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口集聚分化促使房地產市場不斷分化,在少子老齡化背景下,房地產市場將更加分化,未來經濟基本面好、人口流入的大都市圈大城市群房地產市場更有潛力。
中房報記者 許倩丨北京報道
人口流入情況,是一個城市吸引力的重要表征。隨著中國少子老齡化形勢日趨嚴峻,越來越多城市正面臨人口收縮危機,“搶人”大戰變得越來越難。
近日,各省區市陸續公布了2021年常住人口增量。中國房地產報記者統計發現,浙江、廣東、湖北、江蘇、福建,2021年人口增量規模居全國前五,去年一年常住人口數量分別凈增72萬、60萬、54.7萬、28.1萬、26萬。
全國有8個省區市進入人口負增長階段,它們是河南、黑龍江、河北、天津、甘肅、內蒙古、江西、北京等省區市,尤其是河南省,已成為全國人口流出最嚴重省份,去年常住人口數量驟降58萬;黑龍江人口減少46萬;河北省人口減少16萬。
從已公布數據的各大城市人口增量排名來看,新一線城市成都、杭州成為此輪搶人大戰中大贏家,去年人口凈流入數量為24.5萬、23.9萬;作為老牌直轄市的天津,在人口增量排名中墊底,去年常住人口數量減少了13.6萬。
“逃離北上廣”不是一句笑言,無奈背后是真實的人口遷徙流向。數據顯示,2021年一年,北京常住人口數量減少0.4萬,上海人口僅增長1.07萬,廣州人口增加7.03萬,人口吸引力均遠遠不及新一線城市。
━━━━
人口加速流向強二線城市
目前,我國共有4個城市的常住人口在2000萬以上,分別為重慶、上海、北京和成都。其中,成都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與第六次相比,人口凈流入將近600萬,總人口已經正式躋身全國四強。
但無論是上海和北京,從人口增速來看明顯有著放緩趨勢,成都依然保持強勁人口吸引力。
成都市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年末成都市常住人口數量為2119.2萬,比上年末增加24.5萬,比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時點增加25.42萬人;2010-2020年十年間常住人口增量高達581.89萬。
成都所在的四川省去年人口僅增長1萬,這說明成都對全省人口吸引力仍然巨大。目前,成都常住人口占全省比重為25.31%。這意味著,每4個四川人中,就有1個成都人,省會城市人口首位度相當高。
成都與重慶,被稱為西南雙城,一個是四川省省會、一個是直轄市,都是國家中心城市。但去年一年,重慶新增人口僅3.5萬,與成都已形成差距。
人口增量第二大城市是杭州。2021年末,杭州市常住人口數量為1220.4萬,與2020年末常住人口1196.5萬相比,增加23.9萬。2010年-2020年,杭州新增人口共計323.56萬,比蘇州還要多100萬,吸引了大量外來人口到杭州工作、生活、落戶。
近幾年,杭州發展突飛猛進,一方面,大力收割“人口紅利”,另一方面,瘋狂賣地。2016-2020年,杭州賣地收入累計超過1萬億元,為全國最高;2021年杭州賣地收入3029.9億元,同比增漲20%,僅次于上海位居全國第二。
大量人口流入必然會催生巨大的住房需求。以杭州為例,2017-2019年,杭州每年商品房成交量都超10萬套;2021年杭州新房成交總套數約18.7萬套,成交金額高達6200億元,均創下近幾年新高。
南昌市人口增量位居全國第三,2021年一年新增人口18.3萬。其實,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南昌人口增長速度并不快。2015-2020年,南昌每年常住人口增量僅約六七萬。
直到2020年,南昌地鐵三號線通車,高鐵東站建設開工,南昌全面放開城鎮落戶限制,大南昌都市圈住房公積金異地貸款合作在南昌正式啟動,隨之人口迎來一小波上揚,2020年新增人口65.44萬。2021年,南昌常住人口達到644萬,城鎮人口數量突破500萬,成為特大城市。
但就江西省而言,2021年已進入人口負增長階段,去年人口減少1.46萬。這意味著,江西省內,除南昌以外其他城市幾乎都是人口減少趨勢,也就是,南昌新增18萬人口中很大一部分來自南昌周邊縣市,這與杭州人口增長的邏輯完全不同。
