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張文靜
編輯 / 田晏林
房地產市場變幻莫測,在杭州購房者深度認可的綠城、濱江、融創三大房企品牌中,如今融創為應付債務焦頭爛額;業內心中的“白月光”綠城,也自創始人宋衛平淡出后,在杭州本土人士眼中已“泯然眾人”。看起來,曾經的“千年老二”濱江集團似乎扛起了浙系房企的大旗,成了這輪下行周期里的贏家。但事實果真如此嗎?
中國的房地產行業還沒有完全脫離煎熬期,一點風吹草動就容易草木皆兵。這點,從開發商的拿地意愿上可見一斑。
土地,作為房地產開發商最重要的生產資料,現如今,卻被更加謹慎、理性地對待。中國指數研究院數據顯示,2022年1-5月,TOP100企業拿地總額4681億元,拿地規模同比下降64.7%。
且相較于央企,民營房企受制于債務壓力,更不敢在土地市場貿然加碼。但就在房企普遍如履薄冰的時候,杭州本地民營房企杭州濱江房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濱江集團”)卻以單月豪擲超180億元買地,震驚業內。
數據顯示,從今年前五個月的新增土地貨值排名看,華潤置地、濱江集團和綠城中國分別以634億元、592億元和565億元占據榜單前三位。
作為僅次于央企華潤的拿地“猛將”,濱江集團是極少數依靠押注單一市場,成為擁有千億年銷售額的全國百強房企。盡管在2021年,該公司銷售額達到1691億元,但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濱江都跟在“老大哥”綠城中國身后,聲名不顯。
甚至在全國房企紛紛涌入杭州市場那會兒,招架不住外來勢力進攻的濱江集團還曾一度因保守掉隊。2015年前后,這家深耕杭州市場的房企也曾嘗試走出杭州,向深圳、上海等一線城市擴張,但最終都無功而返。
業內對濱江集團的評價自此出現兩極分化——喜歡它的人,把它視為杭州的房企標桿;同時外界也質疑濱江有限的對外擴張能力,支撐不起它的勃勃野心。
2022年,是濱江集團“三十而立”之年,也是創始人兼集團董事長戚金興整60歲的年頭。半個月前,戚金興對外表示,未來5至10年是濱江最好的發展期,也是其本人綜合能力最強的時期。
只是市場還很不放心。面對當前的房地產行情,濱江集團逆流而上,真的踏準市場節奏了嗎?偏安杭州一隅,能否讓其一勞永逸?
單月豪擲180億
5月26日,濱江集團發布公告稱,提請股東大會批準項目公司向合作方股東提供財務資助合計不超過186.2億元。在此一周前,該集團董事會剛剛通過決議,一天內成立了4家地塊項目公司。種種“豪橫”舉動,無不透露出“要大干一場”的信號。
今年上半年,在同行們捂緊錢袋子,經常缺席土地拍賣會時,濱江集團先是豪擲186億元在杭州首輪土拍中拿下11宗地塊,5月初又斥資57億元接盤出險房企陽光城位于浙江永康市經濟開發區的6宗地塊。這意味著,短短1個月內,濱江將17宗土地收入囊中。
據中指研究院統計,TOP100企業前4月拿地總額3626億元,拿地規模同比下降55.9%。而濱江集團,1月至4月以累計新增貨值575億元排在全國房企榜首。
與一年前杭州首批集中供地時的擔憂心情不同,近兩個月來戚金興大筆投資,引起了市場和投資者的注意。一向低調的濱江,為何在鶴唳風聲的2022年選擇逆勢擴張、積極并購,背后到底在打什么主意?
