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再一次站上了風口浪尖。
3月12日,因網友爆料在星巴克飲品中喝出活蟑螂一事,星巴克一度登上微博熱搜榜首。
對此,星巴克中國回應稱,涉事顧客3月10日通過第三方外賣平臺下單了飲品,平臺客服后續接到顧客相關投訴后,及時進行了溝通處理。同時,監控錄像顯示門店操作流程規范,第三方蟲害服務公司實地檢查也未發現相關蟲害問題。
星巴克中國回應“飲品中喝出活蟑螂”一事
這家全球老牌餐飲連鎖已經年過五旬,在全球80多個市場擁有超32000家門店,即便上世紀末才進入中國,但中國內地門店數目前突破了5400家,占其全球市場規模的近五分之一。
龐大的用戶基礎和廣泛的品牌知名度,令星巴克始終處在輿論監督下,稍有風吹草動就會掀起滔天巨浪,上一波猛浪就是今年2月中旬的漲價事件。
2月16日,星巴克漲價消息被曝出,并在多個社交平臺引發大規模討論。全天候科技從星巴克官方小程序了解到,包括美式咖啡、拿鐵咖啡在內的不少飲品售價較此前有1-2元提升;抹茶可可碎片星冰樂的價格直逼40元(售價39元),不少當季新品價格甚至突破40元門檻。
星巴克當季飲品售價超40元
有意思的是,另一邊,部分本土網紅茶飲品牌卻幾乎在同一時期掀起了降價風潮:今年1月,奈雪上線了“輕松購”系列,產品價格區間在9-19元之間;2月24日,喜茶宣布全線產品將低于30元,并承諾現有產品年內絕不漲價;3月3日,樂樂茶宣布部分飲品價格已控制在20元以下,其中價格最低的純茶類鮮萃茉莉綠售價8元。
在全球原料價格上漲的大背景下,星巴克提價和網紅茶飲逆勢降價同期上演,背后原因讓人忍不住好奇。漲價了的星巴克、放低身段的“喜茶們”,又將如何影響行業格局?
1咖啡向上、茶飲向下?
咖啡茶飲原本是兩個相對獨立的賽道,近兩年在產品的相互試探下,邊界逐漸模糊,外界總免不了會將兩類企業做對比。
按照星巴克客服的說法,公司自2月16日起對全國門店的部分飲品和食品定價進行了調整,包裝咖啡豆和咖啡杯等周邊產品不漲價。
究其原因,官方給出的解釋是,公司對運營成本等多方面因素進行綜合評估和考量后決定的。
網友對比發現,本輪調價幅度單品基本在1-2元左右。目前星巴克大杯美式售價30元,調整前價格為28元;中杯拿鐵價格漲至30元,大杯拿鐵漲至33元。而烤巴旦木乳拿鐵/星冰樂、太妃榛果拿鐵/星冰樂,新品櫻花初綻拿鐵等大杯價格已達41元。
這并非星巴克首次漲價。翻看星巴克中國歷年產品售價會發現,2007年、2012年和2016年,旗下產品均上調過價格,最近一次調價是約在2年前,每次價格上浮范圍都在1-2元左右。
即便星巴克漲價幅度不大,此次依然引發了廣泛關注。畢竟40元一杯的咖啡,就算是白領人群,消費起來也不輕松。
事實上,包括瑞幸、Tims等咖啡品牌也在今年元旦前后上調了部分產品價格;其中,瑞幸調整幅度在3元左右,Tims上調幅度1-2元不等。
與咖啡代表品牌漲價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網紅茶飲品牌正在放低身段,通過下調產品售價來刺激門店銷量。
2月24日,喜茶在官方公眾號發文宣布,告別30元以上產品,同時承諾年內不會推出29元以上的飲品類新品,所有產品年內絕不漲價。
全天候科技觀察發現,喜茶本輪調整幅度在1-10元不等,單品調價最高幅達10元。調價后,除了個別城市限定產品、周邊,以及LAB店、手造店少量產品外,喜茶標準茶飲菜單上再也沒有3字開頭的飲品了。
對于喜茶本輪價格調整,菁財資本創始人葛賢通分析認為,這是喜茶出于戰略考慮做出的選擇。“早期品牌具有網紅屬性,消費需要排隊也就沒必要降價;線下市場競爭激烈,品牌回歸大眾餐飲位置,降價才能保證門店流量,提升成交量。”
作為新式茶飲代表,喜茶一直名聲在外。早期新店開業,門口大排長龍、等待1-2小時,是再正常不過的現象,絲毫不愁賣。