人口增量第四大城市是青島,2021年常住總人口1025.67萬,較上年增加15.1萬。青島是山東經濟發展的龍頭,2021年GDP為14136.46億元,在山東省的首位度由2020年16.96%提高到2021年17.01%。青島對人口的吸引力、承載力在不斷增強。2010至2020年10年間,青島人口增加量居全省首位,比增量排第二、三位的濟南、臨沂分別多增26.67萬、37.76萬。
人口增量第五大城市是鄭州。2021年末,鄭州常住人口數量為1274.2萬,一年增加14.2萬。2010年-2020年10年間,鄭州人口增量高達397.41萬,超過了杭州。整個河南省則步入人口負增長階段。
此外,寧波、嘉興、南京、福州4個城市,2021年人口增量均超10萬。按照南京官宣數據,截至2021年年末南京常住人口達942.34萬,占全省的11%;一年內新增人口數量為10.37萬,占整個江蘇省去年28.1萬新增人口的比重為36.7%。南京人口的增加,一定程度上顯現出近年來南京人才落戶政策的效果。
武漢市2021年末常住人口數量達到1365.5萬,增量較2020年達到100多萬。不過由于2020年正值武漢疫情又是人口普查,也許很多外來務工人員或求職人員未及時返回武漢引起普查數據偏差,故未統計在排名之內。
截至記者發稿,長沙、西安等均尚未公布去年末人口數量,但這些城市都是近年來最具代表性的“搶人”之城,人口增量亦頗豐。
陜西省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2020年陜西省常住人口數量為3952.9萬,西安市常住人口數量為1295.29萬,西安常住人口已占全省人口的32.8%,即每3個陜西人中,就有1個西安人。2017-2019年,西安3年人口總增量為128.87萬。
近日,長沙市市長鄭建新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近5年來,長沙每年凈流入人口30萬左右,位居國內大中城市前列;過去10年,長沙常住人口凈增加300萬以上,2021年凈增人口也在15萬以上。
廣東省體改研究會副會長彭澎認為,成都、鄭州、長沙、武漢、西安、重慶等強二線城市,近幾年無論是經濟發展還是人口集聚都十分迅速,收入與一線城市差距越來越小,居住條件好,生活壓力沒那么大。因此近幾年,越來越多人留在了這些城市。
這些強二線城市,如今亦被稱為“新一線”城市,未來發展或可比肩北上廣深。
━━━━
這些城市人口流失嚴重
當前,我國人口發展的內在動力和外部條件發生顯著變化。人口總量增長勢頭明顯減弱,勞動年齡人口和育齡婦女開始減少,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人口紅利減弱。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34‰,而2020年、2019年這一數據分別是1.45‰、3.34‰。中國人口學會副會長原新表示,0.34‰的增長率意味著中國又向絕對的零人口增長邁近了一步,但不會在2022年就迎來人口負增長,而是會在幾年“零人口增長波動期”后,然后才進入常態化負增長階段。
屆時,未來越來越多的地區面臨人口收縮。因此,吸引外來人口流入并最終留住人才,對一個城市而言就變得更為重要。
作為GDP第一省,廣東在過去這些年堪稱吸引流動人口的“黑洞”,2017-2019年,每年常住人口增量都在170萬以上。第六次人口普查到第七次人口普查之間,廣東全省常住人口增量更是達到驚人的2170.94萬。但2021年,廣東省常住人口增量卻只有60萬。常住人口增量方面,浙江已超越廣東,位居第一。
這或許是老牌一線城市面臨的共同問題。2021年北京、上海、廣州常住人口合計增長7.7萬,不及成都、杭州單個城市人口增量的三分之一。
尤其是北京,2021年常住人口數量減少了0.4萬,其中,城鎮人口數量1916.1萬,占常住人口的比重為87.5%;常住外來人口數量834.8萬,占常住人口的比重為38.1%。2020年北京常住外來人口數量為841.8萬,占當年常住人口的比重為38.5%。明顯看出,常住外來人口數量在減少