要知道在一年前,戚金興對土地市場還非常悲觀,認為“努力做到1%至2%的凈利潤水平”就很不錯了。但在今年5月召開的2021年業績會上,面對投資者對濱江逆勢拿地的疑問,戚金興一反前態,稱拿地是基于對杭州房地產市場可持續發展的信心,“公司今年拿地利潤率整體高于去年,平均凈利潤率在8%左右。”
不過,有業內人士認為,這個利潤水平可能是保守估計,實際可能會超過8%。一位杭州房企人士告訴《財經天下》周刊,今年一批次集中供地中,濱江的運氣并不算好,11宗地中僅1宗是搖號中標;5宗是不足封頂獲得的;另外5宗,商業地塊較多或是未來社區地塊。
在該房企人士看來,濱江能拿到這么多的土地,與拍賣規則的調整有一定關系。據悉,今年杭州首創了“次高報價者得”,即當競拍地塊達到10%溢價后,將直接轉入一次性報價環節。一次性報價環節中,若有2個及以上有效報價,即有效報價中金額第二高報價為競得價。
這意味著,單打獨斗比不上抱團取暖。據業內人士介紹,按照新的規則,最高價肯定沒人想投,因為房企都是交了巨額保證金來參加土地拍賣的,不是來“自殺”的,“如果以小團體的形式,在出價的時候直接拉到最高,其余都往第二高的價格去投,那么小團體中,肯定會有盟友參加搖號或是直接中標。”
一位接近濱江集團的杭州房企土地投資部人士透露,濱江今年拿到的11宗土地基本沒有全自營的,都是合作,而且是抱團參拍搖號。“有些土地至少有2家企業合作,多的能有5家聯合,從一開始就綁定。”
《財經天下》周刊還注意到,前兩年,濱江集團在浙江省全覆蓋布局,而今年更多在看杭州的機會。一位熟悉杭州樓市的人士表示,由于限價,杭州核心地段市場“倒掛”現象較為普遍,即同地段二手房比新房價格高得多。“2021年杭州一系列政策推行,二手房銷售受到影響,但核心地段新房幾乎不受影響,都是期房就售空,且搖號中簽率并不高。”
并且近年來,互聯網電商的發展吸引了大波人才,杭州人才引進量居全國前列。只要不斷有人口流入,就不怕沒人買房。但濱江集團營銷員工也坦言,整體市場行情下行,銷售有一定壓力,只不過杭州人口一直向內流入,也讓濱江拿地充滿底氣。
對杭州未來樓市的看好,以及在本土積累的龐大客戶群,濱江集團才敢毫不猶豫地加大賭注。但在當地業內人士看來,找到靠譜的盟友,抱團拿地并非易事。濱江能如此順利地做到,與掌門人戚金興的行事風格息息相關。
(2019年,上海,杭州濱江集團開發濱江樓盤公園壹號樓盤 圖源:視覺中國)
老板是何來頭?
1962年出生的戚金興是杭州本地人,最早曾任杭州市江干區鄉鎮企業局科長。1992年,他拿著借來的8萬元,帶著6名員工開始籌建一家集體所有制的房屋開發單位——濱江房屋建設開發公司。
1996年,杭州濱江房產集團有限公司成立。1999年,濱江集團開始改制,以戚金興為代表的管理層買下了公司60%股權,之后的兩次增資,江干區國有資產經營管理公司持股比例被稀釋至8%。2006年,戚金興又買下了這8%的股權,濱江集團徹底成為一家民營地產公司。
2002年,濱江憑借開發金色海岸豪宅項目,一戰成名,杭州樓市也因此進入豪宅精裝修時代。此后,金色家園、金色海岸等項目相繼面世,更加奠定了濱江集團在杭州的地位。2008年,濱江集團在深交所上市,成為國內最早一批登陸A股的房企。
但沒人能想到,創業之初,戚金興一直在經歷沒錢、沒人、沒土地的窘境。這也使他想到合作建房,直到今天,也成了濱江集團的經營底色。據行業人士透露,房企們愿意跟濱江綁定的最大原因是戚金興肯讓利。據悉,濱江集團在合作項目中的持股比例都不高,大多數為20%,最低只有10%,最高也不過40%。
一位在杭州負責土地投資的房企人士劉明與濱江集團有過幾次合作,在他看來,戚老板能在杭州呼朋引伴,與他的性格和管理手段不無關系。“戚老板基本不篩合作伙伴,只要能一起賺錢,誰都行。而且濱江付款很及時,都是現金支付。”
《財經天下》周刊獲悉,在與濱江合作的企業中,不乏興耀、建杭、中豪等與濱江關系密切的“老伙計”,也有拍地過程中直接敲定的“新盟友”。
劉明說,像中豪、通達、杭州灣等公司,都是跟著濱江集團一起發展起來的,這些企業的老板都曾是戚金興的“小老弟”,現在在各自領域發展很好。“許多合作單位愿意跟著戚金興,就是因為戚老板愿意給利潤。”而且,由于濱江在杭州具有強大的品牌影響力,有些項目不用做營銷就能快速去化,合作者也紛至沓來。
