于董事辭職的公告
- 195億!4000億“光伏茅”出手,63萬股民都沸騰了!
- 【深圳推手】周二市場預測及操作策略3.14
- 樓市“黑鐵時代”,貝殼找房扛不住了
- 深度復盤:3月14日
- 豆神教育被凍結所持1.5億股權
- 廣東投訴總量居全國首位 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3.63億元
- 北交所第4單再融資!蓋世食品擬募1.6億擴產 IPO募投項目實施一年剛拿地
- “中國版星鏈”來了 我國成功發射六顆低軌寬帶通信衛星
- 最高境界的銷售凡爾賽是什么樣的
- 實探青山控股總部:有人去打卡,多數人不知溫州「鎳王」
- 持續擴張盈利能力孱弱 海螺型材“賣子”能否求生?
- 估值5億美金的店,割了消費投資人韭菜
- 廣東高院發布消費者權益司法保護典型案例
- 天津口岸進口錳礦、鉻礦進口量領跑全國
- 湖南省累計實現降費1.63億元 惠及市場主體110萬戶
- 2022年考研國家線公布 分數線普遍大幅度上漲
- 國聯股份(603613.SH):預計1-2月實現歸母凈利潤9100萬元 同比增長超90%
- 常熟銀行(601128.SH)董事戴敘明辭職
- 招商局公路增持浙江滬杭甬(00576)153.8萬股 每股作價約7.09港元
- 東湖高新(600133.SH)獲準注冊5億元中期票據
- 萬泰生物(603392.SH)總工程師李益民減持47萬股 減持期限已滿
- “基金股票”成熱搜常駐嘉賓,A股大跌之下,勇夫何在?
- 準油股份回復關注函:國際油價的上漲對未來業績的影響仍存不確定性
- 周二市場不做空
- ?安徽合力2021年凈利潤6.34億元同比下滑13.4%?
- 犀牛看市3.14:三大指數全線放量下挫
- 落實“四個最嚴” 天津出臺中小學校校外配餐管理辦法
- 路斯股份上市第二天大跌7.13%:位居北交所跌幅榜榜首 安信中信等9家戰投被套牢
- 北京全市范圍內暫停文化藝術類校外機構的線下培訓活動
- 湖南將加快35個綜合客貨運樞紐建設 提升運輸服務供給質量
- 秦皇島市優化支出結構 確保民生支出比重穩定
- 湖北經濟“開門紅” 去年五項挖機指標“霸榜”全國
- 湖北省擁抱“雙千兆”技術 加速奔向數智化新時代
- 抓80、90的胃,預制菜萬億大生意邏輯:便捷、多樣化、省錢
- 日新快訊|愿景集團與中建(廣州)總部達成戰略合作,探索長效城市有機更新模式
- 兩會看點|全國政協委員謝文敏:建議促進社區居家養老產業發展
- 命途多舛的萬達商管
- 我國物業管理行業現狀及管理邏輯
- “充電樁一哥”特來電要上市,背靠創業板第一股能否開啟資本盛宴
- 年輕女孩怎么都去開雜貨鋪了?
- 我們對老破小存在著哪些誤解
- 一批京津冀應急產業項目落地河北 共建京津冀應急產業鏈條
- 投36億,2000億包裝巨頭獨挑DNP、凸版印刷、利樂包裝等國際寡頭
- 蘇企綠色印刷盲文技術驚艷冬殘奧會 顛覆性技術服務視障選手
- 那曲市疾控中心預算1236萬采購氣相色譜儀等實驗室儀器
- 2021年照明光源及燈具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情況通報
- 長江證券:動力電池回收市場空間快速增長 推薦天奇股份(002009.SZ)等
- 花旗:維持太古股份公司A(00019)“買入”評級 目標價下調至70.5港元
- 港股異動 | 中國龍工(03339)升超4% 2月行業裝載機銷量同比轉正
- 貝瑞基因新品重磅發布,助力輔助生殖、切實推進優生優育
- 日股收漲0.61% 疫情好轉 旅游補貼重啟 交通運輸股領漲
- 成為付費會員后單片還要付費 會員疊加收費內容合理嗎啊?
- 油價漲至9塊,安琪酵母被誤傷!
- 北坡股份跌超3%,建材ETF(159745)午盤下挫
- 王一博背后老板標題:80后女性,一手捧紅“王一博”,做出一家上市公司!
- 最低降至0!超10家銀行下調理財產品費率搶客,背后暗藏暴利管理費
- 長光華芯兩大股東背景盤根錯節利益鏈或存交織信披現疑云
- 云南省稅務部門持續優化出口退稅服務 幫助外貿企業紓困解難
- 云南首單林業碳匯指數保險落地文山 為云南注入金融活水
- 成都一網店不支持7天無理由退貨 執法人員對該商家進行檢查
- 隔離險下架背后:“網紅產品”為何“逆勢”下架
- 首批新冠抗原檢測試劑盒要來了 頭部國產廠家競爭激烈
- 德邦股份正式復牌開盤漲停 股價創一年新高
- 思林杰(688115)正式登陸科創板 上市首日開盤破發
- 警惕過度借貸營銷誘導 銀保監會發布風險提示
- 銀行理財進入凈值化時代 福建銀保監局發布風險提示
- 最快10分鐘出結果 蘇寧易購推出新冠防疫自測盒
- 美團電商新增自營品牌 經營范圍包括食品、家居等
- 呷哺呷哺預虧3億背后:3年客單價漲3成,翻臺率降3成
- 馬斯克“響應”梁建章
- 女老板杜華,被字節阿里聯手投了,即將坐擁第一個IPO
- 潘石屹七折“散售”SOHO中國,2項目曾被罰8664萬元
- 德邦二股東是“阿里系”韻達,為何卻終嫁京東?
- 誰在分化星巴克和喜茶?
- 持續助力實體經濟 進一步降低小微商戶的經營成本
- 招商證券APP出現故障 招商證券崩了沖上微博熱搜
- 天津銀保監局積極開展責任保險實踐探索
- 遼寧銀保監局發布保險消費提示 建立風險防范意識
- 福建銀保監局發布關于互聯網保險消費風險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