根據七普數據,2010年至2020年,北京平均每年凈增22.8萬人,上海平均每年凈增18.5萬人,廣州平均每年凈增59.7萬人,加起來合計101萬人。
2017年初以來,武漢、西安、長沙、成都、鄭州、濟南等強二線城市先后掀起“搶人”大戰,落戶門檻一再降低,其中西安只憑身份證、畢業證即可落戶,堪稱“零門檻”。廣東作為人口第一大省,也一直在不斷拆除落戶的藩籬。
反觀之,北京、上海,一個是中國的政治中心,一個是中國的經濟中心,仍是“一戶難求”。這些超大城市的住房成本,也是外來人口所不能承受之重。
3月17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2022年新型城鎮化和城鄉融合發展重點任務》,提出加快推進新型城市建設,以人口凈流入大城市為重點,擴大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著力解決符合條件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住房困難問題。
值得指出的是,整個京津冀區域的人口吸引力都在下降。
天津最明顯。近幾年,天津經濟比較低迷,GDP不增反減,人口吸引力也有所下降。2020年,天津市常住人口數量為1386萬,與十年前(1294萬)相比,僅增加92萬,與成都、杭州、鄭州等城市差距甚大。
天津還有不少市轄區的常住人口為負增長,如著名的濱海新區。2020年濱海新區常住人口有207萬,占天津常住人口(1387萬)的14.92%,位居全市第一。然而,2010年濱海新區常住人口數量為242萬,與10年前相比,人口減少了65萬。
在天津的二手房市場上,據貝殼找房數據,有著15.5萬套的庫存,等待有人來“接盤”。
整個河北省亦進入人口負增長階段,石家莊、唐山2021年常住人口數量分別減少3.68萬、2.1萬。
整個東北地區人口發展已先后經歷了高速增長、穩定增長、低速增長和負增長四個階段,現在仍處于人口加速下滑期。2010-2020年,東北地區人口減少了1099.8萬。
房地產發展長期看人口。經濟學家任澤平認為,人口集聚分化促使房地產市場不斷分化,在少子老齡化背景下,房地產市場將更加分化,未來經濟基本面好、人口流入的大都市圈大城市群房地產市場更有潛力。
責任編輯:馬琳 溫紅妹
審讀:戴士潮
中國房地產報版權所有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以及任何形式使用
凡注有"三板富 | 專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務平臺"或電頭為"三板富 | 專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務平臺"的稿件,均為三板富 | 專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務平臺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三板富 | 專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務平臺",并保留"三板富 | 專注于新三板的第一垂直服務平臺"的電頭。
- 人口流動大洗牌:北京天津人口負增長 成都杭州是最大“贏家”
- 【3.28】新周期一階段+分歧窗口連板拓展切換補漲+策略
- 格力未給員工足額繳納公積金,珠海公積金中心:屬實,非個例
- 海底撈一邊虧損41.6億元,老板張勇一邊做頂級VC的LP
- 國家統計局:1—2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5.0% 工業經濟穩定恢復
- 更加從容面對病毒變異!一家上海生物醫藥公司的全球新冠中和抗體研發突破記錄
- 秦安股份:扣非凈利潤增長142.83%,增程式項目取得新訂單
- 峰回路轉!100億噸西芒杜鐵礦迎轉機幾內亞政府已同開發集團簽署協議
- 海底撈一邊虧損41.6億元 老板張勇一邊做頂級VC的LP
- 強制規定住宅層高不低于3米,對項目利潤會有什么影響?