數據顯示,2021年濱江集團全口徑銷售額1691.3億元,但在權益銷售額方面,該公司仍未達到千億規模,2021年僅為871.5億元,權益銷售比僅為51.53%。
2019年,濱江集團首次跨入千億規模。但由于該公司長期采取合作方式經營項目,其銷售額也經常被外界質疑“注水”。
不過,戚金興并不在乎這些言論。2017年,杭州市場一直以來的“綠城第一、濱江第二、萬科第三”格局被打破,綠城讓出多年杭州銷售冠軍的位置。戚金興曾說,“既然格局打破了,濱江就必須爭第一了。不然對不起我的團隊,他們兵強馬壯,戰斗力強,我必須給他們爭奪榮譽的機會。”
其實在創業近20年的時間里,戚金興一直低調地排在綠城中國創始人宋衛平的身后。當年融創收購綠城失敗后,外界直言最高興的是戚金興。因為宋衛平歸來,戚金興不再孤軍奮戰,有所依附,浙江品牌可與外來巨頭抗衡。而有宋衛平的綠城在前,濱江也更安全。戚金興也說,有宋衛平在,“他風風火火,我就躲在他后面——他的高調顯得我低調。”
如今,這個杭州房企的“千年老二”似乎要扛起“浙系”房企的大旗了。
“濱江是少數在廢墟中真的活下來的民營兄弟。”一位資深地產從業者感慨道,在他看來,濱江在這輪周期下能活下來的原因在于沒大舉擴張、也沒玩高周轉,“不過,像這種小而美、中而美的房企在其他省市也有,只是都沒上市罷了。”
多位杭州房企人士向《財經天下》周刊表達了對戚金興經營方式和管理手段的肯定,在普遍裁員、降薪的房地產行業,濱江集團的團隊離職率保持低位。事實上,直到2021年,該公司員工人數僅有1644人。
“總部就幾十個人,戚金興身邊的人都是跟了他二十多年的。好在沒怎么加杠桿,而且合作代建多,自己出資少,基本不出浙江省,所以公司還算穩健。”在上述房企人士看來,濱江的模式,很多房企學不來,它能夠用綠城1/5的人力,將成本壓低10%。
(杭州濱江集團董事長戚金興 圖源:視覺中國)
為何走不出浙江?
走不出浙江,一直是外界對濱江集團最大的詬病。
2018年,戚金興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評價濱江上市十年的表現,稱“充其量算合格”。這談不上是一個滿意的評價。在他看來,那些年的保守謹慎和踏錯節奏讓濱江錯失了不少機會。盡管濱江的負債水平一直保持在行業低值,但沒能把企業規模拉大,始終讓戚金興感到遺憾。
2008年,房地產行業向好,濱江集團卻只拿下3個項目。之后的兩年,濱江拓展到三四線城市,但花了三年半時間才消化完畢。2014年,完成去化一身輕的濱江,再次謹慎起來,為保持現金流和銷售量,降低貸款與負債。
但到了2015年前后,戚金興決定提速,嘗試走出杭州舒適圈,向深圳、上海等一線城市拓展,但由于人員精簡,不能支撐跨省管控,管理半徑一大,企業就支撐不了,幾度陷入突圍困境。
離開大本營之后,濱江集團“水土不服”得厲害。2015年底,濱江聯合平安不動產以34.65億元競得上海寶山區一宗地塊,沒想到遭遇調控,這個項目被套了好幾年;2016年深圳龍華舊改項目,也因政策原因被按下暫停鍵,濱江退出了項目,并且向合作方借出的11.6億元也打了水漂,導致2019年濱江計提了7.24億元壞賬。此外,上海湘府花園項目也出現類似糾紛。
嘗試走出浙江失敗后,濱江再次回到杭州,并加大拿地力度。2021年,濱江新增38個項目,35個分布于浙江,其中杭州有18個。此外,截至2021年底,公司土地儲備中,杭州占60%,寧波等二三線城市占25%,外省僅占15%。
“濱江確實很少走出浙江,南京,廣東有個別項目,但是都沒有擴出去,最近更是杭州都不出。”杭州一位房企人士直言。
在劉明看來,水土不服的原因在于“玩不過同行的高周轉”。據他透露,濱江目前仍是較粗放的人管項目模式,制度化或信息化滯后。“濱江團隊都是老員工,合作的是老施工單位,使用老工法工藝,所以很少出錯,這也是濱江人均效能高的原因之一。”
但他同時表示,因為制度不全,招標或是成本管控上還是很粗放的,一旦出現新管理者和新的施工單位,對濱江沒有足夠的經驗及熟悉度,就容易出錯,舞弊案件會層出不窮。