為了抓住這波紅利、迅速搶占市場,喜茶開始走出廣東,北上圈地。雖然因為疫情,2020年喜茶開店速度受到了影響,但據喜茶年度報告,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其在全球61個城市已經開出了695家門店,其中2020年新開304家,包括喜茶主力店202家、GO店102家。
就在喜茶大規模線下鋪店之際,奈雪的茶、茶顏悅色、樂樂茶、茶百道、7分甜、蜜雪冰城、霸王茶姬、滬上阿姨等各類茶飲也在積極打通市場,占領區域位置。
整個茶飲市場大致被分為了高端、中端、大眾和平價四個等級,喜茶以超30元的客單價位列高端茶飲行列。
各檔次茶飲連鎖品牌劃分(圖片來源:安信證券)
而本輪降價,直接將喜茶拉回了中端,甚至大眾茶飲行列。全天候科技發現,過去幾年喜茶產品價格帶在20-32元間,變化并不大;據不完全統計,本次調價后價格帶在9-29元,其中9-15元占比約16.4%,16-19元占比在34.6%,20-29元占比49%。整體而言,價格調整后,喜茶在20元以內的產品占比達到51%,而在過去這個比重不足5%。
值得一提的是,喜茶還在本次調價時對外強調,“自己從來也不是高價茶飲,在成長和發展的時間里,主流產品價格帶長期維持在十幾元到二十幾元之間”,展現出回歸大眾品牌的強烈意愿。
喜茶一調價,其它家也很難坐住。
全天候科技從奈雪的茶方面了解到,公司在原有產品的基礎上,于今年1月17日新增了“輕松購”系列,覆蓋三大品類共六款產品,價格在9-19元之間。
另一邊,樂樂茶也于3月3日通過官方公眾號宣布,部分飲品價格已控制在20元以下,其中價格最低的純茶類鮮萃茉莉綠售價僅8元。
從效果來看,本輪降價對茶飲品牌門店銷量還是有不小的提振效果。全天候科技獲悉,奈雪的茶“輕松購”系列上市一個月以來,銷量超160萬杯;喜茶線上小程序也時常因爆單而停止外送服務,特殊時期(如情人節)門店等待時長甚至超過3小時。
2調價背后的邏輯
咖啡、奶茶在幾乎同一時期采取的兩極分化的調價策略,讓人不解。
特別是,星巴克CEO Kevin Johnson還公開表示,公司今年計劃進一步提價,“采取更多的定價行動”。
菁財資本創始人葛賢通認為,星巴克本輪漲價最主要原因來自上市公司財務壓力,需要保障報表凈利潤增長水平;其次,星巴克擁有較強的護城河,會員數量大且忠誠度高。
最新財報數據,截至2022年1月2日,星巴克在中國市場的門店數量已經達到5557家;中國市場90天內星享俱樂部活躍會員數接近1800萬,比去年增加260萬,這些活躍會員貢獻了星巴克中國約75%的銷售額。
雖然中國已是星巴克全球第二大市場,但近幾年業務承壓明顯。2022財年第一季度(2021年10月4日-2022年1月2日),星巴克中國市場同店銷售額同比下降14%、平均客單價同比下滑9%、交易額同比下滑6%。
除了財報業績壓力之外,成本上漲也是星巴克面臨的一大問題。
CIC灼識咨詢合伙人朱悅告訴全天候科技,本輪星巴克漲價原因是原材料供不應求、且流通成本增加,導致咖啡豆價格上漲,“面對中國業績下滑、運營成本增加,星巴克只能通過提價維持單店增長、緩解盈利壓力。”
2022財年第一季度,星巴克總成本為69.13億美元,同比增長16.8%。其中,占比最大的存儲運營成本,同比增長18.6%;支出份額第二的產品和分銷成本期內增長最快,同比增23.3%。
圖片來源:阿浦研究院
縱橫咖啡江湖數十載,星巴克早已形成了一套獨有的定價方法。星巴克CEO Kevin Johnson透露,星巴克能夠利用分析和人工智能等方式,并由一個非常有能力的團隊主導,通過建模持續關注需求彈性以及定價行為。
很顯然,當前的產品價格已經很難維持公司的利潤水平,星巴克只能通過漲價以應對通貨膨脹和與疫情相關的各類成本問題所導致的利潤擠壓。
業內人士都了解,奶茶品牌供應商多數存在重疊,實際上咖啡和奶茶品牌也有一些共同的供應商。從事厚乳生產的塞尚乳業就是星巴克和喜茶共同的乳制品供應商,而浙江紹興生產的抹茶也供星巴克和喜茶等品牌使用。
在一些輔料供應商相同的情況下,為何喜茶等新式茶飲卻與星巴克背道而馳,選擇逆勢降價呢?