- 鋰電池VS氫能源,誰是未來能源電池之王? | 思維百科
- 鄭州:調整房貸政策 保障合理需求
- 哈爾濱:解除區域限售 消費趨于理性
- 高庫存壓頂,三四線樓市如何“破局”?
- 思維百科|鋰電池VS氫能源,誰是未來能源電池之王?
- 卷起來了!龍頭加速升級鋰電技術 寧王秀出黑科技、馬斯克盯上錳基正極
- 更加從容面對病毒變異!一家上海生物醫藥公司的全球新冠中和抗體研發突破記錄
- 月子中心行業數據:97.5%消費者示再次生育依舊選擇月子中心來度過月子期
- 餐飲食品行業數據:中國63.2%消費者購買烘焙食品最關注口味
- 重慶百貨連續兩年分紅高過凈利潤,蹊蹺何在?
- 下周大盤還需震蕩,技術派短線仍有機會
- 下周需要重點規避的解禁潮(3月28日至4月1日)——騎牛看熊淘金學堂
- 寶鋼股份:2021年公司人民幣跨境結算采購量占比約6% 2022年目標為超10%
- 876億利潤規模、近12%同比增長!交通銀行劉珺:金融機構大有所為
- 地產股暴動,房價會暴漲嗎?
- 互聯網人求職難:幾百人搶一個崗位,三面時HC被鎖
- 周末股市不開盤,4大重要消息股民要知道!關乎下周A股走勢!
- 誰是盈利能力最強的農產品加工企業?
- 卷起來了!鋰電技術升級加速寧王秀出黑科技、馬斯克盯上錳基正極
- 網易云音樂發布上市后首份成績單:換擋降速,持續虧損
- 3月25日北向資金凈流出31.17億元,這些個股受青睞
- 只賣出38單!負債1個億的王榮輝直播爽約,家長:根本不信她會如約退款
- 全國首個取消限售的省會城市:房價跌回3年前,人口或跌破千萬
- 寧德時代:“麒麟電池”包電量相比4680系統可以提升13%
- 大學生期望月薪3000元驚呆老師,老師:3000塊吃飯都不夠
- 《最困難的時候過去了嗎?》
- 章盟主1.2億大碗寬面精華制藥趙老哥5450萬飽食出走北玻股份
- 銀行業合規路漫漫,浙商銀行們屢罰屢犯?
- 讀纏論,學炒股系列59:圖解分析示范四
- 康美第二?沒有會計師敢接單
- 利潤1.54億,廣告費超9億,妙可藍多可持續嗎?
- 陳根:人工甜味劑的神話,需要研究的祛魅
- 農銀匯理“痛失”趙詣,背后“余震”遠沒有想象中簡單
- 手中有房,心中不慌!深圳上市公司賣22套房套現2.4億
- 營收的角度看內生性增長,如何找到有可持續競爭優勢的銀行
- 手中有房,心中不慌!深圳上市公司賣22套房套現2.4億
- 一季度業績雖“猛”二季度或更高 西藏礦業碳酸鋰產量有望繼續上升
- 醫藥IPO投行一線調查:近兩年掀上市熱潮,中信華泰民生項目最多,哪些條件對企業深度吸引
- 一季度業績雖“猛”二季度或更高西藏礦業碳酸鋰產量有望繼續上升
- 又一城!武漢首套房貸款利率降至5.2%,專家:LPR或仍有下調空間
- 一圖讀懂駿創科技: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 去年營收3.45億元增長93%
- 美團去年虧了156億,社區團購拖累業績
- PVC商品報價動態(2022-03-26)
- 景順:新興市場能抵御當前地緣政治和經濟沖擊
- 聚焦全家庭營養健康,健合交出穩增答卷
- 誰捧起了瑞幸?
- [預告]比亞迪2021年度業績說明會將于4月1日在全景網舉行
- 大連鹽化集團3.43億元拍得獐子島1.1億股股份
- 深交所:對近期漲幅異常的“北玻股份”進行重點監控
- 網易云音樂2021年再虧10億元,交易量萎縮堪比“仙股”
- 千億私募發聲,百億私募道歉!中概股會是逆向投資者的又一代表作嗎?