在5月份的業績會上,戚金興表現出對杭州市場極為看好。他說杭州是全國少有的幾個供需平衡的城市。人才的流入,也支撐了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濱江在杭州市場份額這幾年都保持在10%左右。
但有投資者提出異議,認為如果永遠偏安一隅,浙江市場是否足夠大,能支撐濱江一直領先?以及走向省外,濱江能力是否存在明顯短板?對此,戚金興只以“向同行借鑒學習”“省外與合作方優勢互補”等模糊言辭回應。
在劉明看來,如果在杭州市場,濱江都做不下去了,那么其他房企更做不下去;如果杭州市場都不行,其他城市會更糟糕。不過,他也表示,從長期來看,杭州的經濟發展還有待進一步觀察,在企業裁員的背景下,樓市風險依然存在。
對于一家企業的掌舵者來說,選擇哪種經營戰略,往往是一個辯證取舍的過程。是求穩、求快、還是求規模,考驗的是老板的智慧和決斷。戚金興給出的答案是,在行業下行期,保住規模,守住大本營。
但在行業人士看來,濱江集團未來最大的風險,一是成也戚金興,敗也戚金興;二是成也杭州,敗也杭州。
(應采訪對象要求,文中劉明為化名)
凡注有"三板富 | 專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務平臺"或電頭為"三板富 | 專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務平臺"的稿件,均為三板富 | 專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務平臺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三板富 | 專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務平臺",并保留"三板富 | 專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務平臺"的電頭。
- 女子因車位爭吵稱家有50臺賓利,街道:開發商贈車位引糾紛
- 洗腳城服務全國第一,房價卻排倒數,這個城市的夜生活有多豐富
- 科創板成交額呈逐步上升趨勢 科創板業績繼續維持高增長
- 物業指定品牌或裝修公司?業主要保衛自己的自由選擇權
- 北上資金上周持續凈買入 創出2月以來最大單周凈買入額
- 年內B股整體跑贏A股 上證B股逆市上漲近8%
- 德爾瑪IPO將上會 重銷售輕研發、客戶集中度較高等問題受關注
- 北交所一周盤點:邦德股份上市 晨光電纜、三維股份過會
- 廣州樓市新政兩日:有盤售價跌回6年前,一天賣出上百套
- 2022年5月上海新三板企業市值TOP100:東方網市值54.74億元排第一
- 第四批同業存單指數基金趕在端午節前啟動發售
- 市場整體呈現震蕩上漲態勢 6月大盤將延續反彈
- 北京消費市場韌勁充足 為未來繼續增長提供支撐
- 北京疫情進入掃尾階段 中小學及幼兒園返校安排正式出爐
- 2022年5月浙江新三板企業市值TOP100:上榜門檻4.57億元
- 北京恢復堂食 餐飲企業已做好準備!
- 逆勢豪擲600億買地,房企艱難時刻殺出一匹黑馬
- 北交所發布70個上市公司臨時公告格式模板 新增委托理財公告模板
- 2022年5月江蘇新三板企業市值TOP100:東海證券市值126億元居榜首
- 中小銀行多渠道發力積分營銷 銀行進一步提高場景覆蓋程度
- 端午旅游市場有序回暖 京郊民宿、露營成為出游亮點
- 端午節后首個交易日 A股迎來5只新股上市
- 《夢華錄》豆瓣評分增至8.7分 熱度口碑雙在線
- 北京穩經濟45條派發的汽車消費“大禮包”立竿見影
- 美國企業開始卷入裁員潮 特斯拉拉響史上最大裁員的警報
- 數字人民幣再迎“多點開花” 將進一步向日常消費場景滲透
- 神十四出征! 投資者對航天概念股的股價走勢表示期待
- 高校生離校返鄉無需集中隔離 到家后實施7天健康監測
- 農產品批發市場積極組織貨源 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充足
- 長租公寓逆市漲價的并不占少數 漲幅10%是系統設置?