不少聲音還質疑喜茶降價的做法,認為其下調價格就是在拉低品牌定位,失去了品牌社交屬性,不利于公司長遠發展。
一位茶飲行業人士向全天候科技分析,喜茶目前的凈利率樂觀估計在10個點左右,在幾百家門店的情況下已經算是不錯的水平;但去年四季度銷量出現了明顯下滑,在品牌力和議價空間觸達天花板的時候,只有通過降價提高銷量來降低邊際成本,從而實現整體盈利。
由于喜茶尚未上市,只能從同類上市茶飲企業的財報中窺探一二。
以奈雪的茶2020年數據為例,全年營收30.6億,材料成本11.6億(占營收37.9%),員工成本9.2億(占營收30.1%),使用權資產折舊3.5億(占營收11.5%),其他租金及相關開支1.0億(占營收3.3%),再考慮廣告及推廣開支、水電開支、配送服務費、物流及倉儲費等其他成本項,年內虧損達2.0億,經調整凈利潤率僅0.5%。
奈雪的茶2018-2020年部分盈利情況
縱使近兩年奈雪的茶和喜茶都加強了供應鏈建設,奈雪的茶還試圖通過中央廚房降低流通成本,依然擺脫不了虧損的命運。尤其是在中低端品牌逐漸做大影響之際,新式茶飲“活下去”遠比“保定位”更重要,降價促銷也就不難理解了。
拋開公司層面原因,僅從咖啡和奶茶飲品的消費者購買力上分析,星巴克也確實更有漲價的底氣。
艾媒咨詢數據顯示,中國奶茶消費者70%是女性,且呈現出年輕化特點,年齡在16-25歲的消費群體占比達41%,基本鎖定在校學生或剛參加工作人群,無收入或收入有限;年齡在26-35歲的消費群體占比達36%。
對比來看,根據MobData研究院數據,星巴克消費群體主要年齡分布在25-34歲,占比達54.1%;其次是35-44歲人群,占比25.1%;而其用戶主要是企業白領,收入超2萬的占比近一半(48.8%),具有較強的購買力。
圖片來源:安信證券
咖啡、奶茶在消費群體年齡層和收入水平上展現的差距,決定了星巴克能持續漲價,而“喜茶們”不得不回調價格。
3咖啡茶飲局勢各不同
目前為止,本輪價格變動似乎沒在咖啡市場掀起太大浪花,卻讓茶飲市場格局有了更多可能性。
這主要是因為中國咖啡市場仍在快速發展階段,各家企業仍處在不斷嘗試、不斷調整的過程中。
大環境帶來了壓力,也給了更多企業機會,CIC灼識咨詢合伙人朱悅指出,價格調整是不同類型企業在行業競爭動態中做出的應對策略之一,企業應結合市場動向,適時的推出符合自身企業在產品、價格、營銷等各個維度的最新發展策略。
上海線下咖啡品牌質館咖啡創始人鄭松茂就告訴全天候科技,成本上漲壓力是所有企業都面對的,“大家情況都一樣,目前門店并沒有漲價計劃。”
精品即溶咖啡品牌永璞咖啡創始人也向全天候科技表示,雖然全球原料價格上漲對成本有一定的影響,但“我們暫時沒有漲價的計劃”。
在品牌格局尚未固化的國內咖啡市場,無論新老咖啡品牌都有很大的發展機遇。“我們認為現在的咖啡市場還處于百家爭鳴的階段,未來三年將會有越來越多的玩家入場,整個咖啡市場的競爭擁擠度將進一步升級。”朱悅稱。
就在今年2月,中國郵政和狗不理也宣布入局咖啡市場。