- 甲醇商品報價動態(2022-03-26)
- OX商品報價動態(2022-03-26)
- 異構二甲苯商品報價動態(2022-03-26)
- 苯甲酸商品報價動態(2022-03-26)
- 氯苯商品報價動態(2022-03-26)
- 環己烷商品報價動態(2022-03-26)
- 苯酚商品報價動態(2022-03-26)
- 環氧丙烷商品報價動態(2022-03-26)
- 丙烯腈商品報價動態(2022-03-26)
- 醋酸商品報價動態(2022-03-26)
- 苯乙烯商品報價動態(2022-03-26)
- 乙醇商品報價動態(2022-03-26)
- 石英砂商品報價動態(2022-03-26)
- 硼酸商品報價動態(2022-03-26)
- 鍍鋅板商品報價動態(2022-03-26)
- 鐵礦石商品報價動態(2022-03-26)
- 混二甲苯商品報價動態(2022-03-26)
- 甲苯商品報價動態(2022-03-26)
- 純苯商品報價動態(2022-03-26)
- 南京醫藥2021年各業態毛利率均有提升 目前新冠抗原檢測盒已開始貢獻收入
- 國軒高科230Wh/kg磷酸鐵鋰電池年底量產
- 國軒高科董事長:鋰資源進口需求到2025年將大幅減少
- 陽光動力(SPI.US)子公司光伏項目獲得伊利諾斯州465英畝地
- 富力地產延期發布年報 預計2021年虧損80億元
- 南京醫藥2021年各業態毛利率均有提升目前新冠抗原檢測盒已開始貢獻收入
- 豬周期拐點何時出現?
- 和訊SGI公司|恩捷股份業績大增卻存不確定性?固態電池來了,隔膜還能“火”多久?
- 金風科技:產品結構調整提升毛利空間 中速永磁機組實現快速交付
- 瑜欣電子或夸大募投項目環保投資額工程面積頻現出入拷問信披質量
- 年報解讀|金風科技:產品結構調整提升毛利空間中速永磁機組實現快速交付
- 融創服務會不會被賣?
- 生意社:供需轉弱 成本支撐型材價格
- 碧桂園(02007)獲銀行大量融資授信 先后與招行、農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 [公司]乘風而上、主業加碼 力量鉆石擬定增募資不超40億元投智能工廠等項目
- 乘風而上、主業加碼 力量鉆石擬定增募資不超40億元投智能工廠等項目
- 申通快遞2月單量增86%單票收入再次出現下降
- “歐洲糧倉”春播面積大幅減少多個糧食出口國已相繼頒布限制出口新規
- 江淮汽車2021年營收降6%凈利潤增四成2022年計劃產銷量增8%
- 思維周刊|第六期
資訊
焦點
精彩推送
- 圖解一周牛熊股:地產板塊逆勢崛起主力相中“家里有礦”概念股
- 央企物管三巨頭大PK,誰更技高一籌?
- [公司]資本市場老將的新動力:悅達投資的“陽謀”
- 進軍游戲界困難重重 亞馬遜(AMZN.US)游戲工作室負責人離職
- 潛能恒信:CFD1-2-4井已順利完成全部鉆井、錄井、測井及地層測試工作
- 資本市場老將的新動力:悅達投資的“陽謀”
- 多因素施壓供應 WTI原油本周漲超9美元
- 無視美國制裁威脅!俄羅斯央行重新開始購買黃金釋放哪些信號?
- 貝殼視頻創始人劉飛股權進行質押2次,新增公司勞務爭議
- 年報速遞|鑫苑服務:2021年總收益7.7億元,同比增加17.8%
- 年報速遞|建發物業:2021年營收15.57億元,同比增長51.3%
- 日新快訊|碧桂園生活狀告尊龍置業,系物業服務合同糾紛
- 美聯儲理事沃勒:區塊鏈完全被高估 美國不需要央行數字貨幣
- 回擊微軟!傳索尼(SONY.US)將于下周推出PS訂閱服務
- 中金、海通等券商保薦費收入創新高,“跟投”業務則浮虧近億元
- 基礎研究才是央企最重要的主業
- 這場“暖風”,能讓地產市場回暖嗎?