- 北京穩經濟“大禮包”越發完善 人員物資流動更暢通
- 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 推進市場設施高標準聯通
- 安徽“放管服”大大縮短了審批時限 推動長三角地區一體化發展
- 全球對化肥產品大增 突尼斯政府恢復磷酸鹽出口
- 在滬企業全面開啟復工復產步伐 上海孕育出更有韌性的營商環境
- 海關繼續加強進口嬰童用品質量安全檢驗監管
- 中國能源貿易合作安全穩定 構建多元化油氣進口格局
- 一大波消費券派發中 居民假日消費需求精彩綻放
- 銀行頻發高管招募令 多家銀行偏向更為年輕的應聘者
- 北京多區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 增加金融服務有效供給
- 餐飲企業上線定制菜單 挖潛社區生意
- 多家上市公司官宣給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減免房租
- 近三成認購額度未認領 都邦保險4億元增資計劃有了新進展
-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統籌全市線上文旅資源 推出“云上端午”
- “6·18”首波快遞洪峰將至 分倉消解物流堵點
- 雙匯發展押注預制菜 尋求業績增長點
- 在有限成本范圍內保證精良內容 童書市場面臨的共同問題
- 興趣電商讓區域產業“破圈” 以優質內容激發用戶興趣
- 粽子等傳統節令食品進入銷售高峰 新口味消費熱度不斷走高
- 跨省跟團游迎來暖意 本地游、自駕游仍舊是人們假期出游的首選
- 端午小長假來臨 古鎮民俗游和親子游熱度飆升
-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6651 匯率風險管理意義重大
-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貫通縣鄉村電商和快遞物流配送體系
- 商務部完善重點外貿企業服務保障制度 外貿外資總體開局平穩
- 國金證券積極拓展融資渠道 持續創造穩定收益
- 前5個月最賺錢的基金出爐 3只基金虧損超60%
- A股市場維持震蕩走勢 煤炭、電力板塊發力護盤
- 成都高新區推出“積分貸” 切實幫助企業解決融資難
- 2021年萬達開川渝統籌發展示范區生產總值超4000億
- 成都東部新區首個五年規劃出爐 瞄準新賽道發揮資源稟賦優勢
- 四川出臺30條措施加強新市民金融服務行動
- “兩小時出行圈”成新風尚 “露營”的搜索量環比增長120%
- 公園搭起帳篷 打卡繞城綠道“突然就火了”
- 茂碩電源一字板跌停 茂碩電源主營業務介紹
- 汽車股開盤走強 工信部開展新一輪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
- 滬上券商今起全面復工復產 證券公司復工復產步伐加快
- 我國兒童安全座椅銷售額增長顯著 兒童安全座椅或撬動千億市場
- A股多只退市整理股票出現連續上漲甚至連續漲停行情
- A股三大股指低開后震蕩 汽車板塊逾10股漲停
- Redmi Note 11T Pro系列迎來首銷 采用6.6英寸中孔全面屏
- OPPO K10首發聯發科天璣8000-MAX旗艦處理器
- iPhone 4S和iPhone 6S等將被列為“過時”產品
- 北京餐飲經營單位暫停堂食并未“躺平” 開啟了自救之路
- 新一輪汽車下鄉活動啟動 農村地區將成為新能源汽車增量新引擎
- 端午假期滬深交易所休市 不少基金產品宣布暫停申購業務
- 美妝大牌送正裝 入駐新平臺成了美妝大牌的“破圈”之舉
- 信托公司股權“不香了”? 中原信托9.124%股權流拍
- 和澤醫藥從科創板“轉戰”創業板 創業板IPO已獲受理
- 騰邦將退出A股市場 300億元市值僅剩不足2億元
- 東風汽車股權轉讓塵埃落定 東風汽車正式復牌直接漲停
- 蟻叢旅游踩線金融業務 以0擼、高回報等吸引用戶參與
- A股公司員工年薪大揭秘 6只個股管理層年薪總額超過1億元
- 6月1日正式對網絡劇片發放行政許可 線上線下內容審核的標準統一
- 上海關區RCEP享惠進行中 怎樣才能取得原產地證書呢?