2月14日,全國第一家郵局咖啡店落地廈門,門店售賣產品包括咖啡、茶飲、甜點和郵局周邊。從價格上來看,其飲品價位在20-40元之間。
8天后(2月22日),高樂雅咖啡食品(天津)有限公司成立,注冊資本50萬,法定代表人是狗不理集團董事長張彥森。天眼查股東信息顯示,該公司由天津狗不理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全資控股。張彥森曾表示,經營咖啡的意圖在于多元化發展,希望用獲得的利潤,反哺"老字號"。
但在茶飲市場,高端茶飲價格下探,就意味著一場價格戰或將掀起。
艾瑞咨詢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新式茶飲行業市場規模約為773億元,預計到2023年,整體市場規模將超過1700億元。由此可見,中國新式茶飲行業仍存在較大市場空間和發展潛力。不過,這并不意味著各家都能高枕無憂。
圖片來源:艾瑞咨詢
放眼中國茶飲市場,不僅有以鮮果茶為代表的喜茶、奈雪的茶,還有中式茶飲代表茶顏悅色、霓裳茶舞、霸王茶姬,以及下沉市場代表蜜雪冰城等。它們都想在各區域市場打開銷路后,逐漸向全國鋪店。
而產品處在13-20元價格帶玩家又是大多數,即便各家特色飲品略有不同,依然無法跳脫奶茶品類,不可避免會有一輪正面廝殺。
圖片來源:艾瑞咨詢
特別是當茶飲行業流量進入存量競爭階段,各品牌的競爭也會更激烈,誰的“彈藥”更充足、誰的準備更充分,誰才能笑到最后。
CIC灼識咨詢合伙人朱悅認為,對于企業而言,需要同時做好品質、品牌、服務體系、客戶粘性、場景創新這五點才有可能從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在品牌分層次精準定位用戶的今天,星巴克不斷向上走,網紅茶飲努力守住年輕消費者、穩住茶飲領頭羊地位,其它品牌則如雨后春筍般涌現。
新一輪價格戰下,品牌很難再靠流量紅利和營銷宣傳做大規模,它們更需要在穩住區域市場的基礎上,找到一個好的商業模式,實現單店盈利,而企業渠道和供應鏈能力或成影響行業最終格局的關鍵因素。
凡注有"三板富 | 專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務平臺"或電頭為"三板富 | 專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務平臺"的稿件,均為三板富 | 專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務平臺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三板富 | 專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務平臺",并保留"三板富 | 專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務平臺"的電頭。
- 誰在分化星巴克和喜茶?