- 年報速遞|綠城服務:2021年營收125.66億,同比增長24.3%
- 年報速遞|新悅城服務:2021年營收43.51億元,同比增長51.8%
- 年報速遞|祈福生活服務:2021年營收4.31億元,按年增幅2.3%
- 年報速遞|金茂服務:2021年營收15.15億元,同比增長60.5%
- 思維周刊第六期 (03.21~03.25)
- 房地產市場降溫 北美木材價格三周內跌了28%
- 中順潔柔業績滑坡、又有高管離職 “紙茅”風光不再?
- “犟茶人”傾心力作國貢問世 “犟”造頭春純料古樹普洱
- 中順潔柔業績滑坡、又有高管離職,“紙茅”風光不再?
- 戰爭已進入第二個月,俄軍終于公布了最新損失情況!
- 早訊:62家A股公司預告一季報明星基金經理辭職的AB面
- 行業動態|原材料緊缺需求激增氦氣進口緊張或繼續漲價
- 2021年報:網易云音樂面臨失速焦慮?
- 機構資金持觀望情緒,兩市弱化中如何取栗?
- 因奧密克戎亞型變異株 英國上周新冠感染達426萬人接近歷史新高
- 棱鏡丨長租公寓去年首次盈利,龍湖稱債務可控,但對并購持謹慎態度
- 一二線城市土拍密集啟動,熱度回升出現91%溢價率
- 深圳出臺紓困措施:減免“房土兩稅”,緩繳公積金
- 港銀控股(08162.HK)年度虧損減少至2915.9萬港元
- 裕程物流(08489.HK)2021年收益8.92億港元 同比增加2.36%
- 寶燵控股(08601.HK)2021年純利跌15.7%至2023.2萬港元
- 亞洲先鋒娛樂(08400.HK)2021年凈虧損收窄28.0%至2307.68萬港元
- 環球數碼創意(08271.HK)年度純利跌23.44%至566.8萬港元
- 商湯上年虧損逾14億元算法復用性恐成AI行業破局關鍵
- 私募大佬但斌清倉,這一次又成反向指標?有的清倉,有的道歉,網友調侃:大佬扛不住了,底就不遠了
- 沙特阿美設施再度遇襲F1賽事現場望見濃煙油價止跌跳漲
- 預制菜行業:近六成的預制菜消費者喜愛川菜
- 沐浴露行業:69.1%的網民在購買沐浴露時最關注功效
- 僑益股份2021年凈利7592.97萬同比增長30.71% 開拓各類新業務
- 愛夫卡2021年凈利404.57萬同比增長58.52% 海外收入增加
- 七丹藥業2021年凈利942.63萬同比增長5.46% 高毛利產品出貨量增加
- 奇致激光2021年凈利3569.78萬同比增長22.76% 利息收入增加
- 艾科新材2021年凈利404.74萬同比增長27.46% 拓展下游市場應用
- 泰坦能源技術(02188.HK)年度扭虧為盈1860萬元
- 港龍中國地產(06968.HK)年度凈利潤增72%至11.02億元
- 金風科技(02208)擬聘任德勤會計師事務所為公司提供2022 年度財務審計及內部控制審計服務
- 建發物業:2021年歸屬股東凈利潤1.59億元同比增長約50.2%
- 象興國際(01732.HK)年度純利跌26.04%至1065.5萬元
- 2022年,中國餐飲數字化進行到哪一步了?
- 美股異動 | 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跌超5% 再鼎醫藥(ZLAB.US)跌超10%
- 中國奧園:預期將延期刊發2021年業績報告
- 財報|蔚來:2021年再虧超40億元,兩年后能否實現整體盈利?