- 武漢助力企業盡享RCEP政策紅利 推動貿易投資更加便利
- 中國服裝出口順勢應變、主動調整 有望走出低谷
- 機電產品出口增幅逐月收窄 繼續推進跨境電商業態發展
- 長三角地區“白名單”企業已實現五關互認 重點產業開通綠色通道
- 外貿活力重回上海口岸 進一步保障口岸集疏運功能暢通
- 服務貿易繼續平穩增長 旅行服務進出口繼續恢復
- 5月份制造業總體景氣水平明顯回升 產需兩端均有恢復
- 大盤反彈持續 機構投資者買入意愿逐漸升溫
- 市場在波動中反彈上漲 權益類基金凈值有所回升
- 3家核酸檢測機構被查處 偷工減料從來都不是盈利之法
- 中通客車成核酸檢測車概念股中最強勢個股 連板引發監管出手
- 我國首次專門針對濕地生態系統進行立法保護 6月1日正式實施
- “葛優躺”的一系列維權還在繼續 6年時間葛優賺了多少錢?
- 白酒新國標今日落地 調香白酒被剝離出白酒品類
- 國家統計局發布5月PMI指數 制造業生產景氣水平有所改善
- 財政部、稅務總局刺激汽車消費 部分乘用車購置稅減半
資訊
焦點
精彩推送
- 財政支持穩住經濟大盤 進一步加大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力度
- 美諾華盤中股價一度跌停 上虞工廠發生火災事故
- 三大指數集體收漲 北向資金大幅凈買入138億元
- 北京第二批土地集中出讓報名截止 約30家企業報名以國企為主
- 星期六收深交所年報問詢函 公司凈利潤等16個方面問題受關注
- 水羊股份入股健康管理公司 面膜不賺錢盯上口服美容領域?
- 到2023年青流箱在北京等一線城市的投放將進一步上升
- 愛奇藝用盈利證明了自己的生存能力 圍繞內容降本增效
- 互聯網保險“套路”仍難防 無故扣費究竟是怎么回事?
- 近九成外企規模不減 營商環境優化持續顯效
- 佳禾食品向全體股東贈送公司咖啡及燕麥奶禮盒
- “破凈”理財產品凈值出現上漲趨勢 混合類理財呈現回暖局面
- 教育部成立調查組全面徹查人教版數學教材插畫事件
- 今年“6·18”真便宜嗎? 會員“神券”的使用范圍縮減
- 國內HPV疫苗供應不足狀態有望緩解 已有5款HPV疫苗產品獲批注冊
- 貴州茅臺布局年輕消費市場 茅臺冰淇淋上線51分鐘后全部售罄
- 陜西自貿試驗區15項“最佳實踐案例”出爐
- 北京發布外賣人員防控指引 企業不得跨區派單
- “鮮花盒馬村”誕生 “五月花神”芍藥穩居鮮花消費的頂流
- 網絡文學行業最大規模集體呼吁 凈化網絡文學的版權環境
- 電商購物季“618”來臨 對整體消費的促進作用明顯
- 全國20多個省區市刮起“消費券風” 補貼活動覆蓋多個領域
- 上海多措并舉綜合施策 全力穩定企業在滬發展的預期和信心
- 部分銀行理財產品凈值回升 近一月年化收益率超6%
- ETF納入互聯互通 兩地資本市場ETF將邁入“互聯互通時代”
- A股市場掀起一波反彈行情 權益類基金發行仍處于低位
- 中遠海控近十年首次現金分紅 投資者投下反對票
- 受端午節假期影響 本周上會企業家數減少至10家
- 滬深兩市震蕩走高 合計成交量小幅萎縮
- 滬指小幅高開后明顯震蕩 滬深兩市合計成交量小幅萎縮
- 四川預計帶動全省投入超20億元 促進全省消費恢復發展
- 真金白銀鼓勵高層次人才創業 “天府益企計劃”在四川啟動
- “保底補貼”政策實施一周后 多家航司單日扭虧為盈
- 拍照上傳就能輕松掙錢? 應聘寄拍兼職掉入會員費陷阱
- 我國加強對政策性糧食收購督查 排查收購業務流程是否規范
- 兒童近視康復治療市場亂象調查 網絡技術時代的兒童如何保護?
- 全力以赴提振工業經濟 工業經濟企穩向好
- 數字人民幣滿減紅包“撒不停” 再現5000萬元滿減活動
- 安踏一產品海報疑似打色情擦邊球 客服回應已向上級匯報
- 推理類綜藝不停歇 如何憑借節目內容抓住觀眾?