- 持續助力實體經濟 進一步降低小微商戶的經營成本
- 招商證券APP出現故障 招商證券崩了沖上微博熱搜
- 天津銀保監局積極開展責任保險實踐探索
- 遼寧銀保監局發布保險消費提示 建立風險防范意識
- 福建銀保監局發布關于互聯網保險消費風險提示
- 河南省保險業協會提示:防范“代理退保”風險
- 港股異動︱凱富善集團控股(08512)漲超8% 預期2021年擁有人應占利潤1.04億至1.08億港元
- 品牌、業績雙創新高,伊利交上冬奧收官答卷
- 馬斯克:特斯拉(TSLA.US)及SpaceX面臨巨大通脹壓力
- 廣深鐵路股份(00525.HK)跌逾4% 深圳、東莞防疫措施升級
- 電視廣播(00511)盤中跌超4% 預計2021年度股東應占虧損約6.4億港元至6.6億港元
- 徐小明:再向下日線有序列
- 衛健委放開新冠抗原自測,產業鏈企業迎利好催化
- 銀保監會:小心這四大過度借貸營銷的“套路”陷阱
- 神藥價格直逼黃金,廣譽遠當家產品再漲價,藥師:已經很久沒到貨了
- 大逃亡!北向資金凈流出363億,誰被拋棄誰被抄底?(附名單)
- 有社保不需要商業保險?保險業協會發布保險產品購買提示
- 線上平臺推出“抗原檢測”28分鐘配送到家服務
- 《獵罪圖鑒》熱度居高不下 消費需求仍存缺口
- 鈷鹽生產龍頭企業騰遠鈷業被棄購金額創年內新高
- 最高支持額度提高100萬 北京首店3.0版措施再升級
- 滕州近10項重點項目啟動建設 包括城市管網改造、污水處理廠工程
- 應急物資生產較為平穩 上海排摸口罩、防護服、睡袋等的產能產量
- 二胎媽媽曬出家居照,因陽臺布置而走紅,網友:有娃一定跟著學!
- 武漢力太3月14日聚醚市場快報
- 整家定制異軍突起,看清背后本質,套餐選購不迷路!
- 暖心!高新區一企業捐贈2萬只口罩助力防疫
- 首批“自測版”試劑盒來了 多家藥店和電商宣布售賣
- 熱賣的隔離險產品要下架 為何熱銷產品“逆勢”下架?
- 海信集團確認換帥 家電企業轉型仍在路上
- 禁止銷售除煙草口味外調味電子煙 14只個股涉及電子煙概念
- 京東收購德邦66.49%股份 快遞業洗牌未完待續
- 別人家的小區停車真不難,解決方法看這里
- 兩會看點|全國人大代表鄭堅江:建議建設“互聯網+”智慧養老服務平臺
- 招商證券回應:成交回報處理延遲并加緊修復 所有交易委托都已實時傳送至交易所系統
- 太和控股(00718.HK)盈警:預期2021財年稅前虧損不少于3億港元 同比大幅增加
- 太和控股(00718.HK)3月31日舉行董事局會議審批全年業績
- 四環醫藥(00460)附屬收購深圳易美80%股權以拓展光電設備領域布局
- 四環醫藥(00460.HK)附屬通過“受讓+增資”方式獲深圳易美80%股權 拓展光電設備領域布局
- 最高12億元!“醫藥一哥”首次出手回購創新藥收獲期何時到來?
- 雙良節能:節能、光伏業務全面增長,硅片項目二期建設加速推進
- 創新藥龍頭企業榮昌生物進入科創板招股發行階段
- 港股午評|恒指跌近4%,科網股重挫,部分抗疫概念股逆市走強
- 花大價錢的基金APP正走向分化,多家APP宣布停運意味著什么?中小公募拉開基金直銷末日序曲
- 螞蟻集團全面退出對36氪投資持續收縮投資版圖
- 華科儀IPO被終止:年營收2億 曾擬募資3億
- 日新快訊丨中梁物業轉讓通皋物業100%股權,中城云城市建設接盤
- 暴跌超90%,逸仙電商還能翻身嗎?
- 萬達商業被曝暫停港股IPO:曾擬募資30億美元 王健林夢難圓
- 樓頂種菜、養動物,公區堆雜物,物業可清理、業委可起訴、公安可罰款!
- 49塊包郵、579塊平替戴森,國貨小家電圍獵洋品牌
- 橙心優選被爆全線關停 社區團購不行了嗎
- 巨虧68億后,B站拿什么搞錢?
- 日新快訊|瑞安新天地招股書失效
- 美團電商加速出擊:新增自營、跨境,種草社區“珍箱”升級為“逛逛”
- 史玉柱未能解開“Playtika棋局”
- 你的智能音箱為什么這么傻?