- 祈福生活服務:2021年溢利8110萬元同比減少37%
- 潤和催化股東卓潤生質押1400萬股 用于卓潤生向駱曉彬借款后給駱曉彬提供借款擔保
- 航天華世股東張錦崢質押250萬股 用于為公司借款提供反擔保
- 悅泰物流股東周基勇減持100.66萬股 權益變動后持股比例為15%
- 森源達股東減持90.25萬股 權益變動后持股比例為2.78%
- 惠同股份股東增持7萬股 權益變動后持股比例為25%
- 證監會對興協和IPO出具反饋意見 要求補充說明歷次股權轉讓與增資的原因
- 瑞斯康集團(01679)發盈警,預期2021年度凈虧損減少不少于55.5%
- 大悅城:年度報告披露時間由2022年3月30日變更為2022年4月12日
- 康耐特光學(02276)發布2021年業績,歸母凈利潤1.84億元,同比增長42.9%
- 同方友友(01868)發布2021年業績,股東應占虧損2.72億元 同比擴大864%
- 年報季里,部分房企“缺席”了
- 遠大控股2021年業績大幅增長 三大領域全線發力
- 科創板晚報|工信部推進智能網聯車道路測試示范高測股份與晶科能源子公司簽訂1.41億元設備合同
- 盤后公告集錦|出手闊綽!這家公司年度現金分紅比例高達178%
- 金輝控股:2021年歸屬股東凈利潤32.7億元同比上升約4.7%
- 海螺型材(000619.SZ)發布2021年業績,凈利潤虧損1.43億元,同比減少543.33%
- 大為股份(002213.SZ)擬非公開發行股票募資不超3.13億元
- 金科股份(000656.SZ)股東陶虹遐擬減持1.29%公司股份
- 空氣炸鍋走紅,背后蘊藏的“流量經濟學”
- 崧盛股份(301002.SZ)發布2021年業績,凈利潤1.29億元,同比增長29.77%,擬10轉3派2元
- 牧原股份、溫氏股份、正邦科技……誰是盈利能力最強的養殖業企業?
- 廣發證券(000776.SZ)2022年度第三期短期融資券發行總額30億元
- 新消費日報|美團2021年營收963億元;美國恢復部分中國產品關稅豁免;元隆雅圖冬奧特許商品仍供不應求……
- 斥資3億港元,騰訊加入回購陣營!到「底」了嗎?
- 一季度業績或遇“量價齊升”天華超凈雖無“近憂”但有“遠慮”
- 海星通2021年凈利1511.22萬同比增長17.11% 報告期內合并子公司營業收入
- 緯達光電2021年凈利6913.08萬同比增長43.78% 下游客戶銷售訂單增加
- 衡量科技2021年凈利1268.33萬同比增長6.56% 本年度訂單較去年度增多
- 龍門醫藥2021年凈利1281.17萬同比增長44.71% 本期銷售業績增長
- 泰祥股份轉創業板過會:汽車零部件制造商 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 博耳電力(01685)發布2021年業績,股東應占溢利1214.2萬元 同比減少23.27%
- 茂業商業(600828.SH)發布2021年業績,凈利潤4.09億元,同比增長92.18%,擬10派1.5元
- 硅寶科技(300019.SZ)發布2021年業績,凈利潤2.68億元,增長33.00%,每10股派3元
- 盈匯企業控股(02195)發布2021年業績,股東應占溢利2628.2萬港元,同比下降30.4%
- 精測電子(300567.SZ)提名張慧德為獨立董事候選人
- 22連板!“妖股”復牌又漲停,*ST實達賺翻了!
- 3月25日漲停復盤
- 新城悅服務:2021年歸屬股東凈利潤5.21億元同比增15.38%
- 宜賓工廠成“寧王”首座零碳工廠動力電池競爭由產能向“綠色”供應鏈升級
- 直擊業績發布會|中信銀行凈利增速創8年新高擬分紅規模超140億創下歷史之最