- 電信網絡詐騙卷土重來 “非法短信嗅探”案件在全國多地頻發
- 國聯水產押注預制菜 一個月內收問詢函又收監管函
- 京郊酒店民宿開始“復工復產” 預訂咨詢量多了起來
- 數字人民幣新場景有序推進 消費滿減紅包“撒不停”
- 上海全面有序復工復產 多地打響經濟大盤保衛戰
- 清理“貼牌大戶” 兩個月內茅臺子公司進行多起調整
- 數字藏品成為了新興賽道 銀行探路數字藏品
- 北京市高考將設置三類考點 實現考生“應考盡考”
- 北京又一家核酸檢測機構被查 中同藍博被立案偵查
- 北京商場如約開門迎客 線下零售業態重拾煙火氣
- 進出境郵件“隨心查”“隨時查” 加強政民互動讓群眾少跑路
- 鋼鐵行業EPD平臺上線 助力構建綠色貿易促進體系
- 北京海關多措出擊保障京津冀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暢通
- 上海取消企業復工復產審批制度 出臺系列政策穩外資、促消費
- 全球商務差旅正在緩步恢復中 逐步開放對商務人士的出入境限制
- 商務部:希望外資企業抓住在華投資發展機遇
- 外貿企業生產經營保障加強 促進外貿貨物運輸保通保暢
- 周內21個板塊實現上漲 煤炭板塊強勢領漲
- 新三板兩川企遭監管問詢 披露內容存在錯誤需及時更正
- 四川9家新三板企業 2021年6家實現盈利3家出現虧損
- 資產負債率是怎么算 資產負債率80%意味著什么?
- 上交所債券交易流程 上交所的債券怎么買賣?
- 學生一千塊錢如何投資 定期存款三個月的利率是多少?
- 零基礎怎樣學理財 理財基礎入門知識有哪些?
- 為何不建議你買大額存單? 大額存單的風險介紹
- 社保交滿15年退休最低每月拿多少錢 計算公式是什么?
- 為什么不建議個人交社保 個人交社保真的不劃算嗎?
- 全自費交社保有必要嗎 按60%檔次繳納15年多長時間能回本?
- 個人自費有必要買社保嗎 自己出錢交社保劃算嗎?
- 個人養老保險繳納多少?養老保險繳納的計算公式
- 自己買養老保險怎么買 辭職不干了社保怎么辦?
- 靈活就業社保哪個檔最劃算 靈活就業社保與職工社保有何區別?
- 非京籍個人北京交社保的方法 北京社保代繳代辦機構介紹
- 女性50歲被廠里辭退有補償嗎 辭退50歲以上員工的補償標準?
- 華海清科、昱能科技兩股首發價格均超百元 最新年度凈利潤均超億元
- 北京保險業延繳費、線上賠 保障民生安全及企業正常經營
- 航空市場低迷 海南航空推出“隨意飛”產品
- 金融機構降低門檻 進一步深化小微企業金融服務
- 北京中軸線的保護有了更為明確的方向 更多角度塑造北京中軸線
- 銀行停止自動理財服務 金融機構應當加強投資者教育
- 中侖新材急于謀求A股上市 “蛇吞象”收購長塑實業股權
- 蔬菜直通車哪里有需要就去哪里 為北京居民的一日三餐待命
- 經濟型酒店“花式自救” 瞄準周邊公司攬生意
- 多地出臺購車補貼相關政策 車市有望復蘇
- 北京新能源指標放榜 各車企密集推出優惠購車新政策
- 普通的商超人堅守在保供一線 匯聚著戰“疫”的力量
- 北京眾多食品企業全力做好防疫保供戰 確保超市開門貨品充足
- 高效布局市場行情“利器” ETF場內份額增長明顯
- 3200點以上做多動能會逐步衰減 筑底階段宜低位布局不宜追高
- 宜賓紙業:利用竹資源優勢做深做實竹產業
- 鋰業巨頭贛鋒鋰業動作頻頻 斥資20億元擴產鋰電材料
- 滬深兩市高開高走 成交量小幅放大
- 貴人鳥子公司主營業務為糧食批發貿易業務 這是要轉行了嗎?
- 四川加強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名單制 服務小微企業和“三農”主體
- 華海清科發行市盈率近130倍 遠超行業市盈率水平
- 階段性減征部分乘用車購置稅600億元 有效紓解汽車行業困境
- 大盤持續反彈中個股延續漲多跌少格局 兩市共67股封死漲停板
- 小微企業金融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助力穩市場主體
- 四川省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多部門發布助企紓困政策明白卡
- 2022年四川省級財政將兌現獎補資金6500萬元 提振市場主體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