- 財報前瞻 | 困難重重 聯邦快遞(FDX.US)需一份亮眼指引
- 瑞信:予友邦保險(01299)“跑贏大市”評級 目標價下調至102港元
- 創歷史新低!恒生科技指數盤中跌幅擴大至8%
- 港股異動 | 手游股早盤走低 IGG(00799)跌超4% 2月中國移動游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環比降2.76%
- 伽馬數據:2月中國移動游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216.27億元 同比增長2.03%
- A股上演翻盤奇跡,背后這三個細節值得深思,下一次別再無視!
- 3.14午評|大環境不好,學會見好就收!
- 3元征服世界!蜜雪冰城,一個“貧民窟”里走出的奇跡
- 【讀財報】鋰電池產業2000億再融資熱潮:寧德時代等可能過度融資
- 3月14日午間看市回踩3250附近一線,倒春寒影響
- 吉林省委助力企業加快發展 為全省穩增長提供有力支撐
- 安新縣行政審批局延時為民服務 八名窗口人員干勁十足
- 河南濮陽維護市民正常生活秩序 確保生活必需品不脫銷
- 鄭州市發布創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實施方案 鄭州如何更進一步?
- 新冠抗原試劑預售價32.8元,業內:太貴了!
- 瑞科生物通過上市聆訊:9個月虧損超5億 君聯與紅杉是股東
- 日新快訊丨蘇新美好生活聯合仁恒物業新設物業公司,注冊資本500萬元
- 京東物流斥資90億收購德邦66%股權 余睿:不是為了消滅誰
- 大廠瘋狂拉新,帶火月入10萬的地推生意
- 49塊包郵、579塊平替戴森,國貨小家電圍獵洋品牌
- 潤華物業沖刺港股:年營收6億 上市前景不容樂觀
- 行業透視 | 社區電商模式探討與終局猜想
- 韓系汽車,在泥潭中等待“救世主”
- 吉林省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 打造萬億級現代汽車產業
- 關聯交易事項未及時履行審議程序和信息披露義務 中潛股份(300526.SZ)收深交所監管函
- 南京老百姓大藥房門店:尚未上架新冠自測產品 單只價格29.8元
- 板塊異動 | 零售藥店即將開賣新冠抗原自測產品 新冠檢測概念股繼續走強
- 意大利電信同意對KKR & Co.(KKR.US)收購要約進行深入討論
- Biotech細分領域的精耕者 即將登陸港市的加立生科中長期規模增長路徑清晰
- 產能擴張穩步推進,創成長ETF(159967)成分股億緯鋰能擬回購1.5億-3億元
- 以嶺藥業獲批國家中醫藥服務出口基地
- 聚賽龍成功上市,力爭成為我國改性塑料產業領軍企業
- 中創新航沖擊港股,連虧四年剛剛盈利,不久前被“寧王”起訴專利侵權
- 被互聯網沖擊的健身房,竟被“偽健身者”當做澡堂?
- 超50家粵企齊聚消博會 喜茶將在本屆消博會上“首秀”
- 路斯股份上市第二個交易日破發
- 山東臨清開發區審批服務中心 優化審批服務助力項目落地
- 哈經開區、平房區確定三年營商環境改革時間表
- 遼寧興城經濟開發區借助招商模式創新 增強了投資者信心
- 沈撫示范區聚焦“卡脖子”難題 聚焦科技創新
- 旅游產業格局發生變化 主力消費群體更加年輕
- 優化老字號服務 加強黃金珠寶業優秀民族品牌保護
資訊
焦點
精彩推送
- 優化老字號服務 加強黃金珠寶業優秀民族品牌保護
- 高端洗護產品防脫洗發用戶增長近七成 洗護市場抓準防脫需求
- 做好客戶后盾 歐航歐馬可優質服務獲市政企業高度認可
- 日新快訊丨金科智慧服務于重慶新設物業公司,業務含名勝風景區管理等
- 日新快訊|泰和置業收購隆泰物業100%股權,圓歌文化退出
- 美團電商加速出擊:新增自營、跨境,種草社區“珍箱”升級為“逛逛”
- 63萬股民沸騰了:4000億“光伏茅”又出手!195億大項目,來了!
- 智能設備的“智障”瞬間
- 貝殼找房跌入冰河世紀
- 呷哺呷哺2021年預計虧損近3億元
- 8個月連獲三輪融資,被今日資本看上的饞匪要講一個怎樣的預制菜故事?
- 資本市場進一步創新金融產品 助力服務業恢復發展
- 港股異動︱錦興國際控股(02307)高開近14% 扭虧為盈 預計年度股東應占溢利4200萬港元至4700萬港元
- A股早評:三大指數低開逾1% 新冠檢測概念大漲
- 港股異動︱聯合能源集團(00467)高開逾4% 預期年度溢利同比增長少于100%
- 港股異動︱易大宗(01733)高開逾14% 預期2021年度純利不少于33億港元 同比實現大幅增長
- 國內首個且唯一!基石藥業-B(02616)普吉華?擴展適應癥獲批上市 用于治療甲狀腺癌和甲狀腺髓樣癌
- 新冠抗原檢測概念橫空出世!題材預期太過一致怎么辦?
- 咖啡市場如此火爆,種咖啡是一門好生意嗎?
- 成交量不足,大盤反彈高度有限
- 推進注冊制改革,證監會持續加強會計監管,釋放哪些重要信號?
- 達達,不能只做京東的達達
- 上海樓市亂象不止,買房捆綁“裝修包”,銷售顧問撂狠話:你自己想清楚
- 服務業發展整體向好 促進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恢復發展
- 中國股市:外圍局勢緩和 市場將形成明顯企穩信號
- 三大股指悉數大跌 深證成指以6.29%的跌幅墊底
- 銀行掀起“補血潮” 中小銀行資本補充熱度高漲
- 凈值化轉型后銀行理財收益波動加大 大額存單產品利率表現如何?
- 日新快訊丨金科智慧服務聯合念初企業于重慶新設物業公司,前者持股51%
- ?誰來推動電器上門服務跨入「消費者主權」時代?
- 命運多舛的萬達商管
- 創新層掛牌公司不搞“終身制” 掛牌公司進入創新層頻率提升
- A股有色金屬有望保持強勢 部分行業成長性凸顯
- 九州通:公司在抗原自測產品的合作上已進行溝通
- 思摩爾國際(06969)擬不超過15億港元回購股份
- 基石藥業-B(02616):普吉華在中國獲批用于治療晚期或轉移性RET突變甲狀腺髓樣癌及RET融合陽性甲狀腺癌
- 熱景生物(688068.SH)新型冠狀病毒抗原檢測試劑取得醫療器械注冊證
- 美聯儲議息會議來襲 美元還要繼續漲?
- 富途早報|年內股價翻倍!巴菲特再砸15億美元“掃貨”西方石油
- 單季虧損52億元,全年凈虧損36億元,京東財報讓電商看不到未來?
- 新股前瞻丨偉立控股:二度闖關港交所,百億卷煙包裝紙生意幾何?
- 周末疫情發酵,深圳停公交和地鐵,醫藥春天來臨?
- 消息分析:
- 2月居民中長期貸款15年來首現負增長,房地產調控將如何發力?
- 廣州成交現回暖跡象,一線樓市筑底完成?
- 1.78億元搶套上海頂豪,還是“撿漏”價?
- 天津自貿試驗區涌現出多個全國首單業務
- 現貨黃金瘋狂溢價成“香餑餑”黃金經銷商迎來需求“春天”
- 國泰君安:豬周期反轉預期提升帶動估值恢復 持續推薦生豬養殖板塊
- 瑞穗:支付類股下半年有望迎來反彈 予萬事達(MA.US)等“買入”評級
- 中泰證券:汽車電動化、智能化驅動PCB新發展 “含車量”高PCB企業受益最大
- 匯豐控股(00005)3月11日回購約106.7萬股
- 戰爭進入第19天,一個好消息和兩個壞消息!
- 豐田供應鏈又被黑客盯上全球汽車零部件巨頭電裝成最新受害者
- 【數讀IPO】又一細分領域龍頭今日申購機構:將充分受益光伏產業快速發展
- 潘石屹七折賣樓:SOHO租金回報僅2.5%,“跳樓價”仍有高水分
- 樓市平淡,深圳豪宅卻逆市熱銷!98%房源來自這個片區
- 易大宗(01733)預期2021年度純利不少于33億港元 同比實現大幅增長
- 易大宗(01733.HK)盈喜:預計年度純利不少于33億港元
- AQUILA ACQ-Z(07836.HK)擬發售1.001億股A類股份及5003.25萬份上市權證
- 浙江滬杭甬(00576.HK)獲招商公路增持449.6萬股
- AQUILA ACQ-Z(07836)擬發售約1億股A類股份及5003.25萬份上市權證
- 萬孚生物:截至目前尚無變更注冊證后的抗原檢測試劑產品上市銷售 尚未與商業零售OTC渠道達成銷售協議
- 金沃夫生物:明天大規模向北京市內連鎖藥店供應新冠抗原自測產品
- 中信特鋼常務副總裁王文金談未來發展:保持三大品牌優勢 打造三大產品基地
- 智通港股投資日志|3月14日
- 智通全球財經日志|3月14日
- 【盤中寶回顧】新冠自測來了!Ta已前瞻解讀產業鏈機會一文梳理2只漲停股
- 2022年中國洗發水消費者購買洗發水關注因素:功效因素占68.9%
- 泛娛樂行業數據分析:69.4%中國受訪網民喜歡線上劇本殺是因為方便、節省時間
- 低度酒行業數據分析:76.3%消費者喜歡微醺感覺
- 熱景生物新冠抗原自測試劑獲新加坡批準上市
- 中泰證券:首批5款新冠抗原自測試劑盒獲批,重視疫情反復下的兩條主線機會
- 下周核心主線,沖!
- 【20220314早評】“降維打擊”后新一輪筑底反復
- ?3.13復盤,下周操作策略:
- 上海銀行火速“輸血”5億元,助力叮咚買菜保供市民餐桌
- 2022年,希望能支棱起來!
- 豐田供應鏈又被黑客盯上全球汽車零部件巨頭電裝成最新受害者
- 國內首批新冠抗原自測產品開啟預約!這些A股公司引關注
- 老周侃股:弱市之下高比例質押股要格外警惕
- 家鄉互動(03798.HK)捐款1000萬元用于全力支援吉林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
- 碧桂園(02007.HK)澄清稱社交媒體有關陳述╱評論為毫無根據且嚴重誤導 公司具備充足的可動用現金儲備
- 智通港股公告精選︱(3.13)京東物流(02618)擬斥資89.76億元收購德邦控股99.99%股權
- 凱萊英(06821)前兩個月營收同比增逾130% 預計首季營收逾20億元
- 京東物流(02618)發行50萬股獎勵股份
- 美的置業(03990)擬向金科地產集團(000656.SZ)附屬收購南京住宅開發項目權益并出售柳州住宅開發項目和岳陽住宅開發項目
- 中升控股(00881)收購仁孚(中國)的最終代價為約13.14億美元
- 碧桂園(02007.HK)進一步購回960萬美元優先票據
- 永輝超市、家家悅、紅旗連鎖……誰是營運能力最強的超市企業?
- 匯通達網絡(09878):超額配股權獲部分行使 穩定價格期間結束
- 京東物流(02618)擬斥資89.76億元收購德邦控股99.99%股權
- “股價保衛戰”火力正足:年內超300家上市公司近200億回購護盤 76家獲股東增持力挺
- 京東物流(02618.HK)擬89.76億元收購德邦控股99.99%股權 以進一步提高市場份額
- 美的置業(03990.HK)擬9.07億元收購南京科宸房地產53%股權及南京山河宸園企業50%股權
- 周末重磅消息公布,下周反彈在途
- 【月亮看盤】新一輪中級行情——三九行情時空初探
- 廣東聯盟最新一輪集采收官:生長激素、重組凝血八因子等明星品種紛紛大幅降價
- “股價保衛戰”火力正足!年內超300家上市公司近200億回購護盤,近六成為深市公司,76家獲股東增持力挺
- 宋都股份(600077.SH)子公司聯合體與西藏珠峰簽訂鹽湖提鋰項目合作協議 涉及設備采購金